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往往被大量的企業老板疏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因此,企業的領導者要很好地分析員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讓成就欲較強的職工單獨或牽頭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時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贊揚;讓依附欲較強的職工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中共同工作;讓權力欲較強的職工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 比如,中央電視臺的“同一首歌”節目到浙江義烏,在表演中途,主持人采訪了一位生產拉鏈的老板,拉鏈老板說:“我們一年生產的拉鏈達53億米、占全國的27%”。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全國每年生產拉鏈196億米,按全球60億人口計算、人均3.3米。市場有這樣大嗎?人均需要消費3.3米的拉鏈嗎? 再比如:中國一家生產皮鞋的企業,年生產出口歐洲皮鞋1000萬雙,每雙銷售價為10歐元、利潤0.5歐元,該中國企業的年產值為1億歐元、利潤500萬歐元。B國一家同樣是生產皮鞋的企業,年生產出口歐洲皮鞋只有100萬雙,每雙銷售價為17歐元、利潤為5歐元,B國企業的年產值為1700萬歐元、利潤也有500萬歐元。C國的一家生產皮鞋的企業,年產生出口歐洲皮鞋僅有10萬雙,每雙銷售價為70歐元、利潤50歐元,C國企業的年產值只有700萬歐元、利潤同樣有500萬歐元。 我們設定這三家企業所生產的皮鞋的原材料數量是相同的。從利潤上分析,這三家企業的利潤是相同的,而GDP是不相同的。從上面兩個事例可以說明,中國的GDP數值中、最少有50%的部分是無效勞動,是在浪費資源。C國企業用價值200萬歐元的資源加勞動就獲得500萬歐元的財富,B國企業用價值1200萬歐元的資源加勞動就創造500萬歐元的財富,反觀中國的企業為了獲得500萬歐元的財富,且用了9500萬歐元的資源加勞動。從資源上分析,中國企業用100倍的資源量才能獲得C國企業同樣的利潤,中國企業用10倍的資源量才能獲得B國企業同樣的利潤。悲哀啊悲哀!!!如果這樣的情況再來幾十年,中國就將變成一個沒有資源的荒漠。5000年的中華文明就要再次變成為新的“樓蘭古國”(20世紀帷幕初揭之際,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向世界刊布,他在沙漠中找到了消失近兩千年的古樓蘭城。一時間,舉世震驚:這一片方圓10多萬平方公里的羅布淖爾荒漠竟就是歷史上名噪一時的樓蘭城堡)。

熱心網友

你寫得不錯,只是舉的例子和前面的定律不相關呀。中國目前的確資源浪費嚴重,生產效率不高,可卻很少受到重視。

熱心網友

內行的,響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