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怎樣選擇網(wǎng)線:"網(wǎng)線是球拍的靈魂"網(wǎng)線可能是球拍的靈魂, 但對許多球員來說, 這并非是首要考慮的內(nèi)容。 球員要花6個月的時間揮舞拍子, 而只花6分鐘的時間來選網(wǎng)線。 幸運的是, 在過去的20年里, 人工合成線技術已經(jīng)顯著提高了, 質(zhì)量不好的線很少。 然而, 并非所有線(以及線張力)適合所有球員, 每個球員的需求和喜好不同。 以下準則可幫您輕松選擇網(wǎng)線和張力:可控性哪些因素決定網(wǎng)線的可控性, 在這一點上很難達成共識。 有些球員喜歡脆且結實的網(wǎng)線, 而其他球員把可控性與柔韌度和舒適度等同起來。 一般而言, 可控性好的線有彈性, 就是說擊球后能快速回彈。 線的材質(zhì), 構造及粗細都會影響其可控性。 現(xiàn)在, 彈性最好的線是天然腸線, 這是唯一一種用天然產(chǎn)品制成的網(wǎng)線-----牛腸制造的網(wǎng)線。 它雖然是最早的網(wǎng)球線, 但仍是衡量可控性的基準。耐用性就象喝啤酒一樣, 多數(shù)人都想要十全十美的網(wǎng)線。 不幸的是, 增加網(wǎng)球線的耐用性是以可控性為代價的。 厚隔距和耐磨的材料比較耐用, 但與細尼龍材質(zhì)相比, 回彈性和伸縮性較小。 如果某個球員能打斷16隔距的尼龍線(人造腸線), 建議換15L的同類型線(如果有的話), 可以提高耐用性。線隔距一般而言, 細線可提高可控性, 而粗線則提升耐用性。 網(wǎng)球線隔距范圍從15(最粗)到19(最細), 半隔距等于一個L(15L, 16L等), L是"Light(輕)"的縮寫。 15L的線比15隔距的線細, 但比16隔距的線粗。 由于細線使球嵌入線的程度更大, 因此打旋球的可能性也越大。材質(zhì)尼龍----人造腸線還是尼龍? 坦率講, 人造腸線就是尼龍。 事實上, 現(xiàn)在多數(shù)人造品都是由尼龍構成的, 但等級要比基本尼龍線要高。 現(xiàn)在制造工藝生產(chǎn)的尼龍線(或是您堅持認為的人造腸線)將可控性和耐用性有效的結合起來。 在過去(使用木質(zhì)球拍時代), 任何一個有自尊心的球員都使用天然腸線。 尼龍效果很差, 只有初學者才使用這種材料。 如今, 現(xiàn)在98%的非職業(yè)球員都使用尼龍線。其他網(wǎng)線材質(zhì)包括:天然腸線-----在可控性與手感上效果最佳。 常常由于其造價而被人所忽略。 對于胳膊不適或只要求效果最好的球員來說, 天然腸線是最好的選擇。 在頂級20ATP巡回賽中, 仍選擇使用#1線。 這些球員知道由于天然腸線硬度變化小, 產(chǎn)生的包球效果更好。 細紋理抓球程度大, 旋球效果好, 所以天然腸線能提供最大的球感和控球效果。聚酯纖維-----一種非常耐用的線, 主要針對老打斷線的球員, 而非力量型或要求球感的球員。 聚酯纖維線最初張力損失很快, 從尼龍或人造腸線轉(zhuǎn)過來的球員應增加3-5磅的張力。Kevlar-----是可以得到的最耐用的線。 Kevlar非常結實, 線能拉得很緊。 因此, 通常要加入尼龍以減少線床硬度(Kevlar是主線, 尼龍打十字線)。 建議初次使用混合尼龍線的球員減少10%的張力, 以補償增加的硬度。線結構以下是一個線結構表, 從總體上描述了有關的效果優(yōu)勢, 并舉例說明。實心單外圈:最流行的尼龍線結構----大部分人造腸線是實心/單圈, 主要優(yōu)點是保持張力, 感覺干脆。 尼龍核中心的質(zhì)量和外圈的尺寸及方向都會影響球感和舒適度。實心多圈:提供額外的耐用性和緩沖效果;多絲無圈式:多股微纖維纏在一起, 與天然腸線類似。 由于成百上千的微纖維具有緩沖效果, 尼龍多絲在舒適度方面要比實心線強很多, 合成的效果是線很柔軟舒適。 建議胳膊不適且不想花高價買天然腸線的球員使用這種線。 與腸線一樣, 正常使用會導致多絲線的磨損。 除了Kevlar和Zyex外, 多絲線一般歸為軟線。多心帶圈式:比多絲線的核心小一些, 但外部纏有一圈或多圈多絲線。 它的舒適度與多絲線相當, 但耐用度有所增加。紋理式:通過在外圈纏額外的絲或在外圈加入大一些的絲線, 增加打旋球的可能性。 其他樣式還包括:復合式:將不同材料混合在一起,以便發(fā)揮出每種材料的優(yōu)勢。如今復合線種類非常豐富,比人造線發(fā)展史上任何時代都多。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鈦復合線的流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鈦的用途還局限在線的外皮上。為了簡單方便,由不同等級尼龍線合成的線(理論上也是復合線)不包括在表格中。單絲聚酯纖維:單絲聚酯纖維以耐用為目的由于它硬度低,球感準,原始張力損失大,是Kevlar合成線的理想替代品。建議經(jīng)常打斷線又不想依賴Kevlar 合成線的球員使用這種線。線重約3-5磅,比尼龍高,以此來補償張力損失。芳族聚酰胺纖維合成線:將Kevlar的強度和抗磨性與尼龍十字形相結合,在所有線結構中,其耐用性最強,但由于Kevlar太硬,球感不好,使得可控性最差。張力:線張力在"球拍-線-張力"三部曲中最后一節(jié),同樣也是娛樂型球員了解最少的部分。讓我們從基礎知識開始----張力低力量大,張力緊控球好,這是一般經(jīng)驗,并且假設球員有一定的水平,尤其是在控球方面。初學者在控球方面要求多,但使用張力緊的線并不能解決問題。他們應該使用張力低一些的線,因為他們打球經(jīng)常打在偏離中心的位置,低張力可以提供容錯好的軟線床。那些揮拍快、擊球力大的高級球員控球能力強,因此可以從張力緊的線中獲益。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但這些總結還是適合大部分球員的。每個球拍都有建議的張力范圍,這個范圍由制造商決定,但最終還要靠球員自己來測試。如果球員沒有特殊需要(要求力量大,胳膊問題等),應該從中級范圍開始,并依此做調(diào)整。力量如上所述,如果球員要從球拍上尋求更大的力量,應試著降低幾磅張力。線床變形大(球變形小),反彈給球的能量會更多。如果線床打成蝴蝶網(wǎng),會有降低反彈力的一點,但它比所有球拍建議的張力范圍都低。控制----稍緊的線床彎曲小,球的變形多,因此提供給球的能量比稍松的線少。這就意味擊球后,球不會飛的很遠。初學者可能會把球打到各個方向,如果增加張力不會得到任何好處,但是打長球的中級和高級球員在不改變揮拍習慣的情況下,能減少擊球的深度。一般情況下,提高張力可能會打旋球,為打上旋球和削球的球員提供更多的控制力,這種說法同樣被大家接受。手臂受傷---低張力會導致線床軟,甜區(qū)大,降低傳給手部和肘部的震動量。 換拍----很多球員習慣一個張力,換拍后沒考慮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球員需要對張力進行相應的改變,看看是否需要改變拍頭大小,換個品牌,還是買一個新的鈦質(zhì)球拍。如果舊球拍的中級范圍是60磅,新球拍的張力范圍是50-60磅,那么新球拍應該從55磅開始。換線----如果球員從標準尼龍或合成腸線換為kevlar合成線,建議降低張力以補償增加的材料硬度。使用合成線,建議降低5%的張力。在上Kevlar合成線時,線要放松10%,才能得到與尼龍線差不多的手感。如果球員從尼龍線換為聚酯纖維線,可能要增加5-10%的張力,以彌補聚酯纖維線初始張力損失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