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單兵反坦克導彈是哪種,與西方上世紀的"龍式"和"陶式"怎么樣?
熱心網友
紅箭-9。比"龍式"和"陶式"先進多了。號稱坦克終結者。 "紅箭"-9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反坦克導彈,自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后,近幾年頻頻在國際性展覽會上展出。不久前,記者有幸與某研究所副總工程師楊春銘取得聯系,就"紅箭"-9系列進行了獨家專訪。楊副總曾參與過"紅箭"-9從型號論證到設計定型的全過程,應該說是該型號的權威見證人。楊副總的介紹使我們認識到:中國的科研工作者是優秀的,他們研制的武器更是優秀的。 "紅箭"-9外貿型號叫"紅箭"-9A,是研制單位與北方公司于2002年確定開發的。國內裝備的"紅箭"-9是針對我國特點和具體要求而設計的,由于種種原因,還沒有直接用于外銷。各個國家都有其自己的裝備體制,他們對我們的輪式底盤或許不感興趣,要求用他們自己的輕型輪式底盤,載彈量也不一定要求很多,而我們現在的載彈量很大(12枚導彈),國外客戶認為在一次戰斗中攜帶這么大的載彈量不可能用完。另外成本方面也要求低一些。概括起來講,國外客戶大致有三條要求:底盤輕、武器裝備組成簡單和成本低,最主要是希望能將導彈發射裝置裝在他們自己的輪式底盤上。根據市場需求,北方公司認為應當開發一款新產品,參與國際競爭,而且我們的"紅箭"-8在國外的口碑很好,這使得"紅箭"-9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 外貿型號與國內裝備的最大區別是制導體制的變化。"紅箭"-9采用的是激光傳輸指令,"紅箭"-9A改成了毫米波傳輸指令。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我們已經將"紅箭"-9A裝在南京依維柯4x4輪式底盤上,2003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兵總組織的外貿鑒定試驗,接下來準備進行外貿鑒定,之后就可銷往國外了。 "紅箭"-9也有4x4的輪式底盤,選用南京依維柯輕型空降卡車的底盤。南京依維柯的底盤比較輕,只有2~3噸重,比較符合國外客戶輕型底盤的要求;而"紅箭"-9的底盤比較重,整車下來大約13噸重,不太適合外貿要求。 從我國導彈領域來看,反坦克導彈與國外的差距是比較小的,目前裝備水平與國外基本一致,研制水平和國際領先水平差距也不大。這一方面是廣大科研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是使用部門非常重視,使用部門從提戰技指標到對國際先進技術的跟蹤,一直做得比較好。八十年代中期"紅箭"-8將要定型的時候,使用部門就已經考慮到下一代反坦克導彈的研制問題,而且提出了較先進的戰技指標,當時的要求是我們應該有一種反坦克導彈能對付2000年左右國外出現的主戰坦克。"紅箭"-8當時雖然屬于二代反坦克導彈,性能也比較先進,但到2000年的時候性能可能就要落伍,因此,使用部門提出了研發新一代反坦克導彈的要求。 新一代反坦克導彈從八十年代初期開始論證,并進行大量的技術儲備,八十年代后期開始立項研制,最后到1999年正式公開露面。現在大量報道稱其為"紅箭"-9。該彈采用的新技術比較多,一般而言,研制一種新武器,其繼承性的東西應該占到70%左右,新技術的應用占30%比較適宜。而"紅箭"-9采用的新技術較多。首先彈體是新的,其次是先進的戰斗部,第三是制導體方式成了電視測角、激光傳輸指令,同時又加裝了夜瞄裝置,其它如自動裝填等。因此研制周期稍長一些。 在"紅箭"-9研制過程中,要做技術考核試驗,像沖擊、振動、電磁兼容問題等。在做導彈飛行試驗的過程中,一開始并不考慮熱帶和寒區問題,主要是考慮常溫問題,這之后再考慮高低溫問題,當然在設計上從一開始就要考慮到高低溫問題。因為高低溫對導彈有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低溫。鑒定試驗是研制部門對武器系統進行全面的技術評估,考核武器系統是否全面滿足戰技指標要求;再后來是國家靶場定型試驗,由使用部門進行全面的考核,國家靶場有高低溫試驗室,可進行高低溫試驗。通過后,進行部隊寒區試驗和部隊熱區試驗,在實際環境下考核高低溫方面的能力。w+RiX# 打靶試驗一般要打100多發導彈。這要根據各種型號具體而論,有些部件通過仿真試驗根本考核不出來,必須經過實彈打靶才能暴露問題。由于打靶數量較高,所以必須要有大量的科研經費做保障 "紅箭"-9A導彈的性能與"紅箭"-9區別不大,主要是制導方式由原來的激光傳輸指令改成了毫米波傳輸指令。其他性能,像5000米的最大射程、320毫米/68*的動破甲威力等都與"紅箭"-9基本相當。zt 毫米波傳輸指令的好處是抗干擾能力強,而激光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一些干擾,比方說發動機的煙霧,不良天候(像大雨、霧、沙塵),特別是波長較短的激光更容易受干擾。 "紅箭"-9當初采用激光指令制導的目的就是為了取代"紅箭"—8的有線指令制導,為什么要取消導線呢?因為導線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在發射當中有時會出現斷線的情況,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種,像被樹枝掛斷,由于產品質量不高或存儲期過長導致斷線等。最主要的是,導線影響了導彈的飛行速度,因為導彈速度太快就容易造成斷線。另外,有線制導對發動機的設計也有影響,必須保證發動機不能燒蝕導線。如果取消導線的話,導彈設計上就比較方便。 "紅箭"-9是直瞄,主要是攻擊坦克前甲或側甲,不具備攻頂能力。三點法導引可以實現攻頂,這時就需要將彈道抬高,增加一個近炸引信。當導彈飛臨坦克時,引信先探測到目標,然后給出一個起爆信號引爆戰斗部,這時導彈可選擇兩種方式攻頂,一種是向下俯沖攻擊頂裝甲,另一種是選擇一種特殊的戰斗部,即爆炸后戰斗部的射流不是朝前面而是朝向下方的坦克頂部,同樣可以實現攻頂。 "紅箭"-9采用的是電視測角儀,而"紅箭"-8采用的是紅外測角儀,兩者工作原理都一樣。反坦克導彈尾部裝有發光的光源,在飛行的過程中散發的亮光被紅外測角儀或電視測角儀捕捉,然后測角儀測出導彈的偏差,武器系統自動調整導彈航線與瞄準線一致,直至命中目標。電視測角儀相比紅外測角儀而言,精度要高一些,抗干擾能力也要強一些。我國后來的"紅箭"-8改型,包括"紅箭"-73的一些改型,都換裝了電視測角儀。 "紅箭"-9的破甲厚度達到了1200毫米,這樣的厚度能把德國"豹"2、美國M1A1和日本90式的前裝甲擊穿。"紅箭"-9最初的戰技指標中要求,破甲厚度是1100毫米,這指的是靜破甲,即垂直命中靶板的破甲深度。但根據實際打靶結果來看,一般達到1200—1300毫米。后來戰技指標又改為對付傾斜裝甲,因為現在坦克前裝甲都有一個傾斜角度,一般為65‘~68’。"紅箭"-9對付傾斜裝甲的破甲厚度為320毫米/68‘,如果換算成靜破甲厚度的話肯定不是1100毫米(當然不能直接換算,1100毫米對應的應該是417毫米/68*)。這是為什么呢?首先,破甲彈命中坦克傾斜的前裝甲時有一個能量損失其次是,在實際做試驗的時候,沒有那么厚的靶板(像400毫米的),一般是采取幾塊鋼板疊加在一起,拼接的時候中間有一些縫隙,也會導致一些能量損失。"紅箭"-9的破甲能力對付歐美國家的主戰坦克前裝甲肯定沒有問題,即使射流不射穿裝甲,就憑"紅箭"-9巨大的裝藥量,坦克內的乘員也承受不了,因為爆轟后的震動實在太大。破甲能力跟裝藥量、彈徑有較大的關系,與飛行速度關系不太大,因為射流的速度太快,每秒達1000多米,而彈速每秒只有一二百米。以前的"紅箭"-73、"紅箭"-8的彈徑為120毫米,到"紅箭"-9時達到152毫米,這個彈徑已經與世界上先進反坦克導彈彈徑基本一致了,像"陶"式也為152毫米。 "紅箭"-9的布局與"紅箭"-8的布局有所不同,像彈翼,"紅箭"-8為卷曲形的,而"紅箭"-9為近似長方形的,這是因為"紅箭"-8為旋轉彈,而"紅箭"-9已經是傾斜穩定導彈,兩者的控制方式不一樣。"紅箭"-8彈尾有矢量控制舵,每旋轉一周控制一下,這與歐洲的"霍特"一樣。而"紅箭"-9類似于美國的"陶"式,為不旋轉彈。不旋轉彈的優點是便于以后的發展,如可以加導引頭,而旋轉彈不好加導引頭,因為導彈旋轉時導引頭圖像處理器處理圖像相當困難,當初在研制"紅箭"-9的時候就考慮到這個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在研制上有一定難度,費了很大力氣才攻破這一難題。現在回過頭來看,采用不旋轉彈對我們今后反坦克導彈的發展大有好處,為后續導彈的研制奠定了基礎。 "紅箭"-9相比"紅箭"-8E的4000米射程增加了1000米,在設計之初就要求保證5000米的射程,首先從設計上保證它有這個射程,具體表現在彈徑大了,彈長了,發動相推力也增大了。"紅箭"-9采用兩臺發動機,一臺助推火箭發動機和一臺續航發動機,而"紅箭"-8只有一個發動機,"紅箭"-8先發射那一段在發射筒內,靠高低壓室將其推出,后坐力較大,所以"紅箭"-8筒子后面很粗,發射出去后彈上發動機再點火續航。而"紅箭"-9為火箭式發射,后坐力比較小,即在發射筒內時火箭發動機點火燃燒,將導彈發射出去,然后彈上續航發動機點火。由于后坐力較大,"紅箭"-8在掛裝直升機時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后坐力大對直升機有一定影響,而直升機發射時發射筒又不能拋下,以免傷害地面上的己方人員,所以發射筒要留在發射架上,解決的措施有:減少高低壓室的裝藥,降低初速,解決導彈控制方面的問題等。對"紅箭"-9來說機載發射與車載發射沒有什么區別,因為它已經為火箭式發射,后坐力較小。 "紅箭"-9導彈發射車既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備指揮車作戰,如果是一個連,就可配連指揮車,指揮車可發現目標,同時單獨的導彈發射車本身也可以發現目標。導彈發射車前面有車長,車長配備有車長鏡,可搜索發現目標、測距,然后通過車內電臺告訴射手。射手操縱的發射裝置也有一個顯示器,與車長的顯示器相連,可顯示車長顯示器一上的內容。射手聽車長的指揮發射導彈,導彈發射后射手根據電視測角儀所測數據修正彈道,直至導彈命中目標。聽起來很復雜,其實大多作戰過程都是自動完成的,射手只需始終將瞄準鏡的十字線壓在目標上即可。在操縱過程中,射手的眼睛貼在瞄準具上,右手握住操縱桿,通過左右前后搖動操縱桿使十字線壓在目標上,左手壓發射按鈕,整個過程相當簡單。 "紅箭"-9發射車不能在行進中發射,這與坦克不一樣,裝備指揮儀式火控系統的坦克可在行進間射擊,"紅箭"-9只能在停下來后發射。當然機載的可以飛行中發射,因為直升機始終在飛,但必須帶穩瞄裝置。而車載沒有加穩瞄裝置,射擊時車輛必須停止,不過發動機可以不停。"紅箭"-9有單兵便攜式,觀察與發射都由射手完成,發射裝置上有兩個旋鈕,一個是調節高低,一個調節方位,測目標通過紅外測角儀來完成。攜帶時一般是3人小組,一人扛彈,一人扛上架,一人扛下架。"紅箭"-9彈和筒是固定在一起的,發射筒里面有連接裝置,彈上的機械和電氣都被鎖定。發射筒成本低,既可作為發射筒,又可以作為平時的包裝筒,一筒兩用。 從射程、機動能力、威力、自動裝填能力講,"紅箭"-9綜合性能達到了國際裝備的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從現役裝備來看,"陶"式、"霍特"、"短號"三者的射程分別為3750米、4000米、5500米,只有"短號"的射程超過"紅箭"-9;就威力而言,就算靜破甲1100毫米的話,"紅箭"-9也比它們強;在射速、飛行速度上"紅箭"-9也不差,而且"紅箭"-9具備行進間自動裝填能力,這是其他幾種產品所不具備的。。
熱心網友
別牛比 能打透2 米厚的鋼板嗎
熱心網友
可以的
熱心網友
無可置疑
熱心網友
不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