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大師德魯克一再強調(diào)管理時間對管理者的重要性,那么起對管理者的具體意義和作用是什么呢?
熱心網(wǎng)友
通常情況下,企業(yè)管理者的工作時間分為四類:老板占用的時間;組織占用的時間;自己占用的時間;外界占用的時間。對管理者而言,時間管理是讓他們的判斷達到百分之百的命中率,讓所擁有的影響力發(fā)揮最大功效的一種策略。所以,管理者必須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時間,通過巧妙地運用時間來盡可能地增加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因為只有這樣,管理者才能頭腦清晰地就發(fā)生的問題及重大事項做出決策,提高處理問題的效率與效果,并能夠高瞻遠矚地去描繪企業(yè)的宏偉藍圖。而以上四類時間中,老板占用的時間與組織占用的時間,必須得先空出來,因為老板一般會要求員工在工作上服從,所以管理者必須先服從這些要求,否則,組織的領導與責任結(jié)構將會蕩然無存。所以管理者能夠支配的時間只有剩下的其它兩類。而外界占用的時間畢竟所占比例相對較少,故從這一類中要得到時間的可能性不會太大。而只有第三類時間,即自己所占用的時間可以分配了。所謂的自己占用的時間指的是用來完成管理者原本要做或同意去做的事情。這類時間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會遭到部屬占用,即“部屬占用時間”,剩下的時間才屬于自己,即“可支配的時間”。可見,如何控制部屬占用時間的比例,即成為時間管理的一項重大因素。如果這方面控制不好,就會出現(xiàn)“主管沒時間,部屬沒事做”的現(xiàn)象,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到底是你在替部屬解決問題,還是部屬在替你解決問題”的疑問。一個成功的企業(yè)管理者的重大貢獻在于他們對企業(yè)的判斷力與影響力,而并非是其投入的個人時間與埋頭苦干;非管理者的貢獻則主要來自于他們的時間與努力,即“如何在較少的時間內(nèi)做更多的事情”,所以管理者與非管理的職責層次是有很大不同的,應區(qū)別對待。大多數(shù)的管理者浪費了許多部屬占用的時間,對此他們往往沒有察覺,下面以安肯三世的“背上猴子”的例子,來敘述部屬占用的時間所發(fā)生的原因及管理者的應對之道。假設現(xiàn)在是周一早上8點,你正穿過走廊要去做一件自己可支配的任務,正當你沿廊走過時,走廊的另一端迎面而來的是你的下屬張,張對你說:“領導,早上好,我們這里有些問題!”。這句話讓你停下腳步。大家都知道你不是一個逃避問題的人,所以你站在走廊里聽著張當面將問題的來龍去脈向你說了一遍,他說你聽,巨細靡費地聽他說著目前所遭遇到的危機。他一邊說著,你發(fā)現(xiàn)自己已陷入混亂中,最后被卷入問題的漩渦里,仿佛才過了5分種,其實已過了30分鐘,你對他說:“等一下,張,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30分鐘,我正要到別的地方去,我已經(jīng)遲到了。這個問題很重要,但我們只是觸及皮毛而已。現(xiàn)在我無法處理,我們一定得做進一步的考慮。所以,我會重新想一遍再告訴你我們該怎么做”。。
熱心網(wǎng)友
這是計劃性與散亂性,有序性與無序性的差別。能大大提高效率。就像散場加工與流水線作業(yè)的區(qū)別一樣。工效甚至能大百倍。質(zhì)量也有基本保證。也是現(xiàn)代管理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