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是哪一年完成的?

熱心網友

《人民日報》:青海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 今年對領導班子政績考核以生態建設指標為主 時間: 2005年9月21日 07:17 來源:《人民日報》 (2005年09月21日 第一版) 放大 縮小 打印 《人民日報》西寧9月20日電 記者郅振璞報道:青海省委、省政府日前決定,今年對三江源地區黨政領導班子政績的考核,要從以國民經濟指標考核為主,轉到以生態建設指標為主上來。今年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實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8月底,這項歷史性工程正式啟動。青海省委、省政府認為,這是一個從根本上改變三江源生態面貌、加快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社會系統工程。國家為此投入75億元資金搞生態建設,全省和各州、縣黨政領導班子,要增強機遇感、挑戰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抓好規劃落實。青海三江源地區總面積36。3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國土面積一半,而年輸出總水量630多億立方米,被譽為“中華水塔”。它包括玉樹、果洛兩個藏族自治州和黃南、海南兩個藏族自治州各兩個縣,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代管的唐古拉鄉,共計16個縣、127個鄉鎮。為了更好地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今年5月底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省委副書記、省長宋秀巖多次率領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南高原長途跋涉,深入黃南、果洛、玉樹、海南等4個藏族自治州14個縣,進行了實地調研。青海省委、省政府認為,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才能使規劃實施成為三江源地區生態得到恢復和不斷改善的過程,不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為此,青海省委慎重決策,決定以嚴格的責任制推進項目的實施,要求省、州、縣、鄉四級政府組成相應強有力的項目實施領導班子和辦事機構,明確職責,尤其是要使鄉鎮政府主要職能轉變到抓生態建設上來。全省計劃用7年時間,實施完成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三江源地區黨政領導班子將承擔實現山川秀美、經濟發展、人民富裕、民族團結總目標的重任。  編輯:孫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