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土是著名的哲學家但他對化學數學亦有貢獻請間他的貢獻和思想有哪些
熱心網友
“科學之祖”泰勒斯 泰勒斯(公元前625年?~公元前547年?)是古希臘第一個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愛奧尼亞學派的創始人。 愛奧尼亞包括小亞細亞(今屬土耳其)西岸中部和愛琴海中部諸島,公元前1200年到1000年間,希臘部落愛奧尼亞人遷移到此,因此而得名。在那里,商人的統治代替了氏族貴族政治。而商人所具有的強烈活動性,為思想的自由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希臘既沒有特殊的祭司階層,也沒有必須遵循的教條,這非常有助于科學和哲學與宗教分離開來。 米利都是地中海東岸小亞細亞地區的希臘城邦,位于門德雷斯河口,地居東西方往來的交通要沖,是手工業、航海業和文化的中心。它比希臘其他地區更容易吸收巴比倫、埃及等東方古國累積下來的經驗和文化。 泰勒斯生于米利都,他的家庭屬于奴隸主貴族階級,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泰勒斯是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他招收學生,建立了學園,創立了米利都學派。他不僅是當時自發唯物主義的代表,同時也是較早的科學啟蒙者。 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整個社會還處于愚昧落后的狀態,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是理解不了的。但是,泰勒斯卻總想著探討自然中的真理。因為他懂得天文和數學,又是人類歷史上比較早的科學家,所以,人們稱他為“科學之祖”。 泰勒斯早年是一個的商人,曾到過不少東方國家,學習了古巴比侖觀測日食月食和測算海上船只距離等知識,了解到腓尼基人英赫·希敦斯基探討萬物組成的原始思想,知道了埃及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規則等。他還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那里學習了數學和天文學知識。以后,他從事政治和工程活動,并研究數學和天文學,晚年轉向哲學,他幾乎涉獵了當時人類的全部思想和活動領域,獲得崇高的聲譽,被尊為“希臘七賢之首”,實際上七賢之中,只有他夠得上是一個淵博的學者,其余的都是政治家。 觀測日食 在天文學方面,泰勒斯作了很多研究,他對太陽的直徑進行了測量和計算,結果他宣布太陽的直徑約為日道的七百二十分之一。這個數字與現在所測得的太陽直徑相差很小。他在計算后得知,按照小熊星航行比按大熊星航行要準確得多,他把這一發現告訴了那些航海的人。通過對日月星辰的觀察和研究,他確定了三百六十五天為一年,在當時沒有任何天文觀察設備的情況下,作出這樣的發現是很了不起的。 在天文學領域,他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就是正確的解釋了日食的原因,并曾預測了一次日食,制止了一場戰爭。 當時,米底王國與兩河流域下游的迦勒底人聯合攻占了亞述的首都尼尼微,亞述的領土被兩國瓜分了。米底占有了今伊朗的大部分,準備繼續向西擴張,但受到呂底亞王國的頑強抵抗。兩國在哈呂斯河一帶展開激烈的戰斗,接連五年也沒有決出勝負。 戰爭給平民百姓帶來了災難,平民百姓們流離失所。泰勒斯預先推測出某天有日食,便揚言上天反對人世的戰爭,某日必以日食作警告。當時,沒有人相信他。后來果然不出所料,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當兩國的將士們短兵相接時,天突然黑了下來,白晝頓時變成黑夜,交戰的雙方驚恐萬分,于是馬上停戰和好,后來兩國還互通婚姻。 這次戰爭的結束,當然還有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日食只是起到一個“藥引”的作用。不過人們更為關心的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泰勒斯是怎樣預知日食的呢? 后人做過種種推測和考證,一般認為是應用了迦勒底人發現的沙羅周期。一個沙羅周期等于223個朔望月,即6585。321124日或18年零11日(若其間有5年閏年則是18年零10日)。日月運行是有周期性的,日月食也有周期。日食一定發生在朔日,假如某個朔日有日食,18年11日之后也是朔日,而日月又大致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因此很有可能發生類似的現象。 不過一個周期之后,日月位置只是近似相同,所以能看見日食的地點和日食的景象都可能有所變化甚至根本不發生日食。泰勒斯大概知道公元前603年5月18日有過日食,所以僥幸猜對。當然關于這件事,還有一些別的說法,沒有統一的定論。 測量金字塔的高度 泰勒斯在數學方面劃時代的貢獻是引入了命題證明的思想。它標志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這在數學史上是一次不尋常的飛躍。在數學中引入邏輯證明,它的重要意義在于:保證了命題的正確性;揭示各定理之間的內在聯系,使數學構成一個嚴密的體系,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使數學命題具有充分的說服力,令人深信不疑。 證明命題是希臘幾何學的基本精神,而泰勒斯就是希臘幾何學的先驅。他把埃及的地面幾何演變成平面幾何學,并發現了許多幾何學的基本定理,如“直徑平分圓周”、“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兩直線相交,其對頂角相等”、“對半圓的圓周角是直角”、“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等,并將幾何學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 據說,埃及的大金字塔修成一千多年后,還沒有人能夠準確的測出它的高度。有不少人作過很多努力,但都沒有成功。 一年春天,泰勒斯來到埃及,人們想試探一下他的能力,就問他是否能解決這個難題。泰勒斯很有把握的說可以,但有一個條件——法老必須在場。第二天,法老如約而至,金字塔周圍也聚集了不少圍觀的老百姓。泰勒斯來到金字塔前,陽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過一會兒,他就讓別人測量他影子的長度,當測量值與他的身高完全吻合時,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的投影處作一記號,然后在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頂的距離。這樣,他就報出了金字塔確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請求下,他向大家講解了如何從“影長等于身長”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水生萬物,萬物有靈 泰勒斯的哲學觀點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水生萬物,萬物復歸于水”,他認為世界本原是水。古希臘七賢每人都有一句特別有名的格言,而他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向埃及人學習觀察洪水,很有心得。他仔細閱讀了尼羅河每年漲退的記錄,還親自查看水退后的現象。他發現每次洪水退后,不但留下肥沃的淤泥,還在淤泥里留下無數微小的胚芽和幼蟲。他把這一現象與埃及人原有的關于神造宇宙的神話結合起來,便得出萬物由水生成的結論。 對泰勒斯來說,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原素。埃及的祭司宣稱大地是從海底升上來的,泰勒斯則認為地球就漂在水上。 泰勒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萬物有靈。”根據這一學說,連石頭也是有靈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學上的對立面畢達哥拉斯反復強調說:整個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靈魂才使一切生機盎然。這一說法在當時非常流行。 泰勒斯曾用磁石和琥珀做實驗,發現這兩種物體對其他物體有吸引力,便認為它們內部有生命力,只是這生命是肉眼看不見的。由此,泰勒斯得出結論:任何一塊石頭,看上去冰冷堅硬、毫無生氣,卻也有靈魂蘊涵其中。直到公元前300年,斯多葛派哲學家還用泰勒斯的實驗來證實世間萬物因有生命而相互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