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家都喜歡讀小說,而讀詩歌的人越來越少,這該怎么辦?這有是為什么?
熱心網友
讀詩是需要經歷的,沒有經歷就不會有共鳴,而現在的年輕人經歷的太少,思索的太少,共鳴也就少,讀詩的興趣也就沒有了。所以讀詩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熱心網友
沒辦法,墮落成性
熱心網友
時代的發展.
熱心網友
問問現在的年輕人就知道了.
熱心網友
誰說的,須眉就喜歡詩詞。
熱心網友
我們的祖先在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年代發明了古詩詞,這使得中國的歷史文化更博大精深,其中許多優秀的詩詞作品被人代代傳唱,古詩詞曾經是那么璀璨,光陰流轉,時隔數千年,如今新疆的詩詞或詩人現狀如何呢? 近日,我見到了新疆詩詞協會的秘書長李汛,他對我談起新疆詩詞協會,感慨良多:會員普遍老齡化,無人,詩詞協會經費緊張,協會領導班子成員基本上是義務工作……詩人和詩詞協會都在遭遇著尷尬的境地。 自治區社科聯下屬的新疆詩詞協會于1988年10月成立,這是一個群眾組織,起初的會員只有30多人,如今會員將近400人,協會成員以中、老年男性為主,其中星漢、鄧世廣等人在國內詩壇享有聲譽。詩詞協會每5年進行一次換屆選舉,現任會長是原新疆師范大學副校長、李白研究專家薛天緯。據李汛介紹:協會有自己的會刊,會刊每年出版兩期,每期出版2000冊左右,會刊的校對等工作由會員義務完成,由于出版經費是從會員每年繳納的20元會費中拿出的,所以一般都是企業贊助出版會刊,因為經費緊張,在會刊上發表詩詞的作者的稿費只能用一本會刊代替。會員有許多是退休人員,每年繳會費的時候,協會的義務會員幾乎天天都往郵局跑,來回車費從來不向協會提及。每當協會有活動,幾個領導家里的電話費總是暴漲。 協會最近的一次活動是6月15日端午節舉行的“端陽詩會”,60余位詩人到會,這次詩會,大家歡聚一堂,淺唱高吟的同時也感到了些許失落,如今協會年齡最大的會員已經88歲,最小的也已34歲,這個大齡群體自1988年以來已有四五十人謝世,年輕人在這里是稀有之物,因為是群眾組織很難管理,許多地州的會員因為各種原因已自動脫離協會,協會如今只有200多人正常來往。李汛說,都說讀寫詩詞能陶冶人的情操、增長知識、提高文化素養,可是對此感興趣的年輕人太少了。 頭發已經花白的李汛迄今為止已經單獨創作了超過千首的詩,當我準備離開的時候,他十分沉重地對我說:“詩詞是我們的國寶啊,真希望你們這些年輕人能夠繼續傳承。”。
熱心網友
現在的人都現實和快速了,大家不喜歡要琢磨的東西,還有一點是現在的好詩太少了,大家都沒辦法,如果要改變現狀就得從小孩子抓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