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的由來“八桂”一詞,由來已久。宋代以前,已見諸于不少典籍詩詞。《山海經》有“桂林八樹,在賁隅東”。南北朝時庾信的詩,有“南中有八桂,繁華無四時”之句。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也寫下了“蒼蒼森八桂,茲也在湖南”的詩句。當然,就地理而言,上述“八桂”,并非專指廣西。到了宋代,楊萬里又有“來從八桂三湘外”的詩句,這里的“八桂”,指的已是廣西了。明代以后,廣西劃為八府,于是人稱廣西全省為“八桂”,就象福建劃為八府,人稱福建為“八閩”一樣。清代名人袁枚,在他晚年時又來到桂花飄香的桂林,當時的廣西巡撫于“八桂堂”設宴款待。袁枚有感于舊地重游,寫下了《八桂堂懷書》一詩,內有“森森八桂翠參天”之句。“八桂”一詞,于是為更多的人用于代指廣西。廣西人喜歡以“八桂”作為廣西雅號,是喜歡“八桂”二字,既溫文典雅,又反映了廣西悠久而獨特的歷史文化。以至海內外廣西籍人士,多以“八桂子弟”相標榜。
熱心網友
。明代以后,廣西劃為八府,于是人稱廣西全省為“八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