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內的交通因為有了車,夫人要我給上班送一下,本來離家到單位只有4公里,走走大約40分鐘,騎自行車18分鐘,為此,夫人非常聰明的一算,路上車堵花上25分鐘到單位了吧!為此,7點50分上班的她.算好了7點15分出門。7點17分汽車從小區出發,因為,去單位的路程中有2公里是單行道逆向,要多走約4公里路。到她單位的時候7點56分,從來不遲到的她,今天也享受了6分鐘遲到的感受,聽說還要扣資50元人民幣。這就是杭州交通帶來的便利。在這里要呼吁一下政府的有關職能部門,杭州市實行強制的錯時上、下班制度,這樣可減緩交通的堵塞。上海在這方面就做的不錯,離杭城不遠,請有關領導也去學習學習。杭州市的城市道路,建議重新好好地規劃一下,一定要解決鬧市的行人道、慢車道和汽車行駛的問題,學學上海的規劃和澳門、香港科學的道路交通。 杭州城市的行人道除了西湖邊、城西和新區的以外幾乎成了慢車道,盲道實際已是蕩然無存。由于杭城的十字路口太多,加上一些路段前方道路指向牌和地面指向提示距離至到達路口距離太近,使得車行變道導致了一些人為的堵塞。并要科學地作出單行和雙向車道的劃分。人性化的管理便于百姓在小區人行和車行的出入。舉例:一日去朝暉二區同事家,好不容易找到了入口,可是出來時找不到出路了。回出到六院,就在路對面,本來走走路不用1分鐘到了,可開車過去,要花上20分鐘。南面有一個出口是前后關大門的,再有一個出口是禁令牌豎著不能走的,西面限時封門,后門要借慢車道,到了省人民醫院門口不能大轉彎,要跑到朝王路口去調頭。為此,增加數公里路程,同時更造成了路堵。你說這種小區出入設計方案科學不科學?建議各生活小區,在大門口要有一個車輛出入的道路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