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股改完成后做空機制將出現(點評) 第一財經日報 2005-10-26 7:24:23 上海證券交易所一位高層近日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在A股市場建立做空機制的課題已經結束,最近中國證監會已經驗收了這個課題方案。 該人士表示:“這個方案是一個很成熟的研究課題,現在證監會如果要推出的話隨時都可以,要不了多長時間,估計在股權分置改革完成以后,做空機制就會光臨市場。”在這個方案中包括了沽空的期權、指數的期權和期貨等等。 他指出,對于一個健康成長的資本市場而言,有這樣一個工具非常重要,做空機制推出后,機構運用做空機制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控制的能力可以體現他們的專業性,有利于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 他舉例說,美國通用電氣(GE)50%的收益來自于其金融部門,而這些收益的大部分都是通過套利(arbitrate)的方式獲得的,如ET F的套利以及雙邊做個股的期權。 不過,他提醒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這些資產管理機構,衍生工具廣泛推出以后,可以提高市場的定價效率,但是對共同基金和養老金等的投資運作也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形成了一定的挑戰,這就要求投資管理機構的操作水平有一個很大的提高。 他說,做空機制的推出是國家金融自由化的一個重要步驟,其實是金融市場的對內開放。現在我們只是重視了對外開放,國外金融機構進來以后,正是抓住我們證券市場持續低迷的現狀,把瀕臨倒閉的證券公司當作便宜貨揀,所以國內證券市場的管制制度到了應該對境內機構解除的時候了。 在A股市場是否應該推出做空機制,在市場上一直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由于我國證券市場遠沒有成熟,投資者水平比較低,風險控制能力很弱,承受能力脆弱,推出做空機制后,某些機構趁勢砸盤,整個股票市場將會狂跌,風險會非常大。 而相反的意見則認為,做空機制就是為了管理風險,把風險降到最低,也能夠發揮機構投資者專業理性的理財水平,目前單邊市的模式,其實才存在很大的風險。 關于在中國A股市場推出做空機制的最新官方言論是10月18日證監會期貨監管部主任楊邁軍在北京召開的資本市場論壇上的演講。他說,金融衍生品的試點應該首先從股指期貨開始,等條件成熟后,可以逐步開展債券利率期貨的交易。同時,他認為,至少要在股權分置改革進行得更充分一些,市場更穩定一些以后,股指期貨才能開始試點。 證星點評: 周三有媒體透露,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在A股市場建立做空機制的課題已經結束,最近中國證監會已經驗收了這個課題方案。意味著內地證券市場設立雙向制交易制度已為期不遠。 近期市場中關于做空機制的話題頗多。記得早在九月中旬舉辦的“2005年中國企業高峰會論壇”上,上證所副總經理方星海曾經稱,股改后還要進行市場化發行、引入做空機制和對內對外開放等基本改革。可以說交易所方面已將股權分置、市場化發行、引入做空機制和對內對外開放作為四項基本改革任務來執行。 眾所周知,做空機制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能夠回避股市風險,在股市下跌時成為機構對沖的工具,在成熟的資本市場已經運行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其規避系統性風險的功能勿庸置疑。而內地證券市場設計和建設之初,基因不足,先天缺損,導致中國沒有做空機制的歷史原因,從而形成了許多無數用做空機制能夠化解的問題和矛盾。因此,目前來看,在合適的時機引進做空機制是完全有必要的。 當然,做空機制的引進相應的配套設施也必須要相繼到位,如果我國制約的方面、層次和力度不到位,沒有達到強有力的抑制階段。過度投機會更明顯的暴露出來。這一問題不解決,做空機制的建立就會在市場上形成巨大的負面影響,其結果不僅不利于保護流通股東,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反而會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制度傷害和利益傷害。另外,有必要讓市場更加透明化,減少內地股市因信息披露不規范而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總之,做空機制是形成一個刺激信息充分披露的機制的基礎,其對促進整個市場的信息披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為交易所適時推出做空機制叫好。 。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股市將引進期貨的賣空機制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是
熱心網友
是的,要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