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題1. 已知菱形的周長是24cm,一個內角為60°,則邊長為 cm,面積為__cm2.2. 菱形的一個內角為120°,平分這個內角的一條對角線長為12 cm,則菱形的周長為____________.3. 菱形有_______條對稱軸,對稱軸之間具有___________的位置關系.4. 若菱形兩條對角線長分別為6 cm和8 cm,則它的周長是________,面積是_________.5. 若菱形兩鄰角的比為1:2,周長為24 cm,則較短對角線的長為______________.6. 若從菱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距離等于邊長的一半,則菱形兩相鄰內角的度數分別是______________.7. 菱形的一邊與兩條對角線夾角的差是20°,那么菱形的各角的度數為_____________.8. 菱形的一個角是60°,邊長是8 cm,那么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是____________.二. 選擇題9. 菱形具有而一般四邊形不具有的性質是 ( ) A.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B.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C. 一組鄰邊相等 D. 對角線相互平分10. 菱形ABCD中,AE⊥BC于E,若S菱形ABCD=24cm2,則AE=6cm,則菱形ABCD的邊長為 ( ) A. 4 cm B. 5 cm C. 6 cm D. 7 cm11. 在菱形ABCD中,AE⊥BC, AF⊥CD,且BE=EC, CF=FD,則∠AEF等于 ( ) A. 120° B. 45° C. 60° D. 150°12. 已知菱形的一條對角線與邊長相等,則菱形的鄰角度數分別為 ( ) A. 45°, 135° B. 60°, 120° C. 90°, 90° D. 30°, 150°13. 在菱形ABCD中,若∠ADC=120°,則BD:AC等于 ( ) A. :2 B. :3 C. 1:2 D. :1三. 解答題14. 如圖:D為等腰直角△ABC的直角邊BC上的一點,AD的垂直平分線EF分別交AC, AD, AB于F, O, E,BC=2,若四邊形AEDF為菱形,求CD的長. 15. 如圖:在菱形ABCD中,E為AD的中點,EF⊥AC交CB延長線于F,交AB于P,交AC于M,則有EF與AB相互平分,請說明理由. 16. 如圖:已知AD平分∠BAC,DE∥AC, DF∥AB, AE=5. (1) 判斷四邊形AEDF的形狀? (2) 它的周長是多少? 四. 應用題17. 如圖:已知菱形ABCD的周長為20 cm,面積為20 cm2,求對角線AC,BD的長. 18. 如圖:在△ABC中,點P自點A向點C運動,作PE∥CB交AB于點E,作PF∥CB交BC于點F. (1) 是否存在點P,使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 (2) 若存在作出,否則說明理由. 19. 已知菱形ABCD中,∠A=30°, AB=10 cm.求: (1) AD和BC之間的距離. (2) 對角線AC和BD的乘積. 五. 綜合能力提高題20. 如圖: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點,且DE⊥AB,AB=a. 求: (1) ∠ABC的度數; (2) 對角線AC的長; (3) 菱形ABCD的面積.
熱心網友
面積為18√3cm2.2。 菱形的一個內角為120°,平分這個內角的一條對角線長為12 cm,則菱形的周長為 48 cm。3。 菱形有_2_條對稱軸,對稱軸之間具有__相互垂直__的位置關系。4。 若菱形兩條對角線長分別為6 cm和8 cm,則它的周長是_20__,面積是_24 cm2_。5。 若菱形兩鄰角的比為1:2,周長為24 cm,則較短對角線的長為 6cm 。6。 若從菱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距離等于邊長的一半,則菱形兩相鄰內角的度數分別是30度和150度_。7。 菱形的一邊與兩條對角線夾角的差是20°,那么菱形的各角的度數為 35和55。8。 菱形的一個角是60°,邊長是8 cm,那么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是 8 和4√3cm。二。 選擇題9。 菱形具有而一般四邊形不具有的性質是 ( A、C )A。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B。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C。 一組鄰邊相等 D。 對角線相互平分10。 菱形ABCD中,AE⊥BC于E,若S菱形ABCD=24cm2,則AE=6cm,則菱形ABCD的邊長為 (A)A。 4 cm B。 5 cm C。 6 cm D。 7 cm11。 在菱形ABCD中,AE⊥BC, AF⊥CD,且BE=EC, CF=FD,則∠AEF等于 ( C)A。 120° B。 45° C。 60° D。 150°12。 已知菱形的一條對角線與邊長相等,則菱形的鄰角度數分別為 (B )A。 45°, 135° B。 60°, 120°C。 90°, 90° D。 30°, 150°13。 在菱形ABCD中,若∠ADC=120°,則BD:AC等于 (C )A。 :2 B。 :3 C。 1:2 D。 :1三。 解答題14。 如圖:D為等腰直角△ABC的直角邊BC上的一點,AD的垂直平分線EF分別交AC, AD, AB于F, O, E,BC=2,若四邊形AEDF為菱形,求CD的長。CD=2/ (1+√2)15。 如圖:在菱形ABCD中,E為AD的中點,EF⊥AC交CB延長線于F,交AB于P,交AC于M,則有EF與AB相互平分,請說明理由。答:∴EF∥BD, AD∥BC,∵∠BFP=∠AEP,∠FBP=∠PAE(內錯角相等);∴EF∥BD和AE=ED,AP=PB。在△AEP和△BFP中,三頂角對應相等且AP=PB ∵△AEP≌△BFP;∵FP=PE。16。 如圖:已知AD平分∠BAC,DE∥AC, DF∥AB, AE=5。(1) 判斷四邊形AEDF的形狀?(2) 它的周長是多少?四。 應用題17。 如圖:已知菱形ABCD的周長為20 cm,面積為20 cm2,求對角線AC,BD的長。√20 cm,2√20 cm18。 如圖:在△ABC中,點P自點A向點C運動,作PE∥CB交AB于點E,作PF∥CB交BC于點F。 (1) 是否存在點P,使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 (2) 若存在作出,否則說明理由。1。有。2。PB平分∠ABC時,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19。 已知菱形ABCD中,∠A=30°, AB=10 cm。求: (1) AD和BC之間的距離。(2) 對角線AC和BD的乘積。(1) 5 cm。(2) 100 cm2五。 綜合能力提高題20。 如圖: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點,且DE⊥AB,AB=a。求: (1) ∠ABC的度數;(2) 對角線AC的長;(3) 菱形ABCD的面積。 1。 ∠ABC=120度;2。 a√3;3。 a^2(√3/2)。
熱心網友
老大:這是初中二年級的題,怎么?你是哪個學校的?講得這么慢?我是43的.希望成為朋友.
熱心網友
dui bu qi
熱心網友
我看第9題出得有問題,沒有答案.
熱心網友
怎么這么懶?應該自己做。明擺著讓別人幫自己完成作業
熱心網友
1 6CM 面積我不知道2我也不知道3有兩條對稱軸,位置關系是互相垂直4的問題1我不知道,但問題2的答案是24CM平方
熱心網友
1。 已知菱形的周長是24cm,一個內角為60°,則邊長為 6cm,面積為18√3cm2.2。 菱形的一個內角為120°,平分這個內角的一條對角線長為12 cm,則菱形的周長為 48 cm。3。 菱形有_2_條對稱軸,對稱軸之間具有__相互垂直__的位置關系。4。 若菱形兩條對角線長分別為6 cm和8 cm,則它的周長是_20__,面積是_24 cm2_。5。 若菱形兩鄰角的比為1:2,周長為24 cm,則較短對角線的長為 6cm 。6。 若從菱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距離等于邊長的一半,則菱形兩相鄰內角的度數分別是30度和150度_。7。 菱形的一邊與兩條對角線夾角的差是20°,那么菱形的各角的度數為 35和55。8。 菱形的一個角是60°,邊長是8 cm,那么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是 8 和4√3cm。二。 選擇題9。 菱形具有而一般四邊形不具有的性質是 ( A、C )A。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B。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C。 一組鄰邊相等 D。 對角線相互平分10。 菱形ABCD中,AE⊥BC于E,若S菱形ABCD=24cm2,則AE=6cm,則菱形ABCD的邊長為 (A)A。 4 cm B。 5 cm C。 6 cm D。 7 cm11。 在菱形ABCD中,AE⊥BC, AF⊥CD,且BE=EC, CF=FD,則∠AEF等于 ( C)A。 120° B。 45° C。 60° D。 150°12。 已知菱形的一條對角線與邊長相等,則菱形的鄰角度數分別為 (B )A。 45°, 135° B。 60°, 120°C。 90°, 90° D。 30°, 150°13。 在菱形ABCD中,若∠ADC=120°,則BD:AC等于 (C )A。 :2 B。 :3 C。 1:2 D。 :1三。 解答題14。 如圖:D為等腰直角△ABC的直角邊BC上的一點,AD的垂直平分線EF分別交AC, AD, AB于F, O, E,BC=2,若四邊形AEDF為菱形,求CD的長。CD=2/ (1+√2)15。 如圖:在菱形ABCD中,E為AD的中點,EF⊥AC交CB延長線于F,交AB于P,交AC于M,則有EF與AB相互平分,請說明理由。答:∴EF∥BD, AD∥BC,∵∠BFP=∠AEP,∠FBP=∠PAE(內錯角相等);∴EF∥BD和AE=ED,AP=PB。在△AEP和△BFP中,三頂角對應相等且AP=PB ∵△AEP≌△BFP;∵FP=PE。16。 如圖:已知AD平分∠BAC,DE∥AC, DF∥AB, AE=5。(1) 判斷四邊形AEDF的形狀?(2) 它的周長是多少?四。 應用題17。 如圖:已知菱形ABCD的周長為20 cm,面積為20 cm2,求對角線AC,BD的長。√20 cm,2√20 cm18。 如圖:在△ABC中,點P自點A向點C運動,作PE∥CB交AB于點E,作PF∥CB交BC于點F。 (1) 是否存在點P,使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 (2) 若存在作出,否則說明理由。1。有。2。PB平分∠ABC時,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19。 已知菱形ABCD中,∠A=30°, AB=10 cm。求: (1) AD和BC之間的距離。(2) 對角線AC和BD的乘積。(1) 5 cm。(2) 100 cm2五。 綜合能力提高題20。 如圖: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點,且DE⊥AB,AB=a。求: (1) ∠ABC的度數;(2) 對角線AC的長;(3) 菱形ABCD的面積。 1。 ∠ABC=120度;2。 a√3;3。 a^2(√3/2)。
熱心網友
1:6;18倍根號3。2:48or16倍根號3。3:兩條;垂直平分。4:40;24。5:6。6:60and120.7:70and110.8:8and8倍根號3。9:ACBD10:A11:C12:B13:A
熱心網友
1。 已知菱形的周長是24cm,一個內角為60°,則邊長為 6cm,面積為18√3cm2.2。 菱形的一個內角為120°,平分這個內角的一條對角線長為12 cm,則菱形的周長為 48 cm。3。 菱形有_2_條對稱軸,對稱軸之間具有__相互垂直__的位置關系。4。 若菱形兩條對角線長分別為6 cm和8 cm,則它的周長是_20__,面積是_24 cm2_。5。 若菱形兩鄰角的比為1:2,周長為24 cm,則較短對角線的長為 6cm 。6。 若從菱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距離等于邊長的一半,則菱形兩相鄰內角的度數分別是30度和150度_。7。 菱形的一邊與兩條對角線夾角的差是20°,那么菱形的各角的度數為 35和55。8。 菱形的一個角是60°,邊長是8 cm,那么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是 8 和4√3cm。二。 選擇題9。 菱形具有而一般四邊形不具有的性質是 ( A、C )A。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B。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C。 一組鄰邊相等 D。 對角線相互平分10。 菱形ABCD中,AE⊥BC于E,若S菱形ABCD=24cm2,則AE=6cm,則菱形ABCD的邊長為 (A)A。 4 cm B。 5 cm C。 6 cm D。 7 cm11。 在菱形ABCD中,AE⊥BC, AF⊥CD,且BE=EC, CF=FD,則∠AEF等于 ( C)A。 120° B。 45° C。 60° D。 150°12。 已知菱形的一條對角線與邊長相等,則菱形的鄰角度數分別為 (B )A。 45°, 135° B。 60°, 120°C。 90°, 90° D。 30°, 150°13。 在菱形ABCD中,若∠ADC=120°,則BD:AC等于 (C )A。 :2 B。 :3 C。 1:2 D。 :1三。 解答題14。 如圖:D為等腰直角△ABC的直角邊BC上的一點,AD的垂直平分線EF分別交AC, AD, AB于F, O, E,BC=2,若四邊形AEDF為菱形,求CD的長。CD=2/ (1+√2)15。 如圖:在菱形ABCD中,E為AD的中點,EF⊥AC交CB延長線于F,交AB于P,交AC于M,則有EF與AB相互平分,請說明理由。答:∴EF∥BD, AD∥BC,∵∠BFP=∠AEP,∠FBP=∠PAE(內錯角相等);∴EF∥BD和AE=ED,AP=PB。在△AEP和△BFP中,三頂角對應相等且AP=PB ∵△AEP≌△BFP;∵FP=PE。16。 如圖:已知AD平分∠BAC,DE∥AC, DF∥AB, AE=5。(1) 判斷四邊形AEDF的形狀?(2) 它的周長是多少?四。 應用題17。 如圖:已知菱形ABCD的周長為20 cm,面積為20 cm2,求對角線AC,BD的長。√20 cm,2√20 cm18。 如圖:在△ABC中,點P自點A向點C運動,作PE∥CB交AB于點E,作PF∥CB交BC于點F。 (1) 是否存在點P,使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 (2) 若存在作出,否則說明理由。1。有。2。PB平分∠ABC時,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19。 已知菱形ABCD中,∠A=30°, AB=10 cm。求: (1) AD和BC之間的距離。(2) 對角線AC和BD的乘積。(1) 5 cm。(2) 100 cm2五。 綜合能力提高題20。 如圖: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點,且DE⊥AB,AB=a。求: (1) ∠ABC的度數;(2) 對角線AC的長;(3) 菱形ABCD的面積。 1。 ∠ABC=120度;2。 a√3;3。 a^2(√3/2)。
熱心網友
1:6;18倍根號3。2:48或16倍根號3。3:兩條;垂直平分。4:40;24。5:6。6:60和120.7:70和110.8:8和8倍根號3。9:C應該沒錯吧,好難!(我是小學生)
熱心網友
姑且不說你發帖的目的吧,一看我就只能一個字形容"懶惰",你把題目給別人做,那你自己趕什么?繼續發這樣的帖子????
熱心網友
1。 已知菱形的周長是24cm,一個內角為60°,則邊長為 6cm,面積為18√3cm2.2。 菱形的一個內角為120°,平分這個內角的一條對角線長為12 cm,則菱形的周長為 48 cm。3。 菱形有_2_條對稱軸,對稱軸之間具有__相互垂直__的位置關系。4。 若菱形兩條對角線長分別為6 cm和8 cm,則它的周長是_20__,面積是_24 cm2_。5。 若菱形兩鄰角的比為1:2,周長為24 cm,則較短對角線的長為 6cm 。6。 若從菱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距離等于邊長的一半,則菱形兩相鄰內角的度數分別是30度和150度_。7。 菱形的一邊與兩條對角線夾角的差是20°,那么菱形的各角的度數為 35和55。8。 菱形的一個角是60°,邊長是8 cm,那么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是 8 和4√3cm。二。 選擇題9。 菱形具有而一般四邊形不具有的性質是 ( A、C )A。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B。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C。 一組鄰邊相等 D。 對角線相互平分10。 菱形ABCD中,AE⊥BC于E,若S菱形ABCD=24cm2,則AE=6cm,則菱形ABCD的邊長為 (A)A。 4 cm B。 5 cm C。 6 cm D。 7 cm11。 在菱形ABCD中,AE⊥BC, AF⊥CD,且BE=EC, CF=FD,則∠AEF等于 ( C)A。 120° B。 45° C。 60° D。 150°12。 已知菱形的一條對角線與邊長相等,則菱形的鄰角度數分別為 (B )A。 45°, 135° B。 60°, 120°C。 90°, 90° D。 30°, 150°13。 在菱形ABCD中,若∠ADC=120°,則BD:AC等于 (C )A。 :2 B。 :3 C。 1:2 D。 :1三。 解答題14。 如圖:D為等腰直角△ABC的直角邊BC上的一點,AD的垂直平分線EF分別交AC, AD, AB于F, O, E,BC=2,若四邊形AEDF為菱形,求CD的長。CD=2/ (1+√2)15。 如圖:在菱形ABCD中,E為AD的中點,EF⊥AC交CB延長線于F,交AB于P,交AC于M,則有EF與AB相互平分,請說明理由。答:∴EF∥BD, AD∥BC,∵∠BFP=∠AEP,∠FBP=∠PAE(內錯角相等);∴EF∥BD和AE=ED,AP=PB。在△AEP和△BFP中,三頂角對應相等且AP=PB ∵△AEP≌△BFP;∵FP=PE。16。 如圖:已知AD平分∠BAC,DE∥AC, DF∥AB, AE=5。(1) 判斷四邊形AEDF的形狀?(2) 它的周長是多少?四。 應用題17。 如圖:已知菱形ABCD的周長為20 cm,面積為20 cm2,求對角線AC,BD的長。√20 cm,2√20 cm18。 如圖:在△ABC中,點P自點A向點C運動,作PE∥CB交AB于點E,作PF∥CB交BC于點F。 (1) 是否存在點P,使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 (2) 若存在作出,否則說明理由。1。有。2。PB平分∠ABC時,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19。 已知菱形ABCD中,∠A=30°, AB=10 cm。求: (1) AD和BC之間的距離。(2) 對角線AC和BD的乘積。(1) 5 cm。(2) 100 cm2五。 綜合能力提高題20。 如圖: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點,且DE⊥AB,AB=a。求: (1) ∠ABC的度數;(2) 對角線AC的長;(3) 菱形ABCD的面積。 1。 ∠ABC=120度;2。 a√3;3。 a^2(√3/2)。
熱心網友
1:6;18倍根號3。2:48或16倍根號3。3:兩條;垂直平分。4:40;24。5:6。6:60和120.7:70和110.8:8和8倍根號3。9:C
熱心網友
1:6;18倍根號3。2:48或16倍根號3。3:兩條;垂直平分。4:40;24。5:6。6:60和120.7:70和110.8:8和8倍根號3。9:C
熱心網友
這么多題?你是數學老師么?呵呵開玩笑了,估計是找不到答案了
熱心網友
1:6;18倍根號3。2:48or16倍根號3。3:兩條;垂直平分。4:40;24。5:6。6:60and120。7:70and110。8:8and8倍根號3。9:ACBD10:A11:C12:B13:A14。 如圖:D為等腰直角△ABC的直角邊BC上的一點,AD的垂直平分線EF分別交AC, AD, AB于F, O, E,BC=2,若四邊形AEDF為菱形,求CD的長。CD=2/ (1+√2)15。 如圖:在菱形ABCD中,E為AD的中點,EF⊥AC交CB延長線于F,交AB于P,交AC于M,則有EF與AB相互平分,請說明理由。答:∴EF∥BD, AD∥BC,∵∠BFP=∠AEP,∠FBP=∠PAE(內錯角相等);∴EF∥BD和AE=ED,AP=PB。在△AEP和△BFP中,三頂角對應相等且AP=PB ∵△AEP≌△BFP;∵FP=PE。16。 如圖:已知AD平分∠BAC,DE∥AC, DF∥AB, AE=5。(1) 判斷四邊形AEDF的形狀?(2) 它的周長是多少?四。 應用題17。 如圖:已知菱形ABCD的周長為20 cm,面積為20 cm2,求對角線AC,BD的長。√20 cm,2√20 cm18。 如圖:在△ABC中,點P自點A向點C運動,作PE∥CB交AB于點E,作PF∥CB交BC于點F。 (1) 是否存在點P,使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 (2) 若存在作出,否則說明理由。1。有。2。PB平分∠ABC時,平行四邊形PEBF是菱形。19。 已知菱形ABCD中,∠A=30°, AB=10 cm。求: (1) AD和BC之間的距離。(2) 對角線AC和BD的乘積。(1) 5 cm。(2) 100 cm2五。 綜合能力提高題20。 如圖: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點,且DE⊥AB,AB=a。求: (1) ∠ABC的度數;(2) 對角線AC的長;(3) 菱形ABCD的面積。 1。 ∠ABC=120度;2。 a√3;3。 a^2(√3/2)。
熱心網友
如圖:怎么看不到圖啊!請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