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人們收到最開心的禮物有幾個要素。一是要他(她)喜歡,二是最好意外,三是最好他(她)渴望已久卻沒有的。第三個條件倒不一定要價錢高,有可能只是很難弄到,或是他(她)嫌貴,不舍得買。有人就奇怪了,他(她)既然嫌貴,那你怎么還說價錢不一定高?其實,價錢高的東西人家不一定嫌貴,比如人家要買房子、汽車、電腦、首飾,價格雖高,可他在對比挑選后可能早就買了,市價8000元的電腦,他如果7000元特價就買到了,那他怎么還會嫌貴呢?有時嫌貴的東西可能只是一些小東西,你我應該都有經驗。比如我妹妹很愛吃一種杏仁糖,挺貴的,30多塊錢一小盒打開才7、8粒,她在電視臺工作,雖然收入不低,平時卻也不舍得買。我有次就一下子給她買了好幾盒。我花錢不多,她卻高興了好久。我也試過想買一對名牌貴襪子,(我已有了好西裝和好皮鞋),但50多塊一對襪子,實在不舍得。朋友知道后送了我兩對,我當時真的很高興。請我吃噸飯幾百塊卻沒那么高興。你說對嗎?所以你要先考慮阿姨喜歡什么,再考慮她有什么是不太舍得買舍得用舍得吃的。再給你舉個例子,我母親經濟條件不錯,若買1000多的金飾她可能不在眼里,因為她自己也經常買。但我在她生日送了她一付1000多的老花眼鏡,她雖一個勁地抱怨貴,因為她可能從沒想過要用這么好的老花眼鏡,她有兩副,都沒超過50。但她真的好喜歡。(誰不喜歡?用處大,還那么貴。當然是相對老花眼鏡而言,如果是相對金飾、手機,那就沒啥了不起了)。

熱心網友

送家人:給父母要實惠的東西,要是買了不實惠的,他們會心疼錢,還會覺得乖孩子不會花錢。補品是比較好的。衣服也很好。買一件質量好的保暖的羽絨服,我覺得是不錯的選擇。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買禮物之前先想一想爸爸媽媽喜歡什么(有兄弟姐妹也是這個原則),想一想怎么樣他們才會開心,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孝心,這樣送出去的禮物,接受的人會感到你的真情,因為你是用心思忖過,給他們買的貼心的禮物。如果你工作過后還沒有給家里寄過錢,那么我建議你這個春節一定要給家里拿錢!除了買禮物以外!錢一點都不俗,子女的成功都是父母血汗錢堆砌成的,為什么我們不能用錢來表示我們的孝心?而且,我個人認為,經濟獨立過后就是贍養父母的開始,金錢是衡量的指標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不管父母在不在乎這個錢,他們會不會用,他們在乎的是你的孝心。想想這個春節,你父母感受到的,應該是溫馨和寬慰,因為孩子獨立了,也因為孩子心里裝著爸媽。買什么樣的禮物都是一樣的,只要是你精心挑選的。不管孩子買什么禮物給爸媽,爸媽心中的這個孩子都是一直的那個孩子,愛不會變。

熱心網友

對父母而言,回家與他們團聚就是最好的禮物;對子女而言,一份鼓勵與期待則是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