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外資爭食中國金融"肥肉" ,中資銀行"太便宜了"。

熱心網友

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的舉措之一是,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這不僅有利于增強銀行資本實力,改善資本結構,還有利于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經驗、技術和方法,促進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與國際先進銀行接軌,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同時,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提醒我們,對境外戰略投資者爭食中國金融“肥肉”可能帶來的不良因素和風險應保持高度的警覺。 比利時某基金管理公司最近正在辦理1元1股增持中國某基金管理公司49%股權的手續。這家比利時公司已擁有該公司33%的股權。外方預計,他們投資4900萬元人民幣,5年之后可以從這家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取得股權投資收益每年6億元人民幣以上。德邦證券有限公司總裁、經濟學博士余云輝認為,如果中國設立20家類似的基金管理公司(自從2004年底外資在基金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被放寬至49%后,我國目前合資基金公司已達18家),未來每年境外投資者從中國攫取的財富將達到120億元人民幣。這還僅僅是基金業的狀況,銀行業、保險業的狀況可能更甚于此。。

熱心網友

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的舉措之一是,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這不僅有利于增強銀行資本實力,改善資本結構,還有利于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經驗、技術和方法,促進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與國際先進銀行接軌,優化公司治理結構。 同時,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提醒我們,對境外戰略投資者爭食中國金融“肥肉”可能帶來的不良因素和風險應保持高度的警覺。 比利時某基金管理公司最近正在辦理1元1股增持中國某基金管理公司49%股權的手續。這家比利時公司已擁有該公司33%的股權。外方預計,他們投資4900萬元人民幣,5年之后可以從這家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取得股權投資收益每年6億元人民幣以上。 德邦證券有限公司總裁、經濟學博士余云輝認為,如果中國設立20家類似的基金管理公司(自從2004年底外資在基金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被放寬至49%后,我國目前合資基金公司已達18家),未來每年境外投資者從中國攫取的財富將達到120億元人民幣。這還僅僅是基金業的狀況,銀行業、保險業的狀況可能更甚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