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如何寫,而是要一份完整的建筑業年度工作總結

熱心網友

河北省建設廳:河北省建筑業改革與發展工作總結   多年來,河北建筑業在建設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獲得了持續快速發展,建筑業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建筑業已經成為河北省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河北省建筑業概況  河北省是建筑業大省,共有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4340個(其中金屬門窗、起重設備、電梯企業462個;市政企業284個),按所有制形式分,國有企業342家(其中市政企業102家),占總數7。9%集體所有制企業380家(其中市政企業24家),占總數的8。8%;私營企業53家,占總數的1。2%;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3408家(其中市政企業158家),占總數的78。5%外商(含港澳臺)投資企業30家,占總數的0。7%;個體企業14家,占總數的0。3%;其它企業113家,占總數的2。6%。2003年,建筑業年平均從業人數150萬人,建筑業總產值1023億元。勘察、設計企業529個,年產值12。45億元。產業結構基本合理,專業門類比較齊全,可以滿足各種大型工業、交通等專業及民用工程建設的需要?! 《?、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4年國務院關于建筑業和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意見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我省建筑業持續快速的發展,隨著建筑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建筑業的產業規模、結構、所有制形式、生產布局、市場管理等發生了巨大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已經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ㄒ唬┙ㄖI持續快速發展  建筑業20年的改革與發展,我省建筑業在質和量兩個方面都得到迅速提升,“九五”期間達到高峰,完成產值、增加值、利稅、利潤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均排位全國前十名。到目前,產業規模增長10倍以上,建筑市場拓展到20個省市、自治區,外出施工人數51。8萬人次,部分企業開拓了亞洲、中東和非洲建筑市場,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完成了一大批國家和省重點工程建設任務,在基礎設施建設、住宅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3年,全社會建筑業完成增加值424億元,占全省GDP的6。16%,全社會從業人數247萬人,占全社會從業人數的7。2%,為國民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建設小康社會,提高城市化水平做出了貢獻。 ?。ǘ┙ㄖI改革逐步深化  自1996年開始,我省始終重視建筑業的改革工作,深入企業調查研究,按照中央和省的改革政策,指導全行業的企業改革。在公司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深化企業內部改革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相繼制訂了一系列企業改革的指導性意見,以及加快改制、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到2003年底,全省集體所有制和國有中小型建筑業企業基本完成改制工作,國有大型建筑業企業改制工作正在抓緊進行。截止目前,尚未改制企業526家,其中國有222家,集體304家,分別占企業總數的6。2%和8。4%。企業改制和政策導向,推動了民營企業迅速健康發展,國有、集體建筑企業不再占行業主導地位,2003年,民營建筑企業完成產值708。0億元,施工面積983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5581萬平方米,分別占全省總額的69。2%、76。6%和77。1%,成為建筑業的最重要產業構成?! 。ㄈ榻ㄖI發展提供良好的政府公共服務  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要求,結合我省建筑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為支持建筑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在全省建筑業實施“提質增速”、“走出去”和“科技興業”三大戰略。進一步進行審批制度改革,規范審批行為,實行了規范統一的行政審批制度,建筑業資質管理更加公開化、標準化。建立資質審批綠色通道,對拓展外埠建筑市場的企業,及時辦理。歡迎在外長期從事建筑業分包的隊伍或個人,注冊開辦獨立建筑企業,在許可的范圍內給予最優惠的政策支持。鼓勵有實力的外資、外埠、民營企業收購、兼并或設立建筑業企業。對掛靠形成的國有、集體企業,允許解除掛靠關系轉為民營企業,允許將原有的工程業績、個人從業資格帶入新立企業。開放建筑市場,促進隊伍、材料設備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對企業和個人行為,凡是法律、法規和規章沒有明文禁止的,各級行政管理部門不得干預。加強調查研究,與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完成了《河北省建筑業發展戰略研究》,指導我省建筑業發展工作?! 。ㄋ模┡嘤屯晟平ㄖ袌觥 槎糁菇ㄔO領域腐敗現象,為建筑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競爭發展環境,我省對建筑市場進行了連續多年的治理整頓,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了《河北省建筑市場管理條例》,建立了有形建筑市場,成立了建筑市場稽查隊伍,加大了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和改革創新力度,積極發展建筑市場中介服務組織,大力作好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工作,認真開展建筑市場經濟秩序整頓。根據建筑市場當前的新形勢,我省經過積極努力,修改完善了《河北省建筑市場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了《河北省建筑條例》,開始全面推行建筑市場的“工程量清單報價、低價中標和工程擔保”三項制度,制定完善了相關規范性文件,對有形建筑市場發展進行了調研,提出了今后的發展方向?! 。ㄎ澹┕こ藤|量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邁出新步伐  我省始終高度重視建筑工程和城市基礎設施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監督工作,以省長令頒發實施了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的管理規定,建立健全了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監督機構,多次在國家的質量和安全檢查中獲得好評,我省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站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殊榮。  為確保安全生產,建立了安全生產責任制,與各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嚴格責任追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市政施工安全督導。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工地活動,把施工現場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安全生產條件達標,大力開展工地文化創建活動。每年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加強教育培訓,提高企業和員工的安全意識。大力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完成建筑業企業安全資格年檢,編制了《建設工程安全規程》,開展了《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宣傳貫徹活動。2003年,全省共發生建設工程事故39起,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0%,死亡人數46人,比上年下降4。2%,杜絕了特大惡性傷亡事故的發生。圓滿完成了年度安全生產各項指標和工作目標。  為確保工程質量,相繼出臺了加強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健全了質量管理制度。在行業全面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系列標準,強力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編制了建筑工程質量技術資料管理規定。加強了重點項目監管,圓滿完成了一批重點建設項目的質量監督任務。定期組織了全省工程質量檢查和工程抗震設防質量檢查工作,對質量通病和住宅工程質量投訴熱點問題進行專項治理,推動環境檢測工作向前發展。加強了質監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質監工作規則,改進監督方式,建立巡查和定期報告制度。全面實行了施工圖設計審查制度,省轄市城區審查率100%,縣(市)轄區施工圖審查覆蓋率達到92%,有效地保證了勘察設計質量,維護了公眾安全和公共利益。 ?。┕こ探ㄔO標準化不斷完善,工程造價改革穩步推進  堅持標準化和工程造價工作服務于工程建設需要,健全了全省的標準化管理和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完善了相關法規。編制了大量的地方性標準和各種定額。編制發布了近百項項地方標準。積極開展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宣貫工作,完善了配套政策,及時提出了執行清單計價的原則,制定了做好現行造價制度與清單計價制度的配套銜接措施。開展了宣貫培訓工作,對全省造價從業人員進行了全面培訓。完成了《河北省建設工程計價依據》中建筑、裝飾、安裝、古建、市政綜合基價等計價依據的編制和交底。制定了《河北省建筑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了工程造價的形成規則,工程量清單報價、評標正在成為招標投標評標的主要形式?! ∥沂〗ㄖI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一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缺乏龍頭骨干企業,勞務企業發展緩慢,改制建制工作任務還很艱巨;歷史原因造成拖欠工程款較為嚴重,已嚴重阻礙了建筑業企業的發展;建筑市場交易行為不規范,惡性競爭現象比較突出;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尚待進一步完善等等這些問題,影響著行業健康發展。  三、今后主要政策措施 ?。ㄒ唬┘哟蟾母锪Χ?,全面完成行業的改制建制工作?! ∧壳?,我省建筑業改制已進入攻堅階段,按照中央及省的總體要求,以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為指導,以布局優化和結構升級為主,從戰略上加速推進建筑業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和改組國有企業,努力探索公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要以體制創新為動力,以市場化為取向,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全力推進規范的公司制改造,真正使企業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全面完成全省改制任務?! 。ǘ┻M一步加快行業結構調整,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凑招袠I改革與發展的要求,根據我省的特點,著力培育和壯大有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和企業集團,加快大公司、大集團的發展,同時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向專業化、勞務化發展,使龍頭企業真正站起來,專業化、勞務化企業真正浮出來,即培育一批具有帶動作用、規模經濟優勢和代表我省建筑業形象的大型集團公司,又發展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化小公司,提高社會化協作水平。同時,以多元化經營為主線,以經濟效益為目標,從企業自身特點出發,打破產業界限,在主營經濟的依托下,向其他產業拓展;積極探索跨產業、跨地區發展的可能和優勢,努力改變單一發展的傳統模式。著力控制長線專業企業的發展,大力培育高附加值專業的企業。在供需平衡的前提下,重點培育高附加值專業企業,以提高行業整體運行效益,力求專業結構更趨合理?! 。ㄈ┘涌扉_拓省外及國際市場的步伐,拓寬發展空間?! ∫詢灮l展環境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契機,以國家增加投資、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為動力,把開拓和占領國內外建筑市場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省內外和國際兩個市場并舉。首先,鞏固和壯大京、津、滬、晉等已進入的建筑市場。充分利用原有優勢,鞏固和發展原有陣地,利用當地的經濟發展帶動我省建筑業的發展,培育和造就一批整體素質高、競爭力強、工程質量硬、信譽好的特別能“戰斗”的企業,以提高我省建筑業在全國的知名度。其次,以國家投資的態勢和政策走向為指導,把重點放在投資規模大、運行秩序好的市場上,有選擇地在大西北建立我省的建筑隊伍管理處,實施有組織、有步驟地開發大西北市場。第三,加速開拓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對于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應著眼于兩方面,即國外的國際市場和國內的國際市場,后者是指外商投資中國的建筑市場。為此,要認真分析每一個市場的特點、趨勢和潛力,采取可行的措施占領市場。以提高現有國際建筑市場覆蓋面為基礎,著力扶持一批條件較好的建筑企業,盡快躋身國際承包市場,提高全省建筑業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競爭實力和占有份額;第四,充分利用國家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政策導向,發展我省建筑業具有對外經營權和勞務輸出權的企業,采取不同方式加速進入國際工程承包的領域;第五,加速培育懂技術、熟悉國際金融、國際經濟、適應國際工程承包的復合型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質的相對穩定的對外工程承包骨干隊伍,推進建筑業向國際建筑市場的轉移;第六,著力開展銀企或企企合作,提高企業的籌資能力,改善企業的資金和競爭狀況。 ?。ㄋ模┩晟频氖袌鲞\行體制,為建筑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建立健全完善的建筑市場運行體系,是建筑業健康發展的保證。要以兩法一條例規范建筑市場的主體行為,把投資方、承包方、中介方都納入市場監督和管理范圍。要規范建筑市場準入制度,轉變政府職能、管改進理方式、創新監管手段、簡少行政審批環節,放寬進入市場門檻,加大依法監督管理市場的力度。進一步調整和簡化建筑業各類資質的分類分級標準。積極培育工程承發包二級市場,把總包活動(二級市場)納入交易中心管理,建立健全市場規則,為專業、勞務公司創造合法公開、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進一步完善招標投標制度和有形建筑市場建設,規范招標程序和方法,推行招標代理制度,建立起公開、公正、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和運行規則;完善有形建筑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充分發揮有形建筑市場在規范工程承發包交易中的作用。完善建筑市場價格體制改革工作,使建筑產品的價格反映市場的供需情況和企業技術、管理,裝備水平以及工作效益和實際消耗,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積極推行三項制度的建設,最大限度減少拖欠工程款的現象。 ?。ㄎ澹┘涌炜萍寂d業的發展,提高建筑業企業整體素質。  加大科技興業戰略的實施力度,用先進的技術和方式,代替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意識。積極與國內外先進施工企業、高校、設計、科研機構建立以課題、攻關項目為紐帶的科研聯合體,加速形成以企業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體系。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大公司、大集團要率先建立企業技術創新機構,研究開發先進的施工技術,形成以關鍵技術為核心的經濟增長點。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著力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具有現代意識和戰略決策能力的高素質管理人員。逐步建立我省對建筑業從業人員強制培訓制度,提高作業層素質。建立公開、平等、競爭的育人、選人、用人機制,完善和落實各項人才激勵政策?! 。┘訌娦袠I管理,強化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 ∪」こ藤|量和安全生產工作要加快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的進程,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深化“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建立巡查制度,強化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確保建設工程結構、功能、環境綜合質量。健全項目法人、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及政府監督管理各司其職的質量保證體系,明確并落實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主體責任,突出抓好住宅工程質量和國家、省重點工程,消除質量通病。實現施工現場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全面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增強職工的自我防護能力?! 。ㄆ撸┘訌娏ㄔO,加大立法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逊ㄖ平ㄔO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業與以德治業緊密結合起來,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廉政建設,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逐步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產關系、信用關系和契約關系。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建筑業的各項活動。維護市場秩序,保護公平競爭,保障結構調整順利進行。健全依法行使權力的制約機制,加強對權力的民主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加快廉政建設法制化步伐,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弘揚廉潔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業管理機制?! 。ò耍┨岣哒J識,轉變觀念,充分發揮建筑業支柱產業作用。  各級政府及建設主管部門要提高認識,把建筑業提到支柱產業的高度來分析研究,并以此謀化建筑業的發展。建筑業既是為國家增加收入、增加積累的一個重要產業部門,也是發展生產、帶動和影響其他行業的重要產業部門。建筑業的發展,一方面可以解決農村富裕人口的就業問題,對致富家鄉、推進城市化進程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對其它相關產業也有拉動作用,包括建材工業、冶金工業、機械工業、輕工業、房地產業等;第三,高效、優勢的房地產商品可刺激居民對建筑產品的需求增長;第四,還可促進社區服務業等相關產業增長。所以各級政府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重視和關心建筑業的發展,從經濟發展的全局認識實現建筑業大省向建筑業強省跨進的重要意義。把建筑業的發展目標納入全省和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將其作為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來扶持。以國務院和省政府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問題為契機,盡快研究制定解決長期以來困擾建筑業發展的拖欠工程款問題,使建筑業發展走上良性軌道。要逐步加大宏觀調控力度,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改變原有的按隸屬關系、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實施以市場為基礎,以立法為依托,以政策協調為手段,通過統一的行業管理,對建筑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調控、組織、管理和服務。全省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其加速發展,提高全行業整體運行質量,鞏固和發展建筑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實現建筑業大省向強省邁進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