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持繼發展是以廉價的勞動力和掠奪式的資源使用以及粗放的經營,政府的國家資本主義帶動的,但在目前情況下,還能支持多久.
熱心網友
我在"中國和印度的比較:印度有可能在未來的10年內超過中國嗎?" 中寫道:“可以概括的說:中國目前的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以充裕而廉價的勞動力市場來降低了產品成本為前提(這與中國的基本國情--人口問題密切相關)、以犧牲和耗費大量的資源、東西部以及城鄉的差距加劇為代價(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目前的發展的比較迅猛的手工業、制造業等都是消耗大量自然和人力資源的產業,同時因為人才與資金的高度集中在東部與城鎮,導致東西部以及城鄉的差距加劇)、以吸引外來資金來加強基礎建設并以此帶動手工業、服務業、制造業的發展為主要政策。” 同時“如果中國不加倍的重視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不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培養、不進行各種產業的調整、不大力進行西部大開發、不對中國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與體制加以改革,那么當中國的勞動力不再低廉、當自然資源嚴重缺乏、當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劣并難以控制、當東西部以及城鄉的差距加劇到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甚至當中國因為前面的種種原因而對外來資金的吸引力逐步下降之時(也許這些問題會在十年當中不斷的曝露出來,如果中國面對這些問題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那中國的前途堪憂),”,如果這些如果都成立在話,中國的經濟會逐步的衰退,中國也會暗淡的退出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