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因為全面\體貼的服務到位!

熱心網友

里面說好話的明顯是工行的人嘛,太明顯了吧。

熱心網友

1984年1月1日的中國工商銀行正式成立,經過21年發展,總資產、總資本、核心資本、營業利潤等多項指標都居國內業界第一位,在中國金融市場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1、布局合理的營銷網絡,廣泛而優質的客戶基礎2、多元化的業務結構,產品優勢明顯,創新能力強3、全球化發展戰略4、全面的電子銀行服務5、先進的科技應用水平6、 中國工商銀行的業務范圍包括: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因此,工商銀行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熱心網友

國家扶植啊

熱心網友

哈哈,你的這個問題引來了好多好多的回答,好搞笑。不過,這個問題你要是直接問工行的廣大職工,答案就會出乎你的預料嘍。哪兒好?誰好?自己當老板最好。你可能是被“一葉障目”了。

熱心網友

  工商業,在中國發展得越快,工商銀行發展越大。  如農行,農民不行,他們就沒得影響力了。

熱心網友

布局合理的營銷網絡,廣泛而優質的客戶基礎  多元化的業務結構,產品優勢明顯,創新能力強

熱心網友

影響力肯定大,這么多年了,要是沒影響力怎么辦,那不早就跨了啊!不過國家也不會讓跨的,真要是跨了,中國也就跨了。至于服務質量上,工行人的確需要反省下,不要把那么多的老太太放在柜臺上了,她們的動作實在不能跟上時代的節奏了!在產品上和國際上的知名銀行是沒有辦法比的,花旗進入中國3個月申請銀行產品專利就300多項。最后,真替我行銀行業擔憂,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工作的底子很厚,不會像其他股份銀行受不起金融風波的沖擊,畢竟國家辦的銀行國家肯定先保了,是吧!

熱心網友

實際上就是網點多,點子多,代辦了很多工資勞保,所以影響力大,實際上服務太差,周日幫家里取錢,還是個大規模的工行(分行),那個慢,中午了,好幾個人看著一個人辦理業務,隊排了很長,都拐彎了,里面的人也無動于衷,外面的罵聲一片,在工行,這樣的事我經歷多了,現在我自己除了工資什么業務也不在工行辦。

熱心網友

工商銀行,還叫影響力大?/

熱心網友

名字好

熱心網友

因為它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有著良好的信譽與服務,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熱心網友

服務好網點多名字好聽市場經濟的帶動政策扶持管理層公不可沒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

熱心網友

因為她發展上銳意創新,服務上客戶為尊,態度好,金融交易安全可靠!!!

熱心網友

知名度高

熱心網友

(1)配合的必要性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國家調節宏觀經濟運行的兩個最重要的手段,這兩項政策手段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很好地配合運用,才能避免摩擦,盡量縮短政策時差,有效實現總體經濟目標。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間有三種不同的關系狀態:①不恰當配合狀態;②一方通過變動發揮作用,另一方保持不變的關系狀態;③二者恰當配合的關系狀態。  在第一種關系狀態下,兩政策對經濟都做出了變動性反應,這種變動性反應也可能是貨幣政策由緊變松或由松變緊,財政政策也可能是由松變緊或由緊變松,或者是兩者之間的變動方向一致。就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制定者來說,他們想通過兩政策之間的一定配合,實現理想的經濟調節效果,但實際調節結果說明,兩政策之間的配合是不成功的,在這種情況下,宏觀經濟運行就會出現遠離最終調節目標的發展傾向。比如,假定某一時期總需求水平過低,消費支出增長相對緩慢,企業投資也不很高,為改變這種狀況,貨幣政策出現了松動,即利率水平下降了,貨幣供應量也增加了,信貸資金比以前容易獲得,但是財政政策卻采取了緊縮的辦法,即稅負很重,支出水平也下降。這樣,企業會由于稅負過重,盈利水平太低而缺乏投資熱情。即使銀行貸款較容易取得,企業在借款上也處于消極和壓抑狀態,加之財政支出水平下降,政府的購買力降低,即使貨幣政策松動了,社會總需求還是很難改變疲軟的狀態。這實際上就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搭配不當的必然結果。  在第二種關系狀態下,貨幣政策變動了,財政政策保持不變或財政政策變動了,貨幣政策保持不變,那么,即使經濟運行不會出現不理想或同理想悖逆的狀態,但單一政策由于得不到另一方的配合,傳導時差就可能相對長些。比如,在決定使用財政政策時,政府提出的稅收變動和支出的重大調整,在西方國家中經國會通過才能執行,在我國是要通過人大常委會才能執行。這樣從預算收支的變動和調整到決定采取措施之間的行政時差就比較長。而貨幣政策的行政時差就相對要短得多。例如,某些西方國家的貨幣當局都有一整套的應變調節計劃,當經濟情況發生變化時,貨幣政策也可以隨之變動,而不需要像稅收和大宗財政支出變動那樣需經過國會冗長的討論和批準過程。從我國情況看,當經濟條件改變需貨幣政策改變調節方向時,人民銀行請示國務院就可以進行較快的變動調節。因此,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在傳導時差上各有短長,只有很好的搭配運用,改變一項政策變化而另一項政策不變的做法,才能盡量縮短單一政策措施的時滯;迅速對最終經濟調節目標發生影響。  第三種狀態,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恰當配合的狀態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問題在于:在一定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環境下,究竟采取什么形式的配合才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最恰當配合。  (2)實現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恰當配合的途徑  ①確定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主輔關系,即究竟以何者作為主要的宏觀經濟調節手段。改革近20年來,我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最明顯變化是國家財政在財力支配規模上的日益相對縮小和銀行支配資金范圍和規模的日益擴大,這一背景條件決定了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體系中成為最主要的手段。  ②考慮特定經濟運行狀況的要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二者在一定時期如何配合還取決于一定時期的經濟形勢,經濟形勢不外是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狀況和產業、產品結構的平衡情況。這兩種關系狀況(總量和結構關系狀況)一般情況下并不特殊地要求一定以哪項政策為主來對其失衡進行調節和矯正,問題的關鍵是這種失衡產生的具體原因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可能被運用的程度,這是決定兩政策主輔調節關系的一個基本因素。我國1984 年第四度銀行信貸失控,隨即出現了社會總需求的過度擴張,既然銀行信貸是總量失衡的根源,那么,只要抽緊銀根就可以使這種總需求膨脹導致總量失街的狀況得到解決。如果情況不是這樣,假定一時期內的基本建設投資增長過快,而這種投資又主要是由預算內投資構成的,那么顯然,如果靠貨幣政策來控制這種局勢的發展就有些力不從心。只‘有用削減預算中的基建投資支出和調整預算支出結構的辦法才能有效地解決這種投資結構失竊的問題。  ③確定配合手段財政政策說發揮作用的形式主要是稅率變動和支出的擴張或削減,這兩種辦法實際都是以強制為基礎的。但稅率的升降或稅種的增減手段對經濟的影響有時比財政支出結構或總量的變動手段要間接一些。  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的形式比較多,既可以通過行。

熱心網友

因為有微笑的超超給做的微笑廣告呀!

熱心網友

工業和商業兩個支柱業。

熱心網友

簡單言之,第一,工行是國字背景,在國內,國字背景非常重要,你可以發現,國內絕大部分的大型企業和集團都是國字背景,有了國字背景,財政部就成了他們的小金庫,在發展過程當中,不愁沒有錢,所以規模自然發展的很大,國家每年都要為四大國有銀行核銷壞賬、注資的數目是你無法想象的。。。。第二,中國政治體制和經濟發展史所決定的,建國后,所有民營資本全部充公,只設立了國有的銀行,同時四大國有銀行相對而言針對性又略有不同,中國銀行主理外匯業務;建設銀行主理基建項目(建國后,很長時間一直都在大搞建設);農業銀行主理農民業務;而對于城鎮居民來說,離得最近的感覺上自然是工商銀行了。當然,其實四大國行都可以辦理個人業務,但是當初的目標不同,導致了現在各自的規模和影響全體的不同,工商銀行對于城鎮居民的影響力自然可想而知了,有句老話: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第三,工商銀行起初實行的是“大而廣”的戰略,營業網點遍布城市每個角落,幾乎每個街區必有一個工行的營業點,大搞所謂的便民措施。因此,對于城鎮居民,最熟悉的自然是工行了。但是最后說一句,其實這樣的布局并不合理,目前工行也正在改革,工行在以后還能不能繼續保持這么大的影響力,還有待時間的考驗,因為你可以發現,現在銀行競爭越來越激烈,工行的評價卻已經大不如前。

熱心網友

他是人民銀行的老底子/

熱心網友

老牌子嘛!很簡單

熱心網友

工行在全國各地表現也不一樣,只不過在一些地區占了點優勢--在專業銀行時經營對象為大型國有企業而已。

熱心網友

歷史長,金融總量大,所以就牛。所謂店大欺客,奴大欺主。為什么牛在天上飛,因為你在地下吹

熱心網友

哈哈,因為工商銀行的英文縮寫是“ICBC”,就是“愛存不存”的意思!

熱心網友

資格老!服務對象,面積最大也最具含金量!無他!

熱心網友

服務周到

熱心網友

網點多,理財產品多,個性化的服務。多元化的業務結構,產品優勢明顯,創新能力強

熱心網友

工商業,在中國發展得越快,工商銀行發展越大。  如農行,農民不行,他們就沒得影響力了。

熱心網友

對于中國工商銀行來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一條精彩主線,是智慧和冷靜籌劃的結晶。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創新工作促進了該行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增強,保障了資產效益的持續改善,推動著全行員工的經營管理觀念的調整,不斷塑造著一個更為現代化、國際化,更有活力和進取精神的工商銀行。

熱心網友

工行老總是我兒子!~~

熱心網友

別把工行吹到天上去!無論是工行、中行還是建行都是大而不強,這是眾所周知的,從個人理財到風險管理根本不能同國外大銀行相比。所以這3大行紛紛拉來戰略合作者。建行上市,國家前后填了4600億,也不是空口無憑。他們之所以現在業務強大,是因為得天獨厚的條件--生來就大,所以吸引了全國最好的人才,又有國家全力支持,才如此風光。但2006年底,金融系統全面開放,他們的日子就難過了。所以國家現在忙著把他們一個個包裝上市,忙的不亦樂乎,也可窺一斑了。沒什么了不起。關于農行,這個世界上與農業有關的金融,沒幾個國家做的好。咱們國家這農業基礎,農行這樣已經不錯了。

熱心網友

工行的網點多,另外很多人所發的工資卡大部分都是工行的.自然工行就顯得比較忙.并不是工行本身就一定有很高的影響力.

熱心網友

中國工商銀行簡介   2005年注定是中國工商銀行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2005年4月18日,國家批準了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截至6月末,中國工商銀行的股改財務重組工作基本完成,資本總額2806億元,充足率為9。12%,其中核心資本達到2525億元,充足率為8。07%;境內外機構不良資產率為2。72%,不良貸款率降至4。58%,撥備覆蓋率達到100%,中國工商銀行成功邁出了股份制改革的第一步。  在股改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的同時,工商銀行業務經營發展態勢也十分良好。2005年6月末資產總額61400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385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超過31122億元人民幣,在主要業務領域中均保持國內最大的市場份額。2004年工商銀行境內外機構實現經營利潤746億元,2005年上半年實現經營利潤416億元。  正式成立于1984年1月1日的中國工商銀行,經過21年發展,總資產、總資本、核心資本、營業利潤等多項指標都居國內業界第一位,在中國金融市場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布局合理的營銷網絡,廣泛而優質的客戶基礎  中國工商銀行通過21000多家境內機構、100家境外分支機構和遍布全球的上千家代理行,以領先的信息科技和電子網絡,向八百多萬法人客戶和1億多個人客戶提供包括批發、零售、電子銀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本外幣全方位金融服務。截至2004年末,現金管理簽約客戶3700多家,為這些客戶的1。96萬個上下游或附屬單位提供了現金管理服務;個人消費信貸客戶數397萬戶,貸款余額4,839億元;個人金融業務高端產品--理財金賬戶客戶總規模超過124萬戶。  多元化的業務結構,產品優勢明顯,創新能力強  通過信貸行業、客戶和地區結構調整,中國工商銀行鞏固了優質的公司和機構業務市場,成功爭取了多項全國重點建設項目,新開發一批跨國公司、大型優質企業和機構客戶,拓展了優質中小企業市場。  工商銀行在鞏固本幣結算、國際結算和代理業務等優勢領域的同時,大力開拓現金管理、投資銀行、資產托管和各類理財等高成長性、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興中間業務市場,形成了9大類400多個品種的中間業務體系,中間業務收入由1996年的19。4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23億元,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004年的9。71%。  2004年人民幣結算量150萬億元,市場占比45%。在國內首家推出“銀保通”系統,2004年代理銷售保險、代收保費和代付保險金748億元,實現銀保業務收入7。45億元。銀行代理保險市場占比30%。與證券、期貨業的業務合作范圍涵蓋集合資產管理、融資、銀證通、發債擔保、資金清算等。與國內33家銀行機構正式建立了代理行關系,代理了多家中央預算單位的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業務。“銀關通”業務量達到10。6億元,簽約企業919戶。獨家代理了國稅系統車輛購置稅專戶管理業務。2004年代理證券業務實現收入7。9億元,增長44。5%;全年代銷國債811億元,同業占比33。7%;代理保險銷售額244億,代理基金發行額近300億元。  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128家會員單位中81家的資金清算,2004年清算金額400億元,位居黃金交易所資金清算總量第一;同時代理了118家非會員單位的黃金及鉑金交易。  中國工商銀行是第一家證券投資基金托管銀行和首批獲得QFII資格的銀行,也是當前中國規模最大的托管銀行,2004年托管資產總額1230億元。其中托管證券投資基金40只、基金資產1,128億元,市場占比34。8%,托管基金數量和資產規模連續7年居國內托管銀行之首。工商銀行是國內首只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托管人,QFII托管客戶包括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日本大和證券和德累斯頓銀行等。  2002年4月工商銀行在國內業界率先建立了投資銀行業務組織體系,業務范圍涉及財務顧問、銀團貸款、重組并購及資產管理等。2004年實現投行收入12。4億元。  工商銀行在資本市場表現活躍,2004年全年通過貨幣市場融資14,661億元,央行票據承銷和交易量為3,477億元,實現投資收益21。9億元;現券買賣2,627億元,實現收益2。8億元。2004年末全行票據融資余額3,123億元,市場占比升至27。22%,債券投資余額為12,354億元。  2004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4,839億元,全年累計投放個人住房貸款1,708億元,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4,125億元,繼續保持國內最大按揭銀行的地位。2004年末個人汽車消費貸款余額273億元,其它消費貸款余額441億元,當年實現個人中間業務收入39。6億元,個人外匯及理財業務收入2。13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對銀行卡業務實行專業化經營和集中化管理,目前擁有國際卡、貸記卡、準貸記卡、靈通卡等產品系列,總發卡量超過1。1億張,2004年實現銀行卡收入30。6億元。  全球化發展戰略  工商銀行不斷推進跨國經營,加快建立本外幣、境內外業務均衡協調發展的經營格局。截至2004年末,工商銀行在全球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設有100家分支機構和控股銀行,外幣總資產495億美元,各項外幣存款余額309億美元,外幣貸款余額284億美元。2004年全年辦理國際結算業務2,122億美元,完成代客外匯資金業務1,489億美元,結售匯業務量955億美元,代客外匯買賣449億美元。  中國工商銀行通過國際資本市場的并購在香港成立了工商東亞和工銀亞洲,2004年工銀亞洲正式收購華比富通銀行成為其全資銀行,并更名為華比銀行。當年末工銀亞洲總資產為993億港元,實現賬面利潤7。6億港元,按總資產排序在香港銀行業中升至第6位。  全面的電子銀行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日益成熟,電子銀行業務交易額迅速增長,由2000年的1。93萬億元發展到2004年的38。4萬億元,增長了20倍。2004年電子銀行業務收入2。35億元,在線支付交易額57億元,是中國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在線支付服務提供商。  先進的科技應用水平  數據集中工程、全功能銀行系統和數據倉庫三大科技項目,是工商銀行搭建國際先進水平金融信息技術平臺的基礎。2002年10月完成的數據集中工程,是我國金融系統數據集中的開創性工程。工程完成后,全行所有經營數據集中于北京、上海兩個數據中心。2004年完成整合遷移,上海數據中心成為生產運行中心,北京為災難備份中心。數據中心總處理能力達17000個MIPS(每秒百萬次),存儲各類賬戶總數達4。8億戶,日均處理業務量超過2000萬筆。  綜合業務系統是一套超大型應用軟件系統,以“綜合化”、“柜員制”和“面向客戶”為基礎,以會計核算子系統為中心,包括資金匯劃清算、個人金融業務、財務、電子銀行、國際業務、信貸臺賬、事后監督等23個業務處理子系統。在國內大型商業銀行中率先建立起統一、標準、規范的核心業務應用平臺,實現了業務處理模式以銀行產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2003年11月22日,綜合業務系統升級為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此外,數據倉庫工程為工商銀行開展個性化的客戶服務提供了技術基礎,為管理信息化和決策科學化創造了條件。  依托信息化技術平臺,工商銀行相續投產了信貸綜合管理系統升級版、證券、基金業務系統、網上銀行系統、手機和電話銀行系統等系列金融信息化產品,贏得了科技應用上的領先優勢。  中國工商銀行的長足發展,得益于其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工商銀行實行統一法人授權經營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總行是全行的經營管理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和領導指揮中心,擁有全行的法人財產權,對全行經營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負責。全行實行“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管理模式,在授權和授信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了現代商業銀行的風險、資金、信貸、內控和人力資源等管理體制。  中國工商銀行具有國內領先的風險控制能力。在風險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實行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在內, 貫穿風險識別、計量、監測、控制、處置、補償全過程的全面風險管理。風險控制的重要舉措包括:不斷完善以總行為中心的行業分析、授信管理、信貸審批和監測檢查體制;分離信貸前后臺業務,強化監督制約,并利用信貸電子化綜合管理系統對貸款實行實時逐筆監控;健全新增不良貸款責任認定、追究機制。合理配置全行非信貸資產的總量結構和期限結構,建立流動性風險的預警和應急機制;加強人民幣、外幣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建立定期的流動性狀況報告分析和預測制度;建立健全利率風險管理機制,加大資金集中管理力度,利用內部轉移價格,提高資金運營的效率與收益;開展全行操作風險情況調查,建立科學合理、有效制衡的業務處理流程,明確控制防范重點,加強操作風險控制;實行獨立的內外部審計體制,基本構筑了對全行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全方位覆蓋、全過程控制的監管體系,聘請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對所屬分行財務報表進行外部審計等等。  中國工商銀行的經營業績為世界金融界所矚目。多次被《歐洲貨幣》、《銀行家》、《環球金融》、《亞洲貨幣》和《金融亞洲》雜志評選為“中國最佳銀行”、“中國最佳本地銀行”、“中國最佳內地商業銀行”,并連續被國內媒體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  中國工商銀行的業務范圍包括:  負債業務:人民幣儲蓄;外幣儲蓄;儲蓄旅行支票;外匯借款;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入;發行金融債券等;  資產業務:短期、中期和長期人民幣和外匯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外匯轉貸款;住房開發貸款;具有專門用途的貸款;消費性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個人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委托貸款和特定貸款;票據貼現;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認購業務;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出;項目貸款評估和信用等級評定等;  中間業務:人民幣現金結算、轉賬結算;國際結算;代理業務(代收代付;代理企業債券、股票、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發行、清算、兌付、托管;黃金現貨買賣、交易清算、實物交割、租賃黃金、黃金項目融資;黃金清算交易;代理發行金融債券;代理保險;代理保管有價證券、有價物品;出租保管箱;代理政策性金融業務或其它金融機構業務等);人民幣及外匯銀行卡業務;信息咨詢業務(資信調查;資產評估;金融信息咨詢;行業信息網服務;開立人民幣存款證明);外匯中間業務(進口開證;進口代收;匯出匯款;來證通知;議付;托收;匯入匯款;結匯;售匯;旅行支票;代客外匯買賣;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擔保;外匯存款證明;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外幣兌換;為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項目開立周轉金賬戶);融資類和履約類擔保業務;商人銀行業務(融資顧問和銀團貸款安排;企業財務顧問;企業海外上市);個人理財服務;投資基金管理、托管和銷售;其他受托和委托資產管理;企業資信評級及其它中間業務等。 。

熱心網友

網點多,理財產品多,個性化的服務

熱心網友

因為聯合搞了“財富人生理財知識有獎問答”的活動

熱心網友

對于中國工商銀行來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一條精彩主線,是智慧和冷靜籌劃的結晶。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創新工作促進了該行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增強,保障了資產效益的持續改善,推動著全行員工的經營管理觀念的調整,不斷塑造著一個更為現代化、國際化,更有活力和進取精神的工商銀行。

熱心網友

網點多。至于說服務,就因地而異了

熱心網友

因為他們服務周到,且具有個性化,理財產品也多。

熱心網友

網點多,理財產品多,個性化的服務

熱心網友

網點多,理財產品多,個性化的服務

熱心網友

  工商業,在中國發展得越快,工商銀行發展越大。  如農行,農民不行,他們就沒得影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