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列舉兩個“歐洲共同體”的發起國。(2)歐洲國家為什么要聯合起來(3)聯系當前國際上發生的大事,談談歐盟在當前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二、簡述美國戰后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熱心網友
二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后,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后,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在敘述上,教材特地以“戰后的繁榮”、“危機和經濟調整”以及“新經濟的出現”三目介紹了戰后五十多年美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經濟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也受制于政治形勢。戰后美國經濟的周期性發展,與國際形勢的變化密切相關,這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可結合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原因分別突破。二戰初期,美國推行“中立”政策,大發戰爭橫財,軍事工業迅速發展;戰后初期,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取得了統治地位,經濟持續繁榮;70年代,歐洲共同體國家和日本迅速崛起,中東國家展開石油斗爭,美國經濟陷入危機;80年代,美蘇爭霸激烈,美國大力發展高技術軍事工業,債務負擔沉重;90年代,為了在多極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據絕對優勢,美國發展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新經濟出現。另外,對“通貨膨脹”、“新經濟”等概念的理解,也是難點之一。前者的基本含義是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后者則是有別于傳統經濟的“知識經濟”,包括網絡、信息技術和其他高新技術的發展等基本內容,主要特征為信息化和全球化。時期 表現(特點) 原因 五六十年代 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繁榮 美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改善人民生活,創造經濟發展環境 七八十年代 70年代危機,經濟地位下降;80年代調整,經濟發展受限 經濟發展弊端顯露;受到危機嚴重打擊通貨膨脹,債務沉重 90年代 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改革社會經濟;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力度,促進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
熱心網友
一、(1)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最早的三個)(2)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聯合起來,以加強與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的競爭能力。(3)歐盟是世界多極化中的重要一級,對維持世界各方的力量平衡,防止美國單級獨霸,起到重要的作用。
熱心網友
一、(1)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最早的三個)(2)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聯合起來,以加強與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的競爭能力。(3)歐盟是世界多極化中的重要一級,對維持世界各方的力量平衡,防止美國單級獨霸,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