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的應屆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生,面臨著就業的問題,到學校去面試時不知道從何入手,很是彷徨!我想要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好老師,不想誤人子弟!所以想請教哪位專家給些建議!謝了先!

熱心網友

“課堂教學是高人一句頂一萬句的事” 他小時候對語文不感興趣,在數學競賽中得了獎后就更對語文不理睬了。但是有一個人改變了他。那是他所在的北京二中的一位老師。這人發表過許多作品,但輕易不教課,因為有很嚴重的肺病。有一次趙樹基他們班的語文老師有事請假,沒辦法,學校只好讓這個老師代幾天課。這位老師教起來眉飛色舞,每一個句子每一篇課文都講得那么有趣,給學生們改作文也改得特實在,教學生如何把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如何使人更感動,句子怎么寫力量更大些,去掉哪個詞會更精練些等等,完全不像原來的老師那樣就是劃一條空洞的紅線。   趙樹基馬上就對語文感興趣了,他說,“真靈驗,就那么兩天,我就變了。我對同學說,如果語文要這么教,我就不上數學了。”   可惜這個老師只給他們上了3天課,以后趙樹基就再也沒遇見這樣的老師了。這位老師就是后來非常有名的作家韓少華。 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也就是思想水平,是提高寫作水平的第一要務。趙樹基總結,思想要用語言去組織。思想深刻了,語言和寫作自然深刻了。“我十幾歲時,覺得自己寫作比較苦澀,無意中發現我念出聲的句子在我苦思時冒了出來,而且寫的過程中總有讀過的優秀句式的影子,于是我開始朗誦。我在王平村的礦道中,在井上的小屋里高聲朗讀馬克思和普希金,平均一天讀4小時,最多讀過8小時。現在《普希金抒情詩選》上所有詩歌我還能背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