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情親長悟對,妙體本心次骨"一句出于何處?作者是誰?
熱心網友
"千里情親長悟對,妙體本心次骨"出自宋代陳亮所寫的宋詞 [懷辛幼安,用前韻].
熱心網友
賀新郎(懷辛幼安用前韻)話殺渾閑說。不成教、齊民也解,為伊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卻憶去年風雪。新著了、幾莖華發。百世尋人猶接踵,嘆只今兩地三人月。寫舊恨,向誰瑟。 男兒何用傷離別。況古來、幾番際會,風從云合。千里情親長晤對,妙體本心次骨。臥百尺、高樓斗絕。天下適安耕且老,看買犁賣劍平家鐵。壯士淚,肺肝裂。 陳亮(1143~1194)南宋政治家、哲學家、詞人。字同有,號龍川,后改名同,永康人。才氣超逸,下筆數千言立"就、關心國家大事,古今用兵,好言"霸王大略,兵機利害",著酌古論》,遍交一時豪杰。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亮入大學,翌年上《中興五論》,力主抗金,反對議和。痛陳:"國家之恥不得雪,臣子之憤不得伸,天地之正氣不得而發泄。"秦檜倡邪議以沮之,忠臣義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氣情矣。"并提出為了抗金,必須節浮費、斥虛文、嚴政房七懲好吏公、此論未得孝宗重視,即回到永康,杜門讀書,著,述達十年之久。淳熙五年(1178),亮改名同,又向孝宗三次上書,極言時事,力主抗金,勸帝"痛自克責,勢必復仇,以勵群臣、以振天下之氣,以動中原之心。"孝宗赫然振動,欲耀之官,亮笑謂:"吾欲為社稷開數百年之基,寧甩以博一官爵!"并渡江而歸,光宗紹熙四年(1193)秋,亮應禮部試,舉進士第一。光宗召見,賜詩。亮和詩有"復仇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發蒼)之句,以示抗金之志,至老不衰。授建康府金判,未上任,病死,年五十二歲,溢文毅。 陳亮為學無所師承,在學術史上"異軍突起"。以布衣而,縱論天下事。言論是政治言論,也是哲學言論,其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能講"儒者之所未講",提出:"夫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夫道非出于形氣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間者也。"他批判主觀唯心主義的程朱理學,與朱嘉作長期的關于"王霸義理"的大辯論,反對朱熹的"道在物先、"理在事先"、"存大理、滅人欲"的唯心主義道統論說,提出"道在物中"、"理在事中、"千途萬轍,因事作則"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反對朱熹的空談"義理"、"心性",而講求"救時"、"濟事"的功利,他的反理學斗爭,對當時和以后的思想界,都有重大影響。 陳亮的詞,慷慨激昂,風格豪放。如《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萬里腥檀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表現了一生力主北伐的政治抱負。他的政論更是筆鋒犀利,氣象萬千。他曾期許:"至于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風雨云雷交發而井至,龍蛇虎豹變現而出沒,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自謂差有一日之長。"著作有《龍川文集》、《龍川詞》等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