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受過騙嗎?---聯合舉報廣西的騙子公司 [中國消費者報]大連"全球南國春"披著化肥外衣搞傳銷 編者按 “投身神圣的事業”、“發展新型農業”、“小投入大產出”......在這樣一些高尚的謊言蠱惑之下,200多人“踴躍”加入了一個以買賣化肥為名的傳銷組織,干起了拉人頭收會費的傳銷“事業”,其中的多數人血本無歸。該案的一個特殊之處在于,傳銷組織已經從原來的化妝品、保健品等傳銷的“傳統項目”發展出傳銷化肥等新名堂,更具有迷惑性和隱蔽性。報道這樣一個案例,或許可以讓困頓者清醒,讓執法者彌堅。 在大連市西崗區長江路一帶,一批人以所謂的“全球南國春事業”(以下簡稱“南國春”)為名從事傳銷活動。在半年多時間內,受騙群眾達200余人。經過大連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分局的艱苦偵查,去年12月29日終于揭開了大連市第一起化肥傳銷案的黑幕。 “南國春”列入傳銷黑名單 62歲的江波是瓦房店市農民。去年5月,她將家中的糧食和幾頭豬全賣了,共籌得3000多元錢,到大連市內西崗區加入了“南國春”傳銷組織,滿以為可以狠賺一把,誰知事與愿違,錢沒賺成,反而落得家里無米下鍋,只有靠親朋接濟生活。一家人三天兩頭吵嘴打架,好端端的家被非法傳銷害得搖搖欲墜。 去年6月以來,大連市工商局經檢分局不斷接到像江波這樣的受害人的舉報,訴說他們受所謂的“全球南國春事業”之騙,進行傳銷,害得有家難回的遭遇。工商執法人員進行了明察暗訪,將“南國春”等34家企業和個人列入傳銷警示名單,并進行周密部署,準備將傳銷分子一網打盡。 夜晚擒獲“南國春”傳銷骨干 工商執法人員經過長時間偵查,終于摸清了“全球南國春事業”非法傳銷組織大連團隊總負責人郝某及其他幾名骨干的藏身地點、活動規律、通訊聯絡方法等重要線索。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晚上,郝某等30余人剛剛聚集到西崗區長江大面館屋內,即被工商執法人員當場查獲,并在現場查獲大量用于非法傳銷活動的宣傳品及相應用具。經查,在大連從事“南國春”傳銷的人員有200余人。 傳銷化肥聲稱“發展新型農業” “南國春”化肥傳銷是一個新型傳銷案例。大連市工商局經檢分局副局長孫清波告訴記者,從去年初至今,工商局查處的傳銷案例中,大多數產品涉及的是保健品和化妝品,而“南國春”頭目傳銷化肥的主要目的是為拉攏更多的人加入傳銷隊伍。在發展下線的過程中,非法傳銷分子往往以“發展新型農業”、“賣化肥是為幫助更多的人致富”等口號來欺騙廣大下崗職工。 三種形式編織發財夢 落網骨干的交待筆錄和查獲的資料證實,這一非法傳銷組織主要設計了3種傳銷層次來編織入會人員的發財夢。一是“鄉代理”,入會者交900元購買“南國春金卡”,每次按銷售總額的14%獎勵,每期最高發放廣告費9000元。二是“縣代理”,交300元購買“南國春銀卡”,每次按購銷總額的13%獎勵,每期最高發放廣告費3000元。三是“地區級代理”,交100元購買“南國春優惠卡”,每次按購銷總額的12%獎勵,每期最高發放廣告費1000元。 與所有騙術一樣,為了誘使人們盡快加入“南國春”傳銷組織,傳銷頭目精心設計了一個讓人心動的騙局: 第一步:介紹工作,將人騙來。一些從偏遠山區被騙來的傳銷人員,為了挽回損失,遂以打工或做生意為名,開始騙親戚朋友,甚至連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第二步:掏空錢袋,將人套牢。傳銷骨干以“投身神圣的事業”、“小投入大產出”為名,使被騙者深信不疑,接下來就要交保證金,先掏空來人錢袋,并將身份證扣下,讓其不愿走,想走也走不了。 第三步:業務培訓,落入陷阱。交了保證金,要進行業務培訓,可上課的內容卻是發展下線,如何再騙人來。久而久之,一些人就會失去理智,深陷其中。 工商機關認為,“南國春”是個地地道道的傳銷組織,其實質是拉人頭收會費,而紅利實際是從交納的會費中抽取的。另外,能夠獲利分紅的是位于“金字塔”頂端的人,而面廣量大的一般傳銷人員根本分不到紅利,即使分到也是很少的一部分,遠不及其投入的血汗錢。據調查,從事“南國春”化肥傳銷的絕大多數人不僅賺不到錢,反而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