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驅逐艦與護衛艦有什么區別?只是叫法的不同嗎?有什么本質區別,防御和進攻能力如何?
熱心網友
驅逐艦和護衛艦,顧名思義,驅逐就是驅趕逐出,護衛就是保護守衛。從噸位上比較,驅逐艦的排水量一般在3000噸以上,護衛艦在3000噸以下。當然,這個標準并不絕對,很多國家的一些護衛艦遠遠超過3000噸,例如美國。這就要從他們的任務上來區分了。通常,驅逐艦的武器裝備要多于護衛艦,因此驅逐艦的戰斗力強。Are you satisfy with my answer?
熱心網友
現代驅逐艦和護衛艦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啊~~
熱心網友
驅逐艦號稱海上一霸,現當于空軍中的戰斗機,主要用于攻擊敵軍艦船和潛艇。速度快、火力猛、用途廣是其顯著特征;艦對艦、艦對空、艦對潛導彈是其主要的進攻武器;自動裝彈、射速較快的艦炮是其輔助武器,只要進入其射程,它可以將炮彈雨點般傾瀉到敵艦艇或敵岸上目標,雖然艦炮門數不多,但由于射速快,其火力估計可以相當于陸軍的一個炮兵營。現代驅逐艦續航能力較強,配備有先進的導彈、直升機和電子戰設備,除可執行攻擊敵水面艦艇和反潛任務外,還可以執行海上巡邏、封鎖、警戒、偵察、防空、救援及炮擊岸上目標等多種任務。驅逐艦排水量大約在4000-8000噸左右,是目前海軍水面艦艇中的主戰兵器,也是世界海軍中數量最多的水面艦艇。護衛艦是以導彈、火炮和反潛魚雷等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其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近海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護衛艦和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一樣,也是一個傳統的海軍艦種,是世界各國建造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參戰機會最多的一種中型水面艦艇。早在16~17世紀,人們就把三桅武裝帆船稱為護衛艦。18世紀,法國建造了雙層甲板的三桅輕型護衛艦;英國建造了第一艘排水量671噸的“南安普敦”號護衛艦,裝備火炮32門;美國建造了第一艘護衛艦“合眾國”號,裝火炮74門。19世紀中期以后,蒸汽機開始裝艦使用,使護衛艦的排水量有所增大,航速也有很大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橫行海上,對協約國艦船形成嚴重威脅。為了保護海上交通線的安全,英、法、俄、美等國開始大批量建造護衛艦,為海上運輸船隊護航。當時英國建造的護衛艦已達1000噸以上,航速16節,具有較強的遠洋作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采取“狼群”戰術,又使盟國艦船連連受挫,為了保衛海上交通線暢通無阻,各國海軍又開始大力發展護衛艦,戰爭中共建2000余艘,其中僅美國就建造了565艘,英、美、法、德、意五國建造的護衛艦就達1800艘。英國護衛艦當時已達1500余噸,航速18~20節,具有較強的防空和反潛能力,續航力也有很大提高。二次大戰以后,護衛艦除主要為大型艦艇護航外,絕大多數國家都用于近海警戒、巡邏或護漁護航。70年代以后,護衛艦開始裝備導彈和直升機,因此出現了導彈護衛艦的概念。同時,為了滿足第三世界國家200海里的經濟區內護漁護航及巡邏警戒的需求,還發展了一種小型護衛艦,排水量在1000噸左右,武器以導彈為主。此外,還有一種噸位更小,通常只有幾十至幾百噸的護衛艇,用于沿海或江河巡邏警戒。現代導彈護衛艦是一種能夠在遠洋機動作戰的中型艦艇,滿載排水量一般為2000~4000噸,個別已達4900噸,航速30~35節,續航力4000~7500海里。主要武器是導彈、魚雷、火炮等,一般均可攜1~2架反潛直升機。根據武器配備情況及所執行任務的不同,護衛艦可分為多種類型,如防空型、反潛型、反艦型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護衛艦是英國的22型“大力”級護衛艦的第3批艦,達4900噸,比一般驅逐艦還要大。“大力”級裝有8枚“魚叉”反艦導彈、1座115毫米主炮、4座30毫米防空炮和1套“守門員”近防武器系統。此外,還裝有2座六聯裝“海狼”艦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和2架“海王”反潛直升機。。
熱心網友
我想 一個進攻性 一個防御性吧
熱心網友
進攻的與防守的
熱心網友
可以,原來是這樣.
熱心網友
唯一的區別標準就是噸位驅逐艦的噸位要大一些
熱心網友
最重要的就是 驅逐艦的噸位都要比護衛艦大.然后驅逐艦的電子系統和武器系統比較齊全.裝備的導彈也比護衛艦多
熱心網友
哦,原來是這樣啊
熱心網友
主要是功能上
熱心網友
驅逐艦號稱海上一霸,現當于空軍中的戰斗機,主要用于攻擊敵軍艦船和潛艇。速度快、火力猛、用途廣是其顯著特征;艦對艦、艦對空、艦對潛導彈是其主要的進攻武器;自動裝彈、射速較快的艦炮是其輔助武器,只要進入其射程,它可以將炮彈雨點般傾瀉到敵艦艇或敵岸上目標,雖然艦炮門數不多,但由于射速快,其火力估計可以相當于陸軍的一個炮兵營。現代驅逐艦續航能力較強,配備有先進的導彈、直升機和電子戰設備,除可執行攻擊敵水面艦艇和反潛任務外,還可以執行海上巡邏、封鎖、警戒、偵察、防空、救援及炮擊岸上目標等多種任務。驅逐艦排水量大約在4000-8000噸左右,是目前海軍水面艦艇中的主戰兵器,也是世界海軍中數量最多的水面艦艇。護衛艦是以導彈、火炮和反潛魚雷等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其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近海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護衛艦和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一樣,也是一個傳統的海軍艦種,是世界各國建造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參戰機會最多的一種中型水面艦艇。早在16~17世紀,人們就把三桅武裝帆船稱為護衛艦。18世紀,法國建造了雙層甲板的三桅輕型護衛艦;英國建造了第一艘排水量671噸的“南安普敦”號護衛艦,裝備火炮32門;美國建造了第一艘護衛艦“合眾國”號,裝火炮74門。19世紀中期以后,蒸汽機開始裝艦使用,使護衛艦的排水量有所增大,航速也有很大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橫行海上,對協約國艦船形成嚴重威脅。為了保護海上交通線的安全,英、法、俄、美等國開始大批量建造護衛艦,為海上運輸船隊護航。當時英國建造的護衛艦已達1000噸以上,航速16節,具有較強的遠洋作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采取“狼群”戰術,又使盟國艦船連連受挫,為了保衛海上交通線暢通無阻,各國海軍又開始大力發展護衛艦,戰爭中共建2000余艘,其中僅美國就建造了565艘,英、美、法、德、意五國建造的護衛艦就達1800艘。英國護衛艦當時已達1500余噸,航速18~20節,具有較強的防空和反潛能力,續航力也有很大提高。二次大戰以后,護衛艦除主要為大型艦艇護航外,絕大多數國家都用于近海警戒、巡邏或護漁護航。70年代以后,護衛艦開始裝備導彈和直升機,因此出現了導彈護衛艦的概念。同時,為了滿足第三世界國家200海里的經濟區內護漁護航及巡邏警戒的需求,還發展了一種小型護衛艦,排水量在1000噸左右,武器以導彈為主。此外,還有一種噸位更小,通常只有幾十至幾百噸的護衛艇,用于沿海或江河巡邏警戒。現代導彈護衛艦是一種能夠在遠洋機動作戰的中型艦艇,滿載排水量一般為2000~4000噸,個別已達4900噸,航速30~35節,續航力4000~7500海里。主要武器是導彈、魚雷、火炮等,一般均可攜1~2架反潛直升機。根據武器配備情況及所執行任務的不同,護衛艦可分為多種類型,如防空型、反潛型、反艦型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護衛艦是英國的22型“大力”級護衛艦的第3批艦,達4900噸,比一般驅逐艦還要大。“大力”級裝有8枚“魚叉”反艦導彈、1座115毫米主炮、4座30毫米防空炮和1套“守門員”近防武器系統。此外,還裝有2座六聯裝“海狼”艦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和2架“海王”反潛直升機。。
熱心網友
不送
熱心網友
一般來說是以排水量來分的,由于驅逐艦體積上要比護衛艦大些,所以自然武器裝備的數量和火力以及航程都要比護衛艦要好些,護衛艦一般是用來防守近海海域的,驅逐艦由于火力和航程比較綜合,一般是可攻可守
熱心網友
最重要的就是 驅逐艦的噸位都要比護衛艦大.然后驅逐艦的電子系統和武器系統比較齊全.裝備的導彈也比護衛艦多
熱心網友
驅逐艦與護衛艦 驅逐艦和護衛艦是以火炮、魚雷和反潛武器為主要裝備的軍艦。裝備有導彈的驅逐艦或護衛艦又叫導彈驅逐艦或導彈護衛艦。它們的一般區別在于:驅逐艦比護衛艦速度快,噸位大,能深入到中、遠海進行獨立作戰活動,武器裝備比較齊全。護衛艦通常在中、近海擔任護航、巡邏、反潛、警戒等任務。 驅逐艦和護衛艦部隊編成是:4艘同型艦編為一個大隊,三個大隊編為一個支隊。目前驅逐艦不編大隊。驅逐艦支隊隸屬艦隊和海軍基地。 驅逐艦和護衛艦的主要戰斗任務是:單獨地或與海軍其他兵力合同消滅敵水面艦艇,搜索攻擊敵潛艇;協同陸軍壓制和削弱敵岸上目標和火力,支援登陸兵登陸;支援陸軍瀕海翼側及守島部隊;還可遂行布雷、護航、巡邏等任務。 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戰斗行動方法是以小編隊合同攻擊。通常由2~3艘同型艦編為一個攻擊群。根據目標火力的強弱,一般以一個或兩個攻擊群,集火射擊一個目標。 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導彈發射架是可以轉動的,其射界為左右舷55度~110度左右,因此有較大的機動性。驅逐艦和護衛艦導彈攻擊或火炮攻擊的戰斗隊形,通常采用單縱隊,艦間距離3~5鏈;如有原子威脅時,艦間距離應適當擴大,以防敵一顆原子彈爆炸時不致同時損傷兩艘艦。
熱心網友
更大.
熱心網友
火力,防護力,自持力,搜索能力,噸位.驅逐艦護衛艦
熱心網友
驅逐艦號稱海上一霸,現當于空軍中的戰斗機,主要用于攻擊敵軍艦船和潛艇。速度快、火力猛、用途廣是其顯著特征;艦對艦、艦對空、艦對潛導彈是其主要的進攻武器;自動裝彈、射速較快的艦炮是其輔助武器,只要進入其射程,它可以將炮彈雨點般傾瀉到敵艦艇或敵岸上目標,雖然艦炮門數不多,但由于射速快,其火力估計可以相當于陸軍的一個炮兵營。現代驅逐艦續航能力較強,配備有先進的導彈、直升機和電子戰設備,除可執行攻擊敵水面艦艇和反潛任務外,還可以執行海上巡邏、封鎖、警戒、偵察、防空、救援及炮擊岸上目標等多種任務。驅逐艦排水量大約在4000-8000噸左右,是目前海軍水面艦艇中的主戰兵器,也是世界海軍中數量最多的水面艦艇。護衛艦是以導彈、火炮和反潛魚雷等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其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近海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護衛艦和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一樣,也是一個傳統的海軍艦種,是世界各國建造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參戰機會最多的一種中型水面艦艇。早在16~17世紀,人們就把三桅武裝帆船稱為護衛艦。18世紀,法國建造了雙層甲板的三桅輕型護衛艦;英國建造了第一艘排水量671噸的“南安普敦”號護衛艦,裝備火炮32門;美國建造了第一艘護衛艦“合眾國”號,裝火炮74門。19世紀中期以后,蒸汽機開始裝艦使用,使護衛艦的排水量有所增大,航速也有很大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橫行海上,對協約國艦船形成嚴重威脅。為了保護海上交通線的安全,英、法、俄、美等國開始大批量建造護衛艦,為海上運輸船隊護航。當時英國建造的護衛艦已達1000噸以上,航速16節,具有較強的遠洋作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采取“狼群”戰術,又使盟國艦船連連受挫,為了保衛海上交通線暢通無阻,各國海軍又開始大力發展護衛艦,戰爭中共建2000余艘,其中僅美國就建造了565艘,英、美、法、德、意五國建造的護衛艦就達1800艘。英國護衛艦當時已達1500余噸,航速18~20節,具有較強的防空和反潛能力,續航力也有很大提高。二次大戰以后,護衛艦除主要為大型艦艇護航外,絕大多數國家都用于近海警戒、巡邏或護漁護航。70年代以后,護衛艦開始裝備導彈和直升機,因此出現了導彈護衛艦的概念。同時,為了滿足第三世界國家200海里的經濟區內護漁護航及巡邏警戒的需求,還發展了一種小型護衛艦,排水量在1000噸左右,武器以導彈為主。此外,還有一種噸位更小,通常只有幾十至幾百噸的護衛艇,用于沿海或江河巡邏警戒。現代導彈護衛艦是一種能夠在遠洋機動作戰的中型艦艇,滿載排水量一般為2000~4000噸,個別已達4900噸,航速30~35節,續航力4000~7500海里。主要武器是導彈、魚雷、火炮等,一般均可攜1~2架反潛直升機。根據武器配備情況及所執行任務的不同,護衛艦可分為多種類型,如防空型、反潛型、反艦型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護衛艦是英國的22型“大力”級護衛艦的第3批艦,達4900噸,比一般驅逐艦還要大。“大力”級裝有8枚“魚叉”反艦導彈、1座115毫米主炮、4座30毫米防空炮和1套“守門員”近防武器系統。此外,還裝有2座六聯裝“海狼”艦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和2架“海王”反潛直升機。。
熱心網友
親哥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