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歲 被查出有宮頸炎 請問這個病如果不盡早治療會有什么后果
熱心網友
子宮頸炎是生育年齡婦女特別是中年婦女的一種常見病。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微生物及其毒素、化學物質以及放射線等均可成為子宮頸炎的病因。其主要癥狀有白帶增多、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感及痛經、不孕癥和宮頸糜爛等。 治療: 本病可采用陰道灌洗、局部上藥、中藥治療等藥物療法。另外,還可采用物理療法。 預防: 預防本病首先要進行定期婦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宮頸炎癥...
熱心網友
子宮頸炎是生育年齡婦女特別是中年婦女的一種常見病。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微生物及其毒素、化學物質以及放射線等均可成為子宮頸炎的病因。其主要癥狀有白帶增多、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感及痛經、不孕癥和宮頸糜爛等。 治療: 本病可采用陰道灌洗、局部上藥、中藥治療等藥物療法。另外,還可采用物理療法。 預防: 預防本病首先要進行定期婦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宮頸炎癥,進行治療。還需要積極徹底治療急性陰道炎、急性子宮內膜炎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內褲等。用酸性或堿性溶液沖洗外陰及陰道時,要避免濃度過高。男方應養成每晚或性交前洗外陰的習慣,防止性交時將病原體帶入陰道而引起感染。 引起宮頸糜爛的原因很多,如:流產、放取環、以及感染等,若能找到原因當然好。在個別患者,由于對避孕套過敏,也有引起宮頸炎的報道。 宮頸糜爛的治療方法也有多種。包括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激光治療的效果最好,當然也可先藥物治療縮小病灶,再用激光治療。目前宮頸糜爛的藥物治療效果還不是十分理想。 子宮頸炎 子宮頸炎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常見病,分急性與慢性,而以慢性者多見,多由急性宮頸炎轉變而來,因分娩、流產或手術引起的子宮頸裂傷或外翻,受到病原菌的侵襲所致。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厚,對炎癥的抵抗力強,而宮頸管的柱狀上皮薄,抵抗力弱,易感染。 一、病理 (一)宮頸糜爛 由于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長期浸于堿性炎癥分泌物中而剝脫,很快由適應在堿性炎癥分泌物中而剝脫,很快由適應在堿性環境中生長的宮頸管內柱狀上皮所代替。因柱狀上皮薄,可顯露皮下血管,宮頸表面乃呈紅色,通稱宮頸糜爛。在炎癥初期,糜爛面光滑,稱單純性糜爛;反之,可因腺體及間質增生,表面凹凸不平,呈顆粒狀,稱顆粒狀糜爛;增生更顯著者,呈乳頭狀,稱乳頭狀糜爛。 圖 宮頸糜爛(左)與息肉(右) 按糜爛面積大小,可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者,糜爛面超過宮頸面積的1/3,中度者占1/3~2/3,重度者則在2/3以上。 在宮頸炎的發展和愈合過程中,可見于子宮頸陰道段的鱗狀上皮和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相互移行的現象。這兩種上皮的正常分界,是在宮頸的外口。鱗狀上皮因炎癥而脫落,柱狀上皮乃移行覆蓋;在愈合過程中鱗狀上皮又重新覆蓋宮頸的表面。若鱗狀上皮的生長不僅在宮頸表面,并侵入宮頸管腺體,使腺體的柱狀上皮亦可鱗狀上皮所代替,稱鱗狀上皮化。 (二)宮頸腺體囊腫 宮頸糜爛愈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可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內,將腺管阻塞。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也可壓迫腺管使腺體分泌物的引流受阻,潴留而形成囊腫。表現為多個青白色的小囊泡,突出于宮頸表面,內含無色膠凍狀物。若感染,小囊泡外觀多呈白色或淡黃色。 (三)宮頸肥大 長期炎癥刺激,宮頸可因充血、水腫、炎癥細胞浸潤及結締組織增生等,變得肥大。 (四)宮頸息肉 宮頸內膜可因慢性炎癥而出現局限性增生,形成單個或多個帶蒂的鮮紅色息肉,從宮頸管內或在宮頸外口突出,直徑多在1cm以下,血管豐富,觸之易出血。 二、臨床癥狀及診斷 主要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粘液樣或呈黃色膿樣,有時可稍帶血。重癥者有時可引起腰骶部酸痛。 用窺器檢查,可見各種類型病變。重度糜爛組織較脆,易出血,須與早期宮頸癌鑒別。 三、治療 治療前應先排除宮頸癌,以免將早期癌誤診為炎癥而延誤治療。宮頸息肉可先消毒后用長止血鉗夾住其蒂部扭掉,或用活檢鉗夾去,斷端出血可用棉球或沙布壓迫,多能止血。宮頸肥大及腺體囊腫,一般不需治療。如腺體囊腫較大,可用粗針刺破,擠出其中膠凍狀物后再涂以碘酒,或用電烙器先刺破,放出液體后,再燒灼囊壁組織。 宮頸糜粒的治療原則是,采用各種方法破壞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使其壞死、脫落,便于新生的鱗狀上皮長入,覆蓋肉芽面,達到治愈目的。較為有效的方法為: (一)物理療法適用于中度和重度糜爛,是目前療效較好、療程最短的方法,一般只需一次即可治愈。 1.電熨術 用電熨頭接觸糜爛面,使組織凝固,形成痂皮,約二周后痂皮開始脫落,創面愈合一般需6~8周。手術應在月經凈后3~5天進行。有附件炎者忌用。治療后白帶可暫增多或出血。如出血較多,可用消毒紗布壓迫止血,24小時后取出。缺點是有時因疤痕收縮致宮頸狹窄。 2.冷凍療法 用液氮快速降溫裝置,將探頭置于糜爛面1~3分鐘,自然復溫后取出,使病變組織冷凍壞死。治療后2~3周可流出很多水樣分泌物。優點是出血及宮頸狹窄較少發生。 3.激光治療 激光使糜爛組織炭化結痂,愈合過程同前兩種治療方法。 物理療法術后,多有大量黃水樣白帶自陰道流出,時間長短不一,應保持外陰清潔,一般需6~8周痊愈。在創面未完全愈合前,應避免盆浴、性交和陰道沖洗。術后可每周復查一次,觀察愈合情況。注意有無宮頸狹窄,如有,可用探針輕輕擴張。 (二)藥物治療 適用于輕度糜爛,方法如下: 1.10~30%硝酸銀溶液或10%碘酒 用棉簽粘藥小心地涂抹患處,用硝酸銀后,應以生理鹽水涂抹,使多余硝酸銀成為無腐蝕性氯化銀。每周2次,4~6次為一療程,必要時可重復。 2.重鉻酸鉀液 用棉簽沾藥小心地抹患處,于月經凈后上藥一次,在下次經后可重復一次,對糜爛面較大者,有時效果較好。涂藥前,先用0.1%新潔爾滅拭凈宮頸粘液,后穹窿置棉球2個,防藥物流下灼傷陰道粘膜。畢后取出棉球,再用75%酒精棉簽揩拭涂藥區(配方:重鉻酸鉀10g,濃硫酸75ml,加水至100ml)。 (三)手術 對宮頸肥大、糜爛面深廣且涉及頸管者,及(或)疑有惡變者,可作宮頸錐形切除。切下組織送病檢。此法疤痕較小,術后宮頸能保持原狀。 慢性子宮頸炎 慢性子宮頸炎(chronic cervicitis)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疾病。常由鏈球菌、葡萄球菌及腸球菌引起。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白帶過多。陰道鏡可見子宮頸粘膜充血。鏡下為子宮頸非特殊性炎癥,可見子宮頸內膜上皮下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子宮頸柱狀上皮及腺上皮常伴有不同程度鱗狀上皮化生。少數也可因感染病毒、結核、寄生蟲及放線菌等引起特殊性炎癥。 慢性子宮頸炎時子宮頸陰道部鱗狀上皮有時壞死脫落,形成表淺的缺損,稱真性糜爛,較少見。臨床上常見的宮頸糜爛(cervical erosion)實質上是宮頸先前損傷的上皮已被宮頸管內柱狀上皮外移取代了子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由于單層柱狀上皮很薄,使上皮下血管容易顯露而呈紅色,看上去像糜爛,實際上為假性糜爛。多發生在育齡或卵巢功能旺盛的婦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使宮頸管內柱狀上皮增生越出宮頸外口。間質內常無明顯炎癥現象,在產后或絕經后可自行消退。 慢性子宮頸炎時子宮頸腺的頸部易被增生的纖維組織所壓迫,或由于腺腔被粘液或化生的鱗狀上皮阻塞,使粘液潴留,腺體擴大成囊狀,直徑一般在數毫米至1厘米,稱子宮頸腺囊腫,又稱納博特囊腫(Nabothian cyst)。 有些病例由于子宮頸粘膜、腺體和固有膜結締組織呈局限性增生而形成子宮頸息肉(cervical ployp)。直徑自數毫米到數厘米不等。呈粉白色或粉紅色,常有蒂。鏡下主要由腺體和結締組織構成。間質充血、水腫及多少不等的慢性炎性細胞浸潤。表面被覆單層柱狀上皮或鱗狀上皮。宮頸息肉屬良性瘤樣病變,惡變率很低,在1%以下。
熱心網友
像你推薦一個網站,那里有許多像你一樣的被困擾的姐妹。有一個宮糜的網站你可以去交流
熱心網友
你沒結婚吧 那就沒人照顧,,你 就勇敢一 點。。。。到治好為止 這和你感冒一樣沒什么 不過是在性上罷了 /。。。你大了 性是很正常的 。。那么性病也是很 正常的 ,,,找一 個愛 你的人把。。他如果真正愛你 他會照顧你的
熱心網友
宮頸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宮頸炎多見于產褥感染后,表現為白帶增多,下腹及腰骶部疼痛,部分患者白細胞增高伴發熱,此時應避免性生活及陰道手術,口服及局部應用消炎藥治療。目前,我國最常見的是慢性宮頸炎,約占已婚婦女的一半以上,且它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有一定關系,故廣大婦女應對其引起重視。慢性宮頸炎多由于分娩、流產或陰道手術后病原菌侵入宮頸引起。可分為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肥大、宮頸納囊四種。其中又以宮頸...
熱心網友
宮頸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宮頸炎多見于產褥感染后,表現為白帶增多,下腹及腰骶部疼痛,部分患者白細胞增高伴發熱,此時應避免性生活及陰道手術,口服及局部應用消炎藥治療。目前,我國最常見的是慢性宮頸炎,約占已婚婦女的一半以上,且它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有一定關系,故廣大婦女應對其引起重視。慢性宮頸炎多由于分娩、流產或陰道手術后病原菌侵入宮頸引起。可分為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肥大、宮頸納囊四種。其中又以宮頸糜爛最為常見,婦科檢查時可見宮頸表面失去粉紅色光滑的粘膜,表面凹凸不平,呈紅色顆粒狀,這是由于宮頸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代替的結果。糜爛面有大有小,根據糜爛面的大小可分為輕、中、重三種類型:糜爛面占子宮頸1/3以內為輕度; 糜爛面占子宮頸1/3--2/3為中度; 糜爛面占子宮頸2/3以上為重度。患慢性宮頸炎常表現為白帶增多,呈膿性,可有白帶夾雜血絲,有時會出現接觸性出血(即同房后出血),炎癥較廣 宮頸炎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病,分急性與慢性宮頸炎兩種。多因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病原體侵入而感染。此外,與性生活過頻、物理或化學刺激、子宮內膜炎、陰道炎亦有一定關系,臨床以慢性宮頸炎較常見,多無急性炎癥過程的表現。慢性宮頸炎與官頸癌的發病有一定關系,據研究,有宮頸糜爛的宮頸癌發生串為O.75%,顯著高于無宮頸糜爛者。因此,積極治療宮頸炎對預防宮頸癌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臨床表現] 主要癥狀是白帶增多。急性宮頸炎白帶呈膿性,伴下腹及腰骶部墜痛,或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慢性官頸炎白帶呈乳白色黏液狀,或淡黃色膿性;重度宮頸糜爛或有宮頸息肉時,可呈血性白帶或性交后出血。輕者可無全身癥狀,當炎癥沿子宮骶骨韌帶擴散到盆腔時,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墜脹感及痛經等,每于排便、性交時加重。此外,黏稠膿性的白帶不利于精于穿過,也可引起不孕。[診斷] 1.典型的臨床表現。 2.婦科檢查:急性炎癥可見宮頸充血水腫,或糜爛,有膿性分泌物白宮頸管排出,觸動宮頸時可有疼痛感。慢性宮頸炎可見宮頸有不同程度的糜爛、肥大、息肉、腺體囊腫、,外翻等表現,或見宮頸口有膿性分泌物,觸診宮頸較硬。如為宮頸糜爛或息肉,可有接觸性出血。 3.宮頸刮片示巴氏Ⅱ級。 4.病情較重者,可做官頸活檢以明確診斷。 5.宮頸糜爛或息肉與早期宮頸癌肉較難以鑒別,后者組織較硬、脆、易出血,必須依靠做官頸刮片找癌細胞,必要時做陰道鏡檢查及宮頸組織活檢進行 鑒別。 [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物理療法:包括電熨、冷凍、激光、紅外線等,適用于糜爛面大,炎癥漫潤較深者,一般治療一次即可治愈。 (2)藥物治療:急性宮頸炎可口服廣譜抗生素,如頭孢類抗生素加滅滴靈治療。 (3)手術治療:宮頸息肉者可行宮頸息肉摘除術,宮頸腺體囊腫可穿刺放液;宮頸陳舊裂傷及黏膜外翻,可行子宮頸修補術。 2.中醫藥治療 (1)濕熱下注:帶下量多,色黃或夾血絲,質稠如膿,臭穢,陰中灼痛腫脹,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止帶。 方藥:豬苓、土茯苓、赤芍、丹皮、敗醬草各15克,梔子、擇瀉、車前子(包)、川牛膝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藥:抗宮炎片。 (2)脾腎兩虛;帶下量多,色白質稀,有腥味.腰膝酸軟,納呆便搪,小腹墜痛,尿頻,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緩。 泊法:健脾溫腎,化濕止帶。 方藥:黨參、白術、茯苓、生苡仁、骨脂、烏賊骨各15克,巴戟天、芡實各10克,炙甘草6克。中成藥:溫經白帶丸。 3.外治法: (1)宮頸敷藥法 ①蒲公英、地丁、蚤休、黃柏各15克,黃連、黃芩、生甘草各l0克,冰片0.4克,兒茶1克。研成細末,敷于宮頸患處,隔日1次。適用于急性宮頸炎。 ②雙料喉風散:先擦去宮頸表面分泌物,再將藥粉噴涂于患處,每周2次,10次為一療程。適用于急性宮頸炎及宮頸糜爛。 ③養陰生肌散:清潔宮頸,將藥粉噴涂于患處,每周2次,10次為一療程,適用于宮頸糜爛。 (2)陰道灌洗法:野菊花、蒼術、苦參、艾葉、蛇床子各15克,百部、黃柏各10克。濃煎20ml,進行陰道灌洗,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適用于急性宮頸炎。[預防與調養] 1. 保持外陰清潔。 2.盡量減少人工流產及其他婦科手術對宮頸的損傷。 3.經期暫停宮頸上藥,治療期間禁房事。
熱心網友
宮頸炎是婦女的常見病、多發病,一般是性生活不衛生造成的。不嚴重可以不治,但時間長了不治會轉變為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