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結束時山海關是誰收復的?

熱心網友

八路軍,曾克林將軍

熱心網友

直到抗戰結束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我國軍隊沒有收復任何一個中等城市

熱心網友

曾克林

熱心網友

張學軍

熱心網友

  山海關是通向關外的重要門戶,是我軍挺進東北的必經之路。但是,日本雖然已宣布投降,但并沒有放下武器,而許多日偽軍按蔣介石的“命令”仍固守據點,完整地保持著戰斗力,拒絕向我軍投降。在長城內外還有敵人的19個旅、27個討伐隊、兩個騎兵團和華北偽“治安軍”三個團,共約十萬人。敵偽地方武裝也未解體。山海關是臨榆縣的縣治所在地,駐有日軍600多人,偽軍1000多人,還有警察大隊及敵憲兵、特務等防守,且離重要港口秦皇島敵偽據點很近。強攻會有困難,搞不好還會影響進軍東北的重要任務。曾克林當機立斷,決定部隊避開山海關,繞道九門口,迅速向錦州、沈陽挺進。當天,十六軍分區部隊告別了共同抗戰八年的灤東人民,離開臺頭營,浩浩蕩蕩地踏上了進軍東北的征程。曾克林率軍一路勢如破竹,所遇敵人紛紛繳械,于八月二十八日占領了柳江和日偽盤踞的石門寨煤礦,截斷了秦皇島、山海關敵人的燃料基地。二十九日,占領了山海關外的一個小車站前所。在這里,部隊解除了駐守在車站的偽軍四百余人的武器。截斷了北寧線山海關至錦州的鐵路交通,使山海關之敵陷入孤立無援之地。晚上,軍分區副參謀長羅文同志派人送來一封信。羅文是大部隊出關前兩天,即八月二十七日離開主力帶十二團一個連和電臺一部,先行出關,北上聯絡蘇聯紅軍,了解遼西敵情去的。他在信上說他率領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占綏中、興城,并且和從赤峰過來的蘇軍會師了。信上還說:蘇軍要來前所會見我們。曾克林接到報告激動萬分,立即決定以隆重的方式歡迎蘇聯紅軍的到來。第二天,蘇軍的一個七十人的戰斗分隊分乘五輛汽車,來到前所。不料由于語言不通,蘇聯紅軍一見面,誤認我軍是偽軍,將歡迎部隊團團圍住,并要繳械。后經蘇軍的蒙籍翻譯才解除誤會,大家互相握手親切擁抱,共慶勝利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