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的硬骨頭六連是怎么來的?
熱心網友
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某集團軍步兵團第6連的榮譽稱號。該連于1939年3月組建,是以當尖刀、打硬仗著稱的英雄集體,具有臨危不懼、遇難不茍、頑強不屈、堅韌不拔的硬骨頭精神。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轉戰冀中、晉綏、西北戰場,參加過延安保衛戰、宜川戰役等著名戰役戰斗,作戰130余次,勇于近戰格斗,刺刀拼搏,先后涌現出劉四虎、尹玉芬、李恩龍、高家凱等15位著名戰斗英雄,獲戰斗模范連稱號和英勇善戰,殺敵先鋒等獎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保持和發揚革命戰爭年代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硬骨頭精神,在參加剿匪作戰、抗美援朝和完成戰備訓練、搶險救災、施工生產等項任務中戰功卓著,成績突出。1962年,赴東南沿海地區執行緊急戰備任務,以戰備思想硬,戰斗作風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聞名部隊。1964年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該連硬骨頭六連稱號,葉劍英、劉伯承、賀龍、徐向前、聶榮臻等先后為之題詞嘉勉。1984年1月22日,中央軍事委員會向該連頒發發揚硬骨頭精神,開創連隊建設新局面錦旗。1984年,第6連在收復被越南軍隊侵占的中國領土的老山戰斗中,敢打善拼,完成堅守1個陣地和收復2個高地的任務,先后打退入侵越軍排至營規模的9次進攻。1985年6月,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該連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熱心網友
練出來的
熱心網友
1939年3月,在抗日戰爭的硝煙中,六連以14名紅軍骨干為基礎組建而成。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138次大小戰斗的洗禮,以敢于沖鋒陷陣、刺刀見紅而威震敵膽;新中國成立后,六連發揚硬骨頭作風,出色地完成了剿匪、抗美援朝、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和搶險救災等任務。1964年1月22日,六連被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1985年6月6日,六連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