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古代沒有專門的機構,但有較完善的人口管理機構和制度,基本上能隨時提供比較準確的人口數字。比如戶部及其下屬機構__各縣的戶房書辦就是專門從事這項任務的。
熱心網友
應該有
熱心網友
有。 《史記·高祖本記》記載的劉邦入咸陽后,封存秦王朝的財物,只允許蕭何取走全部的檔案資料。這里的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全國各地的地形、資源以及人口三個方面。據我所知這是最早的相關記載了。既然秦朝就已經有了人口方面的檔案,那么這些檔案當然是由官府進行統計的了。此外,《戰國策》還提到了齊國國都臨淄城有人口三萬戶等,人口三萬戶不也是人口檔案的記載嗎?周代有官制曰司空,“空”通“工”,主管國家的建設,人口與建設密切相關,故人口問題很有可能也屬司空管轄。(關于人口與建設的問題請查閱相關資料,在此不贅述。)且不論是否的確由司空掌管人口,可以確定的是:周代(至少是東周),肯定有管理人口的機構了。 漢襲秦制。唐宋元應該會有相關機構,至于是什么我不很清楚,請高人補充。 到了明清,戶部管理的包括人口。這是很明確的。 綜上所述,至少自東周時期起,我國就有進行人口統計的機構了。
熱心網友
我國古代的人口統計出來已久 , 并非由道教首創 , 但道教的人口統計具有較高的精確程度。因為道教是一個宗教團體 , 按規定日期和固定地點進行宗教活動是每個教民必盡的義務 , 在固定的宗教活動日里 , 人們懷著一種虔誠的心情進行人口統計及其他活動 , 而且這種人口統計并非以征收賦稅為目的 , 在這種情況下 , 人口統計的質量是比較高的 , 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利用不科學的形式進行的比較科學的人口統計方法 , 正是由于有了這些制度和措施 , 道教組織才可能得到鞏固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