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過法國電影(13街區)的朋友們談談看法.我個人覺得非常不錯.只是想知道別人的看法而已

熱心網友

【虎頭,卻又蛇尾】   《暴力街區13》(Banlieue 13)是呂同學監制的最新一部電影,趕在美版《的士飛車》(Taxi)之后的2004年11月份在法國上映。俺原以為水準會差不多的爛,后來證明俺的猜想是……對的;但該片還是有他獨特的亮點的,而且該亮點耀眼到足以顯示法式功夫片的新潮流。單憑這點成績,就非《的士女王》可比了。   作為一部B級片,《暴力街區13》還玩科幻片的時間設定,自然玩不出什么花樣來。所謂2010年的設定,估計是個心理安慰,一來擺脫了含沙射影現時政治的危險,二來可以盡情玩末世圖像,影片開始那個極端MTV化的快速移動鏡頭+CG,就將劇情發生的地點狀況交待完了。那也是影片唯一有點未來風格的東西,接下來就是非常平淡甚至逐漸變成虎頭蛇尾之作,結尾爛到極點。不過,中間倒有一個地方挺好笑的,那就是黑幫老大突然被手下內訌扳倒,十足的黑色"油墨",還算不錯的設定,對得起B級片的身價。   【功夫,就是壁虎】   好了,廢話少說,讓俺們趕快抬出正主子,那就是--功~~夫!(請用《上海灘賭圣》中周星星說"賭~~圣"的腔調朗讀)   俺話音未落,就看見一片如《英雄》般的臭雞蛋和西紅柿向俺撲來,伴隨著人民"大風"般的怒號:"切特~切特~~老外能有什么功夫?"恩,老外固然牛高馬大,重心太高,腰肢不活,但話也不能說得太絕對嘛。正如同風流倜儻的華人男子中,也有俺這樣猥瑣上流的異化個案一樣,體笨如牛的老外,也間或會出現身法靈活、腿法卓絕的高手哦。像《暴力街區13》中,就有兩位這樣的主;不過,等大伙實際看到該片的時候,很可能對其中一位表示異議:這樣撲騰也算"功夫"呀?   我猜這些哥們的疑問,主要是針對片中的尼度(Leito)同學的。確切的說,該同學靠的還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任何功夫,而是一種無師自通的身法,彷佛瑛姑姐姐的"泥鰍功"似的。這位同學的功夫,我們其實已經在同樣由小呂監制的《企業戰士》(Yamakasi: Les Samruai des temps Mordenes)中見識過了。《暴》片中尼度同學的功夫就和那些企業戰士一樣:在高樓大廈間騰越爬跳而身輕如燕。俺曾非常努力地試圖找出扮演尼度的戴維貝勒(David Belle)與《企業戰士》中六人組之間的關系,非常失望地發現貝勒并沒有參與過《企》的拍攝。這一結果同時又讓我震驚,因為完全沒有吊鋼絲的"企業戰士"們以足以讓人開眼了,難道老外還有一大批這樣的有為青年?那他們的體能素質,豈不是遠在俺們預期之上?   【驚艷,法式動作】   與其說貝勒等人的"壁虎落墻功"是功夫,還不如說那是一種運動,更確切一點,那是極限運動。與攀巖、高空跳傘等一樣,玩的就是心跳,享受的就是那彷佛暫時擺脫地心引力騰空一剎那的快感。將極限運動引入電影,法國佬并非先鋒,老美的《極限特工》(XXX)和《霹靂嬌娃》(Charlie""""s Angel: Full Throttle)中就有精彩的極限摩托表演,但一來老美鏡頭運動俗套,二來特技運用過多,雖然有一定視覺沖擊力,但并不能轉化為多么強大的心理沖擊力。   法國佬就不同了,他們很喜歡親身上陣。或者應當這么說:是呂克貝松之流先發現極限運動+功夫很有搞頭,專門為那幫人量身制作了劇本,然后才有這幫家伙得以觸電當起演員來。回顧近期的法式動作片,時常可以看見極限運動的身影:《的士飛車1》里"披薩版"小摩托車極限表演,《輪滑戰士》(Riders)中的極限輪滑,更不用提《企業戰士》中的城市跳躍了。當拍成電影時,法國佬強于美國佬的一點,是他們對這些運動有了類似港片中動作設計的理念。以《暴力街區13》開頭尼度逃脫一場為例,隱隱可見成龍動作片中對場景的令人叫絕的利用。   片中尼度在樓群的狹窄以及斷裂空間里,不斷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穿越障礙,其實許多場景令人很有"怎么就那么巧啊"的疑問。例如那根懸掛在窗外的繩子、陽臺上的鐵欄桿等,都是為了方便演員完成高難度動作而設計出來的。但這種設計,和成龍功夫片中對道具與場景和利用一樣,也有其合理性,它表現的是一種"假設當時的環境就是這樣而角色偏偏很有利用環境的急智"的情況。那種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巧",為的正是展現演員們的真功夫。再如那個尼度穿過門上小窗玻璃進入另一戶人家室內的鏡頭,他是借助了門楣上方管道的幫助,雖然大家都知道現代建筑極少會傻到將各種管道直接暴露在走廊里,但觀眾看到他那流暢而意外的動作時,誰還會有時間考慮小小的場景失真呢?   《暴》中的"功夫"之所以給人震撼,除了設計巧妙、演員親力親為外,還有一個原因:那些是沒有任何特技輔助或保護的危險動作,每一次騰越,演員都是在玩命。記得成龍在《紅番區》中從一座大廈的樓頂跳到對面一戶居民樓的陽臺上,當時媒體大肆報道,龍哥自己也洋洋自得,在影片中從不同角度重復了好幾次那個場景。在《暴》片中尼度開始逃跑這一場的最后一跳,無論是落差還是跨度,都超過成龍那一跳,最關鍵的是,人家根本沒有任何護墊,直接就跳到了沙石樓頂上,而且跳得那么瀟灑,落地又那么嫻熟!玩命而成竹在胸的演出帶來的觀賞快感真不是蓋的!   除了動作本身的魅力以外,《暴力街區13》中的"功夫"還體現了法式動作片的一個特色:那就是獨具一格的鏡頭調度。對于動作場景來講,其視覺愉悅感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動作本身的舒展程度,二是連貫動作之間的節奏感。所謂動作的舒展,除了演員自身的功力外,鏡頭角度也是重要輔助手段。如果我們仔細回味《暴》中的動作鏡頭,發現鏡頭很少與演員處在同一水平線,不是以超低的姿勢仰拍,就是從高處往下45度跟蹤拍攝(多用于往下跳的動作),再加上廣角鏡頭的適當使用,演員的所有動作都放大得淋漓盡致,給人以美感。現在中外拍功夫片,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那就是慢鏡頭的濫用,恨不得將演員的每一個動作都慢騰騰地展現給大家,這點就算是動作很猛的《盜佛線/拳霸》(Ong-Bak)也一樣。其實,慢鏡頭只能作為突出方式來使用,適用于展現特別的一個重點。慢鏡頭過多,全部都是重點了,那就等于沒有畫龍點睛的地方了。而且,從觀眾的角度來說,慢鏡頭過多,也會造成厭煩情緒。《暴》中的慢鏡頭用得就很適度,出現的場景都是很值得反復觀賞的鏡頭,契合觀眾的心理。此外,明快的剪輯也使得影片的動作場景干凈利落,富于動感。這幾方面結合起來,就使得《暴力街區13》開頭那十分鐘,有了讓人興奮得嗷嗷大叫的刺激力量。   【達明,誰是達明】   啊哦,一不小心對尼度說了這么多……其實俺想說的正主是片中的另一個角色"達明"(Damien),因為他才是真正表現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功夫"的。該角色是位富有正義感的警察,智勇過人,只身入虎穴,卻能一路打出來……。恩,八股的劇情就是如此介紹的。但真的猛士是不會放過八股后面的細節的,所以讓我們拋開劇情,單單來看他的功夫表現。   看到這個時候,聰明的美女們應該能猜到:這個"達明"其實才是俺要說的重點。扮演"達明"的同學,乍一看還挺眼熟不是?沒錯,他就是李連杰《龍之吻》(Kiss of Dragon)中最精彩激戰的對手--雙胞胎中小個子的扮演者,名叫希瑞拉法爾利(Cyril Raeffaelli)。該同學6歲開始練武,修習空手道和中國武術,并于1997年獲得過一個世界武術冠軍。俺對冠軍頭銜這種光環很不感冒,因為只要稍微了解國際武術界行情的同志們都知道,世界上有關搏擊或武術表演的協會實在太多了,因而由他們設立的各種所謂世界大賽冠軍也是多如牛毛。信頭銜還不如信自己的眼睛,俗話說得好嘛:美女長得靚,不如自己招子亮。MM長得再美,如果自己招子不放光而看不清,那也是白搭不是?   所以,讓我們來看看希瑞同學的動作究竟如何。可惜的是,如果單從《暴力街區13》中來看,是沒有什么亮眼之處的,特別是和獨具風格的"壁虎落墻功"相比,他的那些動作簡直有些老土。這當中鏡頭調度是關鍵,與表現"尼度"功夫段落充滿動感的鏡頭相比,表現"達明"突出重圍的鏡頭則顯得有呆滯,甚至有不少鏡頭角度非常失敗,沒有表現出希瑞同學應有的實力。從這方面也可看出老外動作場面與香港動作指導大師作品之間的差距,前者在對于以什么樣的鏡頭去表現動作時,還不是很得心應手。   【牛A,達明一派】   當然,老外也不都是傻子,他們也在進步,特別是在當俺瀏覽了希瑞同學的網站以后,不由對他們的動作水準大有改觀,甚至隱隱擔心起對于港式動作片的國際前景來。   可以說,希瑞同學在現實生活的動作追求,遠遠超過他在《龍之吻》和《暴力街區13》中的鏡頭表現。有趣的是,和《盜佛線/拳霸》的主演法龍葉云(Panom Yeerum)一樣,希瑞也是成龍的死忠扇子,無論是動作表現形式,還是動作設計的理念,都和成龍式的動作場面非常相似。簡而言之,他們都是結合自身功夫的底子,融合做替身的搏命特技,以體操訓練式的科學要求,最終將動作提升到極限運動的形式。借用希瑞在《暴》片中角色的名字,我們不妨稱這種新的功夫潮流為"達明一派"。   和法龍葉云一樣,希瑞同學有著驚人的體能、柔韌性、爆發力與協調性,看他網站上那些訓練視頻,與武術相關的部分做得矯若天龍也就罷了,關鍵是他訓練的方式,給人以新的啟發。正如同俺上面說的,香港動作片引領國際潮流的根本,在于行業規模與設計理念。行業規模方面,老外已經逐漸追上來了,他們的"特技替身"演員群體中,有各種功夫底子的越來越多了。在設計理念方面,"達明一派"們也偷師得很成功。   港式功夫片的奇招疊出,其實不是靈感突發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為何最牛A的設計都是以"某某班"的面目出現?因為一個動作場景的設計,其實并非主要演員一個人的功勞,需要作為對手的其他組員在動作與道具上的配合。沒有長期訓練積累下來的信任與了解,那些動作不可能做得那么瀟灑自如。   舉個簡單的例子,成龍影片中動不動就把人踢得翻好幾個筋斗;手輕輕一帶,對手就要在空中轉好幾圈才落地;打人一拳,人家倒得比朽木還快;每個倒霉對手被踢中或摔出去的樣子都酷斃了,都要在墜落的過程中飽經柵欄、屋檐、房頂、桌椅等不斷折磨才能落地……實際上,這些都是為了突出動作"效果"而"設計"出來的,并非真實對打中能發生的。在多年的合作中,成家班"發明"了各種獨特但并非"自然"的摔法、翻滾法、倒地法,例如為什么被龍哥打中或踢中頭部的同志會倒得那么"干脆"?--那是因為腳踝有根繩子在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扯拉。然而,成家班成員之間大量的合作訓練,卻將這些"不自然"轉化為"自然"了。最后在影片上表現出來的效果是如此出色,以至于觀眾都以為那才是打得夠勁的表現。   這種突出"效果"的設計理念,已經成為國際動作領域競相仿效的對象。《盜佛線/拳霸》的成功--看過花絮的都知道--離不開以法龍葉云為首的特技班子的不斷嘗試,影片中那些炫耀似的動作鏡頭,從實戰的角度來說沒啥必要,都是在訓練中"實驗"出來的"拉風"   動作。而從希瑞的網站視頻當中,我們也能看到"達明一派"們,沒事就在一起切磋如何翻滾、如何騰空、如何踢出更多的花樣等。從視頻以及電影中的動作來看,好多都是直接繼承成龍的招牌。例如那些摔打和落地的不同嘗試,還有那鉆車窗的動作,都是為了突出"好看"和演員本人的"靈活"而設計出來的,至于挨了打還有必要倒得那么帥啊之類的理性問題,是不用考慮的。   如果只是一味模仿成龍,而沒有自己的特色,希瑞同學也就不值得俺在這里羅嗦了。他在模仿成龍的所有動作上,都做得比成龍更舒展漂亮。這主要得歸功于他對空中姿態的絕佳控制能力。既然提到"空中姿態"了,那大伙腦海中肯定反映的是體操了。是的,希瑞本人還是優秀的體操選手(這一點又和法龍葉云相同了),平常訓練的方式也是嚴格按體操動作分析的科學標準。功夫和體操結合的結果,使他能夠跳得又高又飄,而且在空中的體形能保持優美的姿態,落地動作也能控制得非常精確而穩當。   然而,與一般的體操訓練理念相沖突的是,這個希瑞同學似乎更喜歡冒險一些。他將功夫與體操結合的超強體能,用在了極端危險的特技動作上。試問卡爾劉易斯會沒事蹦汽車玩么?試問伏明霞會成天從各種巖石、屋頂往下做直體后空翻轉體180度么?試問李小雙會側身翻騰一周抱膝、而落地點是隔著一條街的對面樓頂么?WELL,希瑞同學就經常這樣"虐待"自己。從他對于"高臺花式落體"的偏愛,可以看出那已經不單純是為了拍電影。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只需要在體育館里、在有護墊保護的情形下訓練好了,而希瑞更多的是進行"田野研究",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他選擇的制高點有:三米來高的巖石、油罐車頂、加油站屋頂、海濱哨站、體育館房梁、展覽大廳二樓等,落差最大的一次大概有7米多。如果單純往下落也就罷了,希瑞同學還要加上空中翻滾和轉體動作,而且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除了他自己的體能和協調性。成龍是為電影而玩命,這個名叫希瑞的家伙只能說是為樂趣而玩命。也許在他看來,那不是玩命,那就是運動而已,而且是經過了精心動作分析的極限運動。從他那瀟灑的空中姿態,和神定氣閑的落地,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那份體育精神,呵呵。   【精神,希望不滅】   羅嗦了這么多,其實俺只想傳遞兩點精神。   其一:坐井觀天是不行的!從《暴力街區13》和希瑞同學的例子來看,港式動作在行業規模與設計理念方面的優勢也都不存在了,我們有的,人家做得更好;我們沒有的,他們已經在玩得溜溜轉了。   其二:港產動作片還是有希望di!看著自己的寶貝絕學被人家偷去了,大家心里都不好受。何況港片動作行業人心也散了,隊伍確實不好帶。新一代的港產動作片,要靠什么來吸引眼球呢?靠八爺的名氣加花架子?那恐怕只能吸引追星族。   但是,"達明一派"們跳得再高,呂克貝松的劇本拼得再快,如果動作電影沒有內涵,撐死也就能占領B級市場,是無法長久占據我們心靈的。既然港產動作片在"量"上已經不行了,不如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憋足一口氣徹底提升自己的實力。說白了,那就是將重心移到"電影"二字上。   單有"好功夫"的電影,只能震撼我們的感觀;而一部功夫題材的"好電影",卻能震撼我們的靈魂、掀起干云的豪氣。"達明一派"們能使功夫走向新潮流,希望香港的徐老怪物們更能使功夫"電影"邁向新臺階。 。

熱心網友

沒看過

熱心網友

猜到又是他監制的,肯定商業效果不錯。

熱心網友

呂貝松跟以前風格不太一樣的電影 不過他出任的好象是監制而不是導演武打鏡頭十分好看 僅此而已 但已足夠值得一看

熱心網友

我覺得很好看。

熱心網友

開頭的極限運動場面還可以看.其它的也就像上面那位兄弟所說的。其實像電影發展到如今這種形式.如果不在劇情方面下功夫的話.很難抓住眼球的.如果說動作, ‘13區’又不像‘尋佛’那樣出彩。拿來消磨時間到還可以。

熱心網友

這部電影我看過,不過說實話,這部電影也就屬于那種看過就忘的類型,看完后我看劇情介紹才發現,那是發生在未來的故事,所以我感覺是胡編亂造也就情有可原了,故事到了進行幾十分鐘的時候好象是為了湊時間變成了兩個主角打,打到最后居然又成了政治陰謀片,我服了。不過里面的兩主角的動作的確流暢,看完后又覺得動作場面似乎偏少,沒怎么打就結束了,動作有香港以前那種動作片的味道。一句話,動作很好,劇情很爛,我喜歡看劇情好的片子,所以我把他歸為爛片,不推薦,混時間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