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中學,有一個好朋友,女孩,讓人感覺是個很活潑開朗的女孩但實際上,并不是那樣有一次不記得是說到什么話題,她突然告訴我:“很恨自己的爸爸,見了他就煩,我在家總忍不住發脾氣,他騙了我那么多,那我當玩具耍,傷我那么深,雖然他以前對我很好...以前我好像白紙一樣,單純,不懂許多東西,似乎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美好的,但是當我最親的人騙了我,傷了我,我便將這世上一切虛偽和骯臟統統看透...所以,我才會特別敏感,特別小心保護自己,我不知道臉上的笑容從何而來,是不是在偽裝”突然說這些,讓我不知道該怎樣說她,家里爸爸 媽媽 姥姥 姥爺都在一起住爸爸比較嗜酒,和她媽媽總是吵架,以前也鬧過離婚她媽媽對她很好,她情商比較低她的情況就這些,其他的,還有,她在我們班里學習特別好我是她的好朋友不希望她有這種想法告訴過她讓她和爸爸好好談談,可她說不想和她爸爸說太多

熱心網友

這種情況不能操之過急,她不可能一下子轉變觀點,可以看出她對父親非常的失望,這樣恐怕不可能會出現一個很好的對話。從已有的信息分析,她已經認定她的父親對她的感情不叫感情而是一種類似于從屬的關系,就是說她是屬于她父親的,她父親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所以她才會有那么強烈抵觸情緒。年輕人普遍心高氣盛,尤其是學生(我不是瞧不起學生,只是說一下我的個人觀點),接觸一點東西就以為了解了全部,進而不再深入地探求里面那些細節所滲透出的各種信息,她只是被親人傷害了一次,就覺得自己看透是整個世界,其實這句話多半是在自欺欺人,我覺得她很明白這只不過是人生中的一段小事,這些經歷對她來說無非迫使他把自己的內心保護起來而已,沒什么的。所以她只是想隱蔽自己的心不被傷害,如果你有心幫她的話,不妨多關心她,而不是去糾正她,言教不如身教,讓她感悟出人世間的溫暖比你告訴她要來的切實、深刻。我覺得她會跟你說這些說明她信任你,就算她嘴里沒說,潛意識里也覺得你可以信賴,所以你應該明白,她說這些話更多的是希望能發泄一下,不讓這些東西把自己憋壞了,而你不應該太多的表現在口頭上的勸說,帶著你們的友情和你的愛心去關心她呵護她。閑聊兩句:我挺能理解你這個朋友的心情的,雖然說出來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可能是中不幸,但是她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她是個堅強的人,不但能學會保護自己而且能夠適當地和朋友們聊一聊,這就說明她輕易不會走極端路線,你不用過于擔心,好朋友能夠幫助她把內心中的美好找回來。

熱心網友

女孩子一般來說,都和媽媽比較貼心。可能是因為她爸爸喝過酒以后打她的媽媽,所以導致她非常的恨爸爸。也有可能她平常和爸爸的溝通比較少吧!建議在爸爸未喝酒又比較開心時,坐下來好好談談!

熱心網友

不知道他為啥恨他爸爸,是他爸爸對他做了啥嗎?他們是親的嗎?要是就沒必要有太多的恨了

熱心網友

你說得太籠統,外人不好議論別人的親屬,何況他們又是父女

熱心網友

我以前和老爸關系也很差,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自己一天天的長大及在社會上吸收到的經?v,現今和父親相處得很愉快!

熱心網友

你們都正處在逆反期,長大就懂了.

熱心網友

學者盧勤說過: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后就有一個問題家長。此話一點不假。單獨做孩子的工作很困難,會顧此失彼。做家長的工作,問題有很復雜化,難度不小。我認為暫時的理解,化解仇恨,母親站出來承擔壓力,親友間勤走動,經濟上的改變,會好的。

熱心網友

想個法子讓她學會博愛吧,讓她把愛升華到世界,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俗愛,呵呵~~,多讀一下毛爺爺的書,也是一個方法

熱心網友

這和我們中學的時候應該是同樣的情況。 一個人在社會上應該是多面性的, 不同的環境就有不同的臉譜。 我想這不是個虛偽的問題,而是生存的本能。 世界總是一張一弛的,沒有可能你想怎么樣你的爸爸就是對你怎么樣。 也不可能你的爸爸叫你怎么樣你就是怎么樣? 隨自然而生,隨自然而亡,自己該趕什么就干什么,如果夫妻吵架,離婚, 騙孩子,當小的就要叫天叫地的話,那這樣的事多得很,哪里有那么多孩子哭啊? 每個家不應該都是相似或相同的,你要你的家像哪種你才滿意嘛?

熱心網友

看來父親對她的影響很大 那就先不要和她說了 最好是讓她自己想明白 也許以后大點 他就能體會到父親的重要性了

熱心網友

她學習很好,說明她是很理性的,知道自己主要的任務是什么。你不用為她擔心。她自己會懂得處理自己的家庭問題的。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不經過這些,人也很難成長。作為好朋友,對這些事情,如果能做一個安靜可靠的聽眾,聽了以后不判斷、不瞎出主意、不到處宣傳,讓她有個地方能夠安全地訴說,發泄發泄就好了。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事還是讓她自己去解決好了。不用替她擔心太多。不過,你真是個好朋友:)

熱心網友

和爸爸多溝通

熱心網友

每個人對父母對自己的愛總有體會和感動的那一天,很多人是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才體會到那份感情,“疼上不疼下”這句話雖然殘酷但有一定道理,但有明白的一天就不算晚,這件事只能靠她自己,別人說多了也無用。

熱心網友

其實也不完全在于她的父母,她自己也有不少原因

熱心網友

以看看心理醫生,這屬于心理障礙,沒什么大礙。

熱心網友

本性難移,放棄是一種美

熱心網友

可以看看心理醫生,這屬于心理障礙,沒什么大礙。

熱心網友

時間能沖淡一切

熱心網友

這或許是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吧,我覺的父親有時也有善意的慌言的。只不過對一件事的看法不一樣,就會認為他傷害了我,其實是不然的,青春期的女孩是具有逆反心理的,應站在父親的角度看問題,多一些理解,少一份埋怨。正如一句兒歌中唱到的“天下的父母是一樣一樣的”。 我認為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能一下子就解決掉,只能讓時間來證明一切,去嘗試與父親的溝通,可憐天下父母心。

熱心網友

其實也不完全在于她的父母,她自己也有不少原因,最主要的是她對這事情的看法,凡事不能太在意,人嘛,生來就是會面對各種不同的環境的。不要讓環境墮落了一個人的心志,遇到事的時候可以傷心,但要學會解脫,不要往牛角里面使勁鉆,那只會越陷越深的,多陪陪她散散心,沒事時講些道理她聽,勸她平時多想想快樂的事情,拋開煩惱。并且勸說她還是和她爸爸談談,該來的事情總會來的,即使自己不愿去面對,鼓起勇氣,跟她父親好好談談,我想不僅對她有好處,甚至會改變父親對她的看法。相信自己的女兒不再是小孩,有能力處理問題。她父親也能認識到錯誤。最重要的是能根本解決家庭冷戰!!!但是僅僅能交流,千萬不要變成吵架就行!!! 因此,有兩種方案: (1)勸她放開,少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2)還是勸她平心靜氣的和她父親談談,可以把這當成一種挑戰,或許對將來在社會上溝通方面,甚至工作也會受益!!! 但是本人還是建議兩種方案同時進行更好!!! 對于你來說也是一種挑戰,看能否說動她去與她父親交流!!! 再補充一點就是無論是誰,到了一定歲數都和父母有一定的抵觸情緒,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現在解決不了,隨時間推移,她會體會她父親的!!!。

熱心網友

慢 慢地等她長大些就會好了!

熱心網友

互相理解,畢竟血濃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