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腦(豆腐花)及廣東黑色的涼粉怎麼做?要快捷,方便,爽滑.還有龜苓膏.
熱心網(wǎng)友
自制豆腐腦:買一袋豆?jié){,配一小袋“葡萄糖酸內(nèi)酯”。把豆?jié){煮開,沖到化開了內(nèi)酯的大瓷碗里,靜觀其變。過了一陣,哈!一大碗漂亮的豆腐腦就出來了!或者你可以買""快餐豆腐腦粉",加水攪開煮沸,8分鐘即可食用。豆腐腦 原 料:水豆花250克,黑大頭菜、酥黃豆、水鹽菜等適量。 調(diào) 料:紅油、蔥花、鹽、味精、香油、醬油、醋等適量。 制作方法: 拌。選用滑嫩的水豆花,用勺打成薄片,入鍋中燒開后晾冷連豆?jié){舀入碗中,放入適量的酥黃豆、切碎的大頭菜和水鹽菜、蔥花等,加入紅油、鹽、味精、香油、醬油、醋拌勻即成。 風(fēng)味特色: 豆腐滑嫩,味成香辣,風(fēng)味獨特。 三鮮豆腐腦 03/10/2004/09:53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材料:蝦仁10只,海參1小條,干貝2粒,白果20粒,豆腐腦1碗,香菜2棵。調(diào)味料:1、雞蛋清1大匙,淀粉半茶匙;2、蔥姜酒少許;3、料酒少許;4、高湯3碗,鹽1茶匙,胡椒粉少許,水淀粉4大匙。做法:1、蝦仁洗凈,抽除泥腸,拌入少許蛋清,淀粉;2、海參洗凈,用蔥姜酒加水沒過,煮10分鐘以去腥,然后撈出、沖涼、切片;3、干貝洗泡水半小時,再加少許料酒蒸熟,取出撕細絲;4、調(diào)味料中的高湯燒開,加入干貝絲、海參、白果和蝦仁煮沸,改小火,加入其他調(diào)味料。5、慢慢滑入豆腐腦,略煮即關(guān)火盛出,撒下洗凈、切碎的香菜即成。重點Tips提示:1、只要三種包括海鮮、肉片的材料皆可為三鮮,瘦肉、魚片、雞肉片都可以,并不限定內(nèi)容。2、豆腐腦即豆花,但以傳統(tǒng)豆花為宜,不能用果膠粉凝固,以免遇熱溶解關(guān)于黑涼粉只知道是用雞豆做的。雞豆是我區(qū)特有的一種小豆類,富含淀粉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是制作麗江特色黑涼粉的原料。 。
熱心網(wǎng)友
1》豆腐腦(圖)原 料: 水豆花250克,黑大頭菜、酥黃豆、水鹽菜等適量,紅油、蔥花、鹽、味精、香油、醬油、醋等適量。 制作方法: 拌。選用滑嫩的水豆花,用勺打成薄片,入鍋中燒開后晾冷連豆?jié){舀入碗中,放入適量的酥黃豆、切碎的大頭菜和水鹽菜、蔥花等,加入紅油、鹽、味精、香油、醬油、醋拌勻即成。 風(fēng)味特色: 豆腐滑嫩,味成香辣,風(fēng)味獨特。 技術(shù)要領(lǐng): 豆花必須是用石膏點的,配料必須齊全,醬油、醋少放。2》炒豆腐腦 原料: 嫩豆腐500克、水發(fā)海米50克、咸雪里蕻25克。 做法: 1、雪里蕻洗凈,擠干切末,海米切末; 2、青蒜苗切段,嫩豆腐片去皮制成泥; 3、油燒至6成熱,放蔥姜末嗆鍋,再放入豆腐泥,海米,雪里蕻,精鹽,料酒,炒3分鐘裝盤,撒上蔥段即成。 3》家庭型制作方法: 1、制豆?jié){:建議你買一臺豆?jié){機,干黃豆浸泡3-4小時(夏天),冬天泡7-8小時,豆子泡好后放入豆?jié){機內(nèi),按照機器說明書操作,很快就可以制成熱豆?jié){了。 2、點漿:漿適量石膏或內(nèi)酯用少量水調(diào)開(凝固劑可買現(xiàn)成的,包裝上會有用量說明,一般石膏粉用量為豆?jié){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內(nèi)酯用量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裝豆腐腦的容器內(nèi),將煮好的豆?jié){趁熱(做內(nèi)酯豆腐腦需85攝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腦要達到95攝氏度左右)沖入,如果覺得豆?jié){與凝固劑混合不充分,沖完后馬上用勺攪動幾下(注意不能攪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攪動)。 3、墩腦:漿點好后,將容器蓋好,靜置5——10分鐘,即成鮮嫩可口的豆腐腦。 4、調(diào)味:內(nèi)酯豆腐腦會有稍許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腦有點苦澀味。可以根據(jù)你自己的習(xí)慣調(diào)味。如果是喜歡吃甜的,也可在制漿時就加入糖。4》豆腐腦的制作方法如下:[原料]粉條、黃豆、淀粉、豬肉、豆腐、調(diào)料、腦豆腐。[工藝]先將黃豆洗凈煮熬,粉條泡軟。銅鍋水沸后,溶入淀粉及各種調(diào)料,同粉條、黃豆等一并煮制成融融狀即成。[特色]色澤微褐、葷素兼?zhèn)洹⑽兜栗r美。5》豆腐腦材料: 南豆腐,肉片,黃花,木耳,雞蛋,蔥花,油,鹽,(水)淀粉,醬油做法: 1。把盒豆腐(南豆腐)用水煮一下 2。由燒熱,放蔥炒香,炒肉片,放醬油略炒,加水,放木耳、黃花,開鍋煮熟后,加鹽、淀粉,最后將打好的雞蛋撒入,鹵就好了 3。豆腐盛出,澆上鹵就可以了。1》小米涼粉 小米涼粉是府谷有名的小吃。其制作方法為:小米掏凈,冷水泡十至二十分鐘撈出,配合清水磨成米漿,入鍋熬煎,邊熬邊攪,快熟時加入蒿籽粉。把熬熟的米漿在高粱箔子上攤成薄餅,晾冷后再攤一層,如此反復(fù)攤晾即成。吃時切成細條,調(diào)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調(diào)味品、涼吃味道甚佳。 2》重慶麻辣涼粉(圖)材料: 沙林綠豆粉(亞超有賣的,我的袋子被我扔了,所以沒照片,對不住啊!呵呵),水 做法: 1、把綠豆粉和水按1:6的比例調(diào)開 2、放到中火上加熱,要不停地攪拌,以免糊底。大概5分鐘,直到變成著哩狀,攪拌起來比較費勁了,就可以拿下來了。(我很懶,一般就開大火,一會就好了的說!西西) 3、先把它放涼了,然后再放進冰箱里冷藏一會。 4、待涼粉凝結(jié)好后,拿出來,扣在菜板上。接著就可以切了!我從國內(nèi)帶了涼粉刮子,所以用起來比較方便。沒有也沒關(guān)系,就用刀切成條,只要不太粗就行了。 5、下面就要調(diào)調(diào)料。花生醬,花椒油(我外婆自己做的,很香的),maggi醬油,鎮(zhèn)江香醋,麻油,豆醬,貴陽辣椒醬,白糖,姜蒜水,對了還有雞精。調(diào)好就OK了!3》炒涼粉 炒涼粉是開封人喜食的一種風(fēng)味小吃,開封不少地方都設(shè)有出售點。其制法是:把粉芡配水打成稀糊,入沸水成熟糊晾涼,即為涼粉。炒涼粉就是以涼粉為主料,加入少量的油,把涼粉放入平底鍋內(nèi),然后佐以豆醬、蔥、姜,用鍋蓋蓋住悶少許。炒好的涼粉熱香鮮嫩,焦而不糊。4》米涼粉原料: 生米涼粉500克、醋3克、白醬油50克、花椒粉5克、紅醬油50克、芽菜粒8克、味精5克豆豉50克、五香粉少許蒜泥25克、郫縣豆瓣20克、蔥花25克、芹菜末25克、小豆粉20克。制法: 1.炒鍋置火上,將油燒至五成熱時,將剁細的豆鼓炒至酥香,再加剁細的豆瓣炒香上色后,放入醬油、味精、胡椒粉,五香粉略炒,再用水豆粉勾熒成鹵。 2.將涼粉切成2厘米見方,放入漏瓢,在沸水里燙熱,分別盛入碗內(nèi)。上面澆上豆鼓鹵、紅油辣椒、醋、蒜泥汁,撒上芹菜花、芽菜粒、花椒粉成。特點: 麻辣香濃,口感多層次,鄉(xiāng)土味重。5》蕎涼粉-秘方原料: 蕎涼粉300克,酥黃豆20克,酸蘿卜20克,大頭菜粒、炸花生米適量。 調(diào)料: 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味精、姜汁、蒜水、蕪荽、蔥花等適量。 制作方法: 拌。將蕎子去殼,磨成粉加水和適量的明礬水調(diào)勻,蕎粉與水的比例為1:4,入鍋用微火攪熟倒入盆內(nèi)冷卻成蕎涼粉,然后將蕎涼粉劃成小菱形塊,擺于盤中成菊花形狀,放入酥黃豆、炸花生米、酸蘿卜、大頭菜、蕪荽、蔥花等。用小碗放入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姜汁、蒜水、味精等調(diào)料兌成汁,淋在蕎涼扮上即成。 風(fēng)味特色: 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涼降火。 技術(shù)要領(lǐng): 蕎粉與水的比例 必須準確,明礬水不能過多。6》涼粉不宜做酒菜 拌粉皮、拌涼皮是喝酒的人喜歡吃的下酒菜。有人認為涼粉既下酒又解酒,其實,事實并非如此。 涼粉及粉皮在加工過程中要加入適量白礬,做出的成品才能有一定的透明度和勁力。但是白礬有減緩腸胃蠕動的作用,涼粉佐酒進入胃,會使喝下去的酒在胃腸中停留時間延長,這樣既增加了人體對酒精的吸收,又增加了酒精對胃腸的刺激作用。同時還減緩了血流速度,延長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時間,促使人醉酒。因此您在安排佐酒小菜時,可以把涼粉作為其中的一道菜,而不要只此一種。
熱心網(wǎng)友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自己做豆腐腦了,超市的內(nèi)酯豆腐就是上好的豆腐腦,燒開水把內(nèi)酯豆腐整塊放入焯一下,不要攪動否則會碎,然后用笊籬撈出,把豆腐腦的鹵作好后直接澆在撈出的豆腐上就是了,很好的。廣東黑涼粉的做法是:把50克粉末用1000克水攪拌后放在火上邊燒邊攪,否則要粘鍋的,直到燒開,離火倒入容器內(nèi)放涼,放入冰箱內(nèi)就凍結(jié)了,用小刀劃成小塊吃多少盛多少,上面澆上蜂蜜再加涼開水攪拌均勻,夏天從外面回來來一碗真是好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