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出合適的例子,想來大家能理解吧。

熱心網(wǎng)友

我一向來不贊同文學理論上“古老”的“階級決定論”。一個人出身的和所處的“階級”(準確地說是“階層”)當然會對他的思想(包括感悟力)形成很大的影響,但沒有絕對的影響力。一個人對藝術(shù)的感悟決定于他對生命的感悟。一顆真正感悟了生命的靈魂是高貴的靈魂。擁有高貴的靈魂,立身華屋的窗前,他能把所有目光傾注在一個在烈日下?lián)]汗的農(nóng)人身上,并強烈地感受那個被風雨雕蝕的身軀里生命的高尚與力量。這方面托爾斯泰是典型(看看他的《復活》就知道),法國的雨果也是(《巴黎圣母院》)。托爾斯泰和雨果都身處“上流社會”,但他們都從最下層人的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光彩與價值。還有屠格列夫、泰戈爾……擁有高貴的靈魂,即使是局促于破敗的茅屋,也會欣然于周圍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一切生命的欣欣向榮,他們的目光還會越千山越萬水,關注天下蒼生的悲悲喜喜。他們會憎恨為富不仁,但絕不拒絕為人造福的華屋廣廈。這方面杜甫是典型。在高貴的靈魂那里,沒有狹隘的“酸意的憎恨”,更不會迷茫于“脫俗的恬然”。只有那些低俗甚至丑陋的靈魂,才會永遠被自己那狹小的圈子困住,無法理解生命的含義。只有他們,窮愁潦倒時會詛咒一切華麗,得勢時又會兩眼朝天,看不到自己曾經(jīng)不如腳下的一顆草,有如可悲而又可憐的阿Q!這個世界,高貴的靈魂與丑陋的靈魂總是同時存在的。而丑陋的(或低俗)的靈魂應是與藝術(shù)無緣的。

熱心網(wǎng)友

大起大落的大才子,就能寫出劃時代的文章!就如曹雪芹!

熱心網(wǎng)友

樓主說的我同意,有關系!藝術(shù)是一種創(chuàng)作,有什么樣的思維,觀念,就會決定作者的創(chuàng)作走向!不同的觀念,會為不同的階層服務!無論你的藝術(shù)水平多高,你的思想和觀念會讓你有完全不同的藝術(shù)作品!

熱心網(wǎng)友

即使按照你的劃分,農(nóng)村人也有品德惡劣者,城里人也不無道德高尚者。人類社會是由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構(gòu)成,這是最起碼的知識,怎么能簡單地用農(nóng)村人和城里人這樣來劃分,連這一點都不了解,就不要去想這樣的問題了吧。

熱心網(wǎng)友

能,人的本質(zhì)屬性是社會性這在中國是金科玉律但是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人的本質(zhì)就是人性!只有人性能夠超脫階級和社會環(huán)境永恒的人性一直都在討論中但是,我們有很多文學是超階級的其實最值得稱道的是《詩經(jīng)》那是一部最能反映人心靈的文學很多東西都是階級論者后來加的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也許他有著最為高貴的心靈那些生活在上層的人他們的卑污齷齪相信你也有所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