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電腦接口的一種,即萬能通用接口。多用于閃盤和電腦周邊設備,如usb鼠標。多看些電腦書吧!

熱心網友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的縮寫,是現在常見的一種電腦接口標準,目前有1.1和 2.0兩個版本

熱心網友

USB(Universal Serial Bus),一般稱為通用串行總線,它是為了解決接口設備各自為政的連接方式與易于使用而設計。許多的計算機使用者在計算機前面使用可能沒有什么問題,因為眼不見為凈,最多只看到鼠標與鍵盤連接線。但是一旦到了計算機的背后,看到那么多種線可能就傻眼了,最少有電源線、顯示訊號線、印表機連接線、調制解調器與喇叭等,除了連接時需要花點時間去辨別外,將計算機背后的這些雜七雜八的線整理起來也是相當累人,不管怎么整理,看起來還是很難看,有時就會想,若只有電源線就好了,全部改用無線方式那該有多好!當然那是未來最好的情況,目前最好的方式,便是將所有連接線加以簡化,讓使用者能夠輕松使用。   所以數年前,由Compaq、DEC、IBM、Intel、Microsoft、NEC與Northern Telecom共同推出USB的規格,就是想將計算機背后的連接線減至最少,并且讓使用者很容易使用,并且讓許多不同的接口設備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連接線,簡化各種連接的電纜線。仔細看一下他們所制定的規格,可以發現倘若這些周邊全都采用USB,似乎真的可以達成上述的各項目的。為了達到可以連接各種不同接口設備的目的,USB最多可以連接127個設備,這個數量是相當嚇人的,對一般普通的使用者來說,這個數量是備而用不上的,可以用到10個就已經少見。不過有沒有人想過,如果真的接到那么多周邊,那些連接線也是夠多的。USB的規格設計上,想要連接那么多個接口設備時,就要有USB HUB的設計,可以方便連接周邊。所謂的HUB就和網絡的HUB功能類似,都可稱為集線器,而且集線器與集線器間可以再串接,以方便安裝更多數量的設備。在未來使用者最常看到USB集線器將會現在顯示器或鍵盤上,以方便連接在桌上的設備,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單獨的集線器。   USB最初設計的目的,只是要連接各種不同的接口設備,并且針對中、低速的接口設備,所以USB的傳輸速度并不高。USB有二種傳輸速率,第一種是全速模式,最高的傳輸率可達到12Mbps,第二種則是低速模式,傳輸速率有1。5Mbps。低速模式只有少數的周邊會使用,而它唯一的好處是電磁干擾(EMI)較低。所以USB全速的傳輸速度比起現有的串行埠(標準是115200bps)可算是相當的高,不過當周邊連接很多時,整體的效能可能會下降。另外,USB在使用上還有一點很方便,就是支持熱插拔,若操作系統已經安裝過裝置的驅動程序,就可以在系統運行時,直接安裝或移除,不像許多設備必須將系統電源關閉,或是操作系統重開才能使用,讓使用方便性增加不少。   USB的支持性可分為硬件與軟件二方面。在主機上,一般PC個人計算機從Intel VX芯片組開始支持,到了現今各家系統芯片組幾乎全部都有支持USB的功能。比較麻煩的部分是操作系統,因為USB有許多功能都要操作系統的配合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若操作系統不支持,那USB的設計就如同廢物。以目前最多人使用的Windows 9X為例,其實在Windows 95 OSR2就可以加上USB的支持,只是許多使用者都不曉得可以加或是不會用,加上許多接口設備生產者對于USB的市場尚未完全看好,所以使用者與產品并不多。但是新推出的之Windows 98內部即有支持USB功能,相信不久應該就會有大量的產品出現在市面上。目前會看到采用USB的設備有鼠標、鍵盤、搖桿、喇叭與顯示器等等,其中顯示器的部分是用來設定顯示畫面,而不是直接用USB傳送顯示資料,而且顯示器上可能會建有集線器的功能。另外還會采用USB的周邊,如數字相機、掃瞄器、打印機…等等將也會陸續出現。在可見的未來中,各種中、低速的設備將都會采用USB做為傳輸接口。   使用USB的設備很簡單,以目前Windows 98內建有支持USB的設計,只要使用者插上新的裝置,它會立即偵測出來,并且會自動安裝所需要的驅動程序,當驅動程序安裝完畢后,操作系統根本不必先關閉、重新激活,新的設備立即可以開始使用。   另外還有一個串行接口也頗受人囑目,那便是IEEE 1394,簡稱1394。它是比較高速的傳輸接口,以應用在儲存媒體或視訊方面。不過目前在硬件系統支援上似乎還很少,要看到它出現在主機板上成為標準配備,可能還要好一陣子。 。

熱心網友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中文含義是“通用串行總線”。它不是一種新的總線標準,而是應用在PC領域的新型接口技術。早在1995年,就已經有PC機帶有USB接口了,但由于缺乏軟件及硬件設備的支持,這些PC機的USB接口都閑置未用。1998年后,隨著微軟在Windows 98中內置了對USB接口的支持模塊,加上USB設備的日漸增多,USB接口才逐步走進了實用階段。   USB使用一個4針插頭作為標準插頭。通過這個標準插頭,采用菊花鏈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并且不會損失帶寬。USB標準中將USB分為五個部分:控制器、控制器驅動程序、USB芯片驅動程序、USB設備以及針對不同USB設備的客戶驅動程序。  USB需要主機硬件、操作系統和外設三個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目前主板一般都采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芯片組,而且也安裝了USB接口插槽。Windows 98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統都內置了對USB接口的支持(但Windows NT尚不支持USB)。目前已經有數碼相機、數字音箱、掃描儀、鍵盤、鼠標等很多USB外設問世。  隨著大量支持USB的個人電腦的普及,USB逐步成為PC機的標準接口已經是大勢所趨。最新推出的PC機幾乎100%支持USB,另一方面使用USB接口的設備也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目前我們使用的是USB1。1標準的接口,它的傳輸速度為12Mbps。  USB 2。0標準  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這7家廠商聯合制定了USB 2。0接口標準。USB 2。0將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SB 1。1標準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對于用戶的最大好處就是意味著用戶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設備,而且具有多種速度的周邊設備都可以被連接到USB 2。0的線路上,不像USB 1。1時代,因為高帶寬使得更多的設備無需擔心數據傳輸時發生瓶頸效應。USB 2。0可以使用原來USB定義中同樣規格的線纜,接頭的規格也完全相同,在高速的前提下一樣保持了USB 1。1的優秀特色,也保證了向下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