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美學是一門既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是因為這門學科所包含的問題的探討同人類的審美意識史一樣久遠。在中國,先秦許多思想家都明確地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美學思想,其中儒道兩家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等都深入地探討過美學問題。在西方,古希臘幾位著名思想家如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謨克利特、蘇格拉底,特別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對美學問題發表了相當深刻的見解,這些見解一直影響甚至左右著以后西方美學思想的發展。說它年輕,是國為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從近代才確立起來的。18世紀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d Baumgarten,1714—1762)從建立完整的人類知識體系出發,指出構成人類心理功能(活動)結構內容本有知、情、意三個方面,與之相對應,應有三門學科對它們分別加以研究,研究“知”的為邏輯學,研究“意”的為倫理學,而“情”卻還沒有一門獨立的、專門的學科加以研究。于是鮑氏呼吁建立一門研究感覺、情感即感性認識的學科,并提議用“埃斯特惕克”(Aesthetica)來命名。1750年,鮑姆嘉通以《埃斯特惕克(Aesthetica)》為書名的拉丁文專著出版,從此,標志“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誕生,鮑氏便也被稱作“美學之父”。其后,康德、黑格爾在他們的美學著作中沿用了這一術語,并把美學納入自己的哲學體系,從而成為德國古典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日本哲學家中江兆民最早用漢文把“埃斯特惕克”(Aesthetica)譯成“美學”,我國近代學者王國維把它引進國內,也使用了“美學”這個名稱,并漸漸約定俗成,一直沿用至今。  美學思想的形成、發展已有兩千幾百年的歷史,美學學科的創立也已有兩個半世紀之久,但由于這門學科研究對象的復雜性,迄今為止,美學家們還沒有就美學的定義取得共識,關于什么是美學,眾說紛紜。最常見的說法有以下幾種:其一,美學是研究美的學科;其二,美學是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的學科;其三,美學是有關審美經驗的價值論;其四,美學是表現的理論;其五,美學是藝術哲學;其六,美學是原批評學等。這種狀況反映出美學這門學科仍處于尚不成熟和不斷成長發展的階段;它所研究的各種問題的內在聯系,它與其它學科的聯系和區別還沒有被充分揭示清楚。  撇開美學的定義,具體考察美學的對象、范圍和問題,則可以看到,自古至今美學研究大體不外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是美的哲學,即關于美和藝術的哲學探討:包括美是什么,藝術是什么,自然美的本質,真善美的關系等問題的思辯或分析。其二是審美心理學,即審美與藝術經驗的心理學探討:包括審美感受的特征、美感與快感的聯系和區別、美感心理因素及其相互關系、藝術的審美經驗與審美心理等問題的分析研究。其三是藝術社會學,即關于藝術理論一般原則的社會學探討:包括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和藝術史等方面社會學研究。  美學產生于人類的社會實踐中。它是人類對現實生活美,特別是藝術美進行審美欣賞和創造的經驗總結,反過來又指導人類對美的創造和欣賞,促進社會實踐的發展。它對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趣味,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素質,按照美的規律欣賞美和藝術,美化生活、美化世界、美化自身,促進文學藝術的繁榮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熱心網友

美學是研究人與現實審美關系的學問。

熱心網友

  簡單地說,美學是研究人與現實審美關系的學問。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藝術,也不單純是日常的美化活動。   美學這門科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隸制社會。古代思想家對于美與藝術問題的哲學上的探討,對于藝術實踐經驗的研究、總結,可以看作是美學理論的萌芽和起點。  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則是近代的產物。在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哲學和科學蓬勃發展的時期,美學在德國古典哲學中作為一個特殊部問開始確立起來。鮑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學”(Asthetik)這個術語(其含義是研究感覺和感情的理論),并把美學看作哲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隨后,康德、黑格爾等賦予美學以更進一步的系統的理論形態,使之在他們的哲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世紀一些資產階級美學家在實證主義精神的支配下,力圖使美學擺脫哲學而成為所謂“經驗的科學”。當然,以所謂“經驗的科學”自命的實證美學,并沒有、也不可能脫離哲學的支配,但美學在這一時期是更加廣泛地和獨立地發展了。  美學思想是人類審美實踐和藝術實踐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對人類審美實踐和藝術實踐的哲學概括。人類早期的美學思想散見于古代大量的文論、畫論、書論、樂論及哲學、歷史等著作中。這些不具備系統的理論體系的美學思想是美學產生的基礎,但還不是作為獨立學科的美學。 美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是在社會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創造及美育規律的一門科學。

熱心網友

美學是關于研究現實的美、美感和美的創造的有關規律的學科。它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 說它古老,是因為美學作為一門學科已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在我國的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美”字,這說明當時的人類對美已開始有一定的認識。在西方,從古代希臘、羅馬開始,以著名的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就留傳下一些關于美學思想的專著和殘篇。 1750年,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美學》著作的問世,標志著“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出現。因此美學思想的產生和形成雖然很早,但是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卻是近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