熱心網友

骨質增生:藥療乎?手術乎?解放軍85醫院骨科教授 張連生 骨質增生,可以是人體在成年期就開始發生的老年性組織退化變性,由于骨和關節周圍的軟骨退化、韌帶軟組織彈性降低引起的應力平衡失調,而為了取得新的平衡,骨的代償、再生和修復以重建正常功能就表現為骨質增生,這是一種生理性變化。 是否都要用藥 隨著年齡增長,各種組織磨損使骨質增生會日趨明顯,但在一部分人身上可...

熱心網友

骨質增生:藥療乎?手術乎?解放軍85醫院骨科教授 張連生 骨質增生,可以是人體在成年期就開始發生的老年性組織退化變性,由于骨和關節周圍的軟骨退化、韌帶軟組織彈性降低引起的應力平衡失調,而為了取得新的平衡,骨的代償、再生和修復以重建正常功能就表現為骨質增生,這是一種生理性變化。 是否都要用藥 隨著年齡增長,各種組織磨損使骨質增生會日趨明顯,但在一部分人身上可以沒有癥狀。筆者曾遇到過這樣一個病例:有一位七旬老婦因呼吸疾患攝胸片時,發現其頸椎、胸椎前緣處呈現骨贅形如鳥咀,但未有任何相關癥狀。所以在體檢時,如果發現有骨質增生但無疼痛等癥狀,那就不算病,根本不需要治療。 骨質增生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病理狀態。由于韌帶軟骨退化,致骨質增生會造成關節不穩,可刺激和壓迫神經,致血管損傷關節滑膜水腫、滲出。當軟骨剝脫后,骨的粗糙面露出可產生疼痛、關節不穩和僵硬等臨床癥狀。這種情況必須治療以解除或減輕痛苦、改變病理進程。 手術還是藥療 骨質增生癥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疼痛,嚴重時會出現關節活動僵硬,甚至行走困難、跛行。骨質增生的好發部位以頸椎和腰椎居首位,其次是膝關節,第三位為髖關節。雖然各個部位的骨質增生影響不一樣,但絕大部分病人還是以藥物治療為首選。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癥狀,解除水腫和炎癥反應,使受壓的神經、血管水腫的滑膜有可能恢復。手術適應癥 有較少一部分患者需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應當嚴格選擇,當發生以下4種情況時可考慮手術治療:①當頸、腰椎部的骨質增生壓迫了脊髓、椎動脈引起走路不穩且相應肢體肌肉乏力時;②壓迫神經根較重,使手指麻木、肌肉萎縮、控物困難等癥狀顯著時;③當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時;④對膝、髖關節骨質增生且骨關節炎明顯伴關節不穩時,或關節間隙過度狹窄致疼痛嚴重影響行走時。常用藥物藥物治療雖不能根本改變病理過程,但可以減輕疼痛,控制炎癥反應,改善關節功能。常用藥物有以下幾個方面:(一)鎮痛抗炎藥①布洛芬(又名異丁苯丙酸)。有抗炎、解熱、鎮痛、抗風濕作用,作用較強,胃腸道反應較少。用法:每次0.2~0.4克,每日3次,飯后服。②芬必得(即布洛芬緩釋膠囊)。布洛芬藥效短,每日要服用多次,而夜間時間較長,疼痛仍可出現。芬必得服一粒(300毫克)藥效可維持12小時,可防止晨僵和疼痛的再現,服用方便,對胃的刺激較輕。③炎痛喜康。每日清晨服藥一次(20毫克)可維持血藥濃度24小時以上。④扶他林。一天僅服一次(75毫克),療效可持續24小時,鎮痛抗炎效果好,在關節內有一定濃度,故對四肢關節更為合適。抗炎鎮痛的藥物尚多,這類藥物大都對胃腸道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長期應用對肝腎也有損害。有些藥物與心臟病用藥、降糖藥物等同時應用時會有相互作用,可以在疼痛明顯時應用一段時間,緩解后應停用。不要長期使用一種藥物,最好與中草藥更換應用。(二)中草藥類 骨質增生癥屬于中醫痹癥,故應多用活血化淤及祛風濕藥,并可加用一些扶正補虛的藥物。臨床以中成藥最為方便,如壯骨關節丸、骨刺寧膠囊、野木瓜片、骨刺片、活絡凡等。此類藥物鎮痛作用稍弱,但對輕度或中度疼痛者效果較好,可較長時間應用而不良作用較小。(三)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 老年婦女多有骨質疏松,一些治療骨質疏松的中成藥,如仙靈骨葆、骨松寶等有抗炎鎮痛作用,對骨質增生有一定療效。而骨質增生的發生與骨質疏松有一定聯系,故治療骨質疏松之藥物如阿法迪三、益鈣寧等在改善骨質疏松的同時,延緩了骨質增生的發展。藥物真能消除骨刺嗎? 骨質增生(骨贅)在X線片上形如鳥嘴樣變化,人們把它稱做“骨刺”,這個名稱比較形象化?!肮巧祥L刺”究竟會引起什么癥狀,是否需要或能不能用藥消除,則是許多患者關心的問題。也許是高額利潤的誘惑,商界利用人們對骨刺的恐懼心理,聲稱他們經銷的藥物可以抑制骨質增生,使骨刺消除,事實是否真如其所說?  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骨刺?! ≡谌怂闹P節骨的兩端,覆蓋著一層光滑富有彈性的軟骨,當關節運動時,軟骨對軟骨的摩擦系數比冰對冰還低,這樣就使關節的磨損減少到最低程度。軟骨細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像是一塊海綿,加壓時變薄,壓力解除后又恢復到原有的厚度。負重時關節軟骨的彈性變形,能減少運動的沖擊和震蕩,這種軟骨的彈性對抵抗磨損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任何不斷運動的機械部件都可因使用而磨損,人類關節也不例外。磨損早期關節不平,有裂紋和凹陷,隨之軟骨碎裂、侵蝕。在軟骨破壞的同時,有軟骨和新骨增生,這就是在X線片中所見的骨刺。如果軟骨的修復和破壞不能同步,骨關節炎將隨之發生。顯然骨質增生是人體一種修復反應,就像傷口里長出新肉一樣。從生物力學的觀點來看,增生的新骨使關節的表面積增加,減少單位面積的負荷,使關節的負載分布更為有利,因此有保護關節的作用。如果這種骨質增生和關節再塑性能達到一種“不合理的協調”狀態,就可能延緩關節炎的進展,甚至使病情靜止下來?! 〔簧偃嗽谂臄zX線片時無意中發現關節內有骨刺,就變得憂心忡忡,擔心會發生關節強直或癱瘓。其實,這是不必要的。據病理研究,在20歲人的關節標本中,已找到退行性變化的證據,到40歲時,90%被調查的負重關節(髖、膝)都有增生性改變,但是僅三分之一患者有相關的癥狀。我們知道,軟骨本身是無神經的,對疼痛很不敏感。疼痛往往是和關節內其他組織以及關節周圍結構有關,如骨質增生引起的骨膜隆起、裸露的軟骨下受到的壓力、骨小梁微小骨折、關節內韌帶退行性改變、關節囊擴張以及滑膜受擠壓和磨損。此外,滑膜炎也是引起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  但骨質增生有時也會引起或輕或重的癥狀,這主要與骨刺生長的部位有關,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手指末節骨質增生和脊椎骨關節炎。前者稱做赫氏結節,伴有手指末節的屈曲和偏斜,外觀如蛇頭,患指感疼痛、腫脹,多見于中年女性,可服用消炎止痛藥或熱敷,疼痛最終會解除。但增生的骨質不可能消失,手指畸形將永久存在。脊椎骨關節骨質增生也十分常見,X線片所見的椎體前或前外側面的骨質增生并不會引起癥狀,椎體后面的骨刺或脊神經周圍的骨刺可能擠壓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并引起頸椎病或坐骨神經痛,嚴重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敲次覀冊僬f一下骨刺的治療。  首先我們知道除了少數特殊部位的骨刺可能引起癥狀外,大多數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和骨刺無關,對于這些患者,治療骨刺是完全不必要的?! ∑浯?,骨質增生是軟骨破壞后引起的修復反應,因此治療骨刺首先要防止骨質破壞。顯然,應用藥物抑制骨質增生是徒勞的?! ∽詈?,增生的骨刺和正常骨并無區別,表面有透明軟骨覆蓋,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知道藥物是不可能消除正常骨質的。而且增生骨和周圍正常骨之間并無界限,它們渾為一體,藥物怎么可能區別哪些是增生骨,哪些是正常骨呢?  到此,您該知道社會上一些所謂的抑制或消除骨刺產品是不可能的了吧!事實上,目前對骨刺只能是對癥治療,一旦疼痛消失或根本就沒有疼痛,治療也就失去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