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在17世紀初光學儀器發明的同時狙擊手的發展也同時經開始了,但在整整兩個世紀中戰術狙擊技術的發展卻因為槍械工藝發展緩慢而未曾嶄露頭角。直到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義勇軍的一位夏普少校以特別改造過的槍械與各種小技巧(例如將每發圓球形的子彈都以浸透油脂的鹿皮包住,在裝彈時不僅更方便,射程與精度亦隨之提升)帶領一隊獨立、高機動性的槍手以當時來看是不可思議的長距離(大約300-350米)精確狙擊射殺了多名英軍高級軍官,多次以及小代價挽回一場戰役的局勢,而從此英文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單詞——Sharp shooters(夏普的射手們),意指射擊精確而又冷靜沉著的射手。為了長時間的貼腮瞄準與防止野外環境導致分心,夏普射手們在進行狙擊任務時經常戴類似今日特種部隊戴的面罩,因此又有了一個新名字為Markman,直譯為戴面具的人,在英文中也指槍法或射擊準確的人,而這兩個詞在今日則由Sniper這個詞所取代,也就是“狙擊手”。美國南北戰爭期間Hiram Berdan將軍曾招訓一個特別小組,針對射擊與狙擊的精要一一加以闡述,此舉可視為美軍正式訓練狙擊手的發源。 在現代英語中,“狙擊手”被稱做Sniper。這個詞源于一種名叫Snipe的小鳥。由于它小巧靈活,難以獵殺,因此獵殺它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活動,被稱為Snipe。第一次世界大戰時Sniper逐漸取代sharp-shooter,成為軍事上專業狙擊手的統稱。據統計,在二戰時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5000發子彈,朝鮮戰爭時則增加到50000發,然而同一時期一名狙擊手卻只需要1。3發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