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的歷史教材里,所能見到的都是慈禧的壞.一日上課,教授突然說出他最敬佩的女人中有慈禧的份(注:此教授學識上很有見地),但把一本<慈禧太后>看完后,仍找不到她的可愛之處,請問各路英雄如何看待這個女子?正確的對慈禧的評價應是如何的呢?
熱心網(wǎng)友
慈禧太后,全稱是“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圣母皇太后”,這么冗長費事的稱號為的是彰顯她身份的尊貴。這些字是歷年一次次“上尊號”累加所得 她還有一個稱號,孝欽顯皇后。“顯”字來源于是她丈夫咸豐帝的廟號文宗顯皇帝,正牌皇后謚號最后一個字必須和皇帝的相同,方見得地位是正宗的。像恭親王的母親那樣的,臨危前才勉強封了個太后,最后死了謚號卻不系道光皇帝謚號的“成”字,就算不得道光的正宗皇后了。欽字的意思是威嚴,正符合慈禧給人的印象。 慈禧這個女人,可以說是百年以內(nèi)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女人,她發(fā)動兩次政變,每一次都深刻的影響中國的政局和國運。她以一人之力策立兩位皇帝,先立后廢一位大阿哥(實為太子),實際把持中國政權48年。她對百年中國的影響不要說沒有哪個女人比得上(宋美齡,江青和她比起來都只能算小兒科),就是把男人們加進來比,她的能量等級也在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這一類里面。 像這種人物,其實多半都是蓋棺而論難定的。我小時候看過一部少女慈禧的港片,典型的不著邊際的戲說,比如安排慈禧和恭親王是一對戀人,是迄今為止我覺得最有創(chuàng)意的對辛酉政變中叔嫂合作的解釋。雖然拍得比較爛,但是這個片子對慈禧極有權謀的武則天式的詮釋則符合了一般人心目中慈禧的形象。 其實慈禧比武則天差太遠了。一般人都會認為慈禧是武則天式的那種極有本事的女人,所以才能爬到那個位置掌權,甚至有許多她在咸豐宮廷如何排擠他人爭寵的野史傳說。不錯,慈禧可算得精明,但是她的一生,運氣和偶然的成分至關重要!她的發(fā)跡的根本在于為盛年離世的咸豐帝生下了唯一的兒子,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她沒有這個兒子,任憑她再怎么有權術,再怎么費盡心機的向上爬,以后也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老死宮中的太妃而已,她再怎么厲害,國家的任何事務都沒有她插上一句話的份。 從這里再一次驗證了那句話,“如果埃及艷后的鼻子短一寸的話,世界將會怎樣?”,歷史很多時候其實是偶然的,沒什么道理可講的。慈禧太后以她獨特的個性深刻的影響了中國的歷史,但是有什么道理有什么證據(jù)能夠證明當時為咸豐皇帝生下皇子的必然會是這個女人呢? 武則天就不然。武則天的發(fā)跡更多的是靠的自己的權謀機智和鉆營,而不是建立在生下唯一的皇長子這樣不可靠的幸運的基礎之上。 所以慈禧的上臺掌權,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偶然。她的太后尊位并不是她運用心機奮斗得來,完全是運氣的安排,甚至她在咸豐的宮廷里并不算得如何得寵。 所以我覺得把慈禧看成武則天一類的女人,實在有些太抬舉她了,她上臺完全是偶然,離武媚娘的水準還差得太遠呢。 還有一種標準的歷史教科書上的看法,就是近似于老妖婆式的了,她陰險,狡詐,賣國求榮,國家積貧積弱還生活奢靡,挪用海軍經(jīng)費修頤和園,又保守固執(zhí),阻撓變法,這該是受過一般教育的人對慈禧的看法。 另外一種以《走向共和》中的慈禧的形象為代表,這里面的慈禧是一種和藹慈祥,精明能干的正面形象。這可能受高陽的《慈禧全傳》和德齡等人寫的有關慈禧的回憶錄有關。高陽的慈禧全傳雖羅里八嗦的不耐讀,但是史學功底頗深。高陽筆下的慈禧,李鴻章等人就是一副老成謀國的樣子。此外德齡的御前女官德齡寫的御香縹緲錄,清宮二年記里面的慈禧是我見過的最好的慈禧的形象。德齡的這兩本書在記錄慈禧的宮廷生活細節(jié)的方方面面非常翔實,有很高的紀實價值。在德齡的眼中,老佛爺慈祥,聰明,寬容,公正,而且有很高的藝術品味,善于生活,比如精通衣飾的搭配,還自己發(fā)明一些美容的方法和游戲方法。在德齡的筆下,慈禧是一個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很可愛的有魅力的女人。此外我還讀過一本《宮女談往錄》,作者是當年慈禧身邊的一位宮女何榮兒的朋友,作者所記俱由這位宮女親口談起。這本書里面的慈禧形象和德齡筆下的可為印證,都是一個親切有人情味的大家庭老太太式的,而且很明顯的,德齡和這位宮女都對慈禧極具感情。
熱心網(wǎng)友
慈禧誤國,不容質(zhì)疑。 但平心而論,但她也想回天,但實在乏術。 問題出在四方面: 1 時代局限 2 運氣不好正趕上滿清多事的那一段 3 女流之見的狹隘 4 這個人品質(zhì)差(不說是男是女)——不堪重任,但又容不得人 這種話許多人不愛聽,尤其是女性,可事實畢竟如此。
熱心網(wǎng)友
其實呢 我們評價 一個人 總會在 我們得立場上面 可是如果真的 有一天 我們也會 作到 慈禧 的地位 身份還有就是他的遭遇 那 我們回怎么樣呢????沒有人能夠知道 但是我要說得是我們沒有 權利 去評價一個人尤其實在 我們站在自己的 立場上面.....
熱心網(wǎng)友
這??掌管朝政近半??世紀的女人﹐賣國求榮﹑舞弄??X?楸?人所不容﹐事??上也做過小小善舉﹕她也曾?多??蕓畹礁=ㄒ?зc?末o但??v史的客觀性?碓u?r?是阻?狹酥?陌l(fā)展。
熱心網(wǎng)友
女人嘛,為了生存,也是沒有辦法。
熱心網(wǎng)友
哎
熱心網(wǎng)友
賣國賊,人人得而誅之.之所以這樣說,理由是:看待歷史人物要看大節(jié),不要不肚雞腸,作為女人,她可能很漂亮,但她把國和家混為一談,把國事當作家事處理,見識太短,太集權,卻什么都做不好。不管是什么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現(xiàn)在不少文藝作品片面地夸大一個方面,"戲說歷史"成風,由此導致青少年不能正確的認識歷史,長此以往要誤國誤民,都醒醒吧!!!
熱心網(wǎng)友
此人是中國第一可惡的女人!工于心計、禍國殃民、無惡不作、死有余辜!你的教授如此抬舉她,若不是有血緣關系恐怕就有心里問題!
熱心網(wǎng)友
人人得而誅之啊,賣國賊!!!!
熱心網(wǎng)友
不同角度不同看法。只從她自身來講的話,她不過就是一個平凡自私的老太太而已。就因為把她放到了那個歷史時期、放在了那個舞臺上,才有了后來的歷史事件,當然不放她在那里也許同樣會出現(xiàn)一個其他什么人的,難道真的會有所不同?好許未必。
熱心網(wǎng)友
她確實不是什么樣好鳥。
熱心網(wǎng)友
不
熱心網(wǎng)友
慈禧太后只不過是個高級妓女罷了她也有自己的苦衷
熱心網(wǎng)友
咱們誰也沒活在那個時代,誰也不知道當時的情況.也許她也是被逼無奈.
熱心網(wǎng)友
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人永遠都是最可惡的。何況她占的又是那么大的一個位置。呵呵,粗俗了一把。不過話說回來,她也就是一自私自利,心理變態(tài)的小人物罷了。她做的事情也是歷史使然。
熱心網(wǎng)友
一分為二來看吧! 長話短說慈喜是封建社會,封建傳統(tǒng),封建思想的集中產(chǎn)物。她不可能接受現(xiàn)代化的教育,也不可能有現(xiàn)代的民主思想,她的失敗就好比是李自成當皇帝。 她是把清朝推向滅亡,是把軍費造了那個什么什么東西啊。但是沒有那時的她,能有后來的軍閥割據(jù),能讓進步思想萌芽產(chǎn)生嗎?如果沒有她的封建思想,和腐朽的統(tǒng)治,能喚醒民眾的反省嗎?如果民眾的覺悟是讓那時中國蘇醒的炸藥包,那她就是導火線。 現(xiàn)在不分析她的為人,我們就從她造的什么什么東西?現(xiàn)在的后人不就是樂于其中嗎?她不就是造了給后人娛樂?她能享受幾年啊?現(xiàn)在還不是成為歷史保護景點啊?封建統(tǒng)治時能造出能遺留萬年的什么什么宮啊?現(xiàn)在看看,高樓大廈,水泥的城市,能抗幾級地震啊?什么砍樹啊造成的洪水,沙暴?哎~~~~~ 最后要說的是,絕對的權利使人絕對的腐化,現(xiàn)在權利是分散了,但是腐化就沒了嗎?還不是照樣腐敗。貪官還不是越打越多啊?工人家的孩子依然是工人,農(nóng)民家的孩子依然是農(nóng)民,貪官家的孩子難道能出幾個清官的嗎? 慈喜就是慈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不能因為你是歷史學家就能定她終身罪。也能不能因為你是滿族后裔就能說她一切都好。 以上是個人意見。
熱心網(wǎng)友
她應該是好壞各半.
熱心網(wǎng)友
慈禧才不可惡了,因為是由于她的野心和當時宮廷所逼的。 我們單位的行政副總那才叫可惡,可以說全企業(yè)近1000人90% 的人都說她可惡或壞、毒。 其余10% 就是她的走狗!!!
熱心網(wǎng)友
兩說著,有到是不破不立
熱心網(wǎng)友
為一個女人,她肯定有可愛又可憐的一面,作為統(tǒng)治者她肯定是不成功的
熱心網(wǎng)友
作為一個女人,她肯定有可愛又可憐的一面,作為統(tǒng)治者她肯定是不成功的。
熱心網(wǎng)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吧."沒有純粹的高尚也沒有永遠的卑鄙"呵呵這是聽一位網(wǎng)友說的.
熱心網(wǎng)友
不能說她是故意的,但她確實不是什么樣好鳥。她生平好像沒有做幾件好事。但從個人成就來說,她可是不得了,從一個宮女到一個皇太后,也不是常人能有的能力。我個人是很不喜歡很不喜歡她的。
熱心網(wǎng)友
哎
熱心網(wǎng)友
慈禧當時應該也是被逼無奈的,你想一想,當時一面是外國列強,一面是人民起義,內(nèi)外交困,就靠著她來頂著這個腐朽的大清王朝,誰不會如此啊?明明自己的國力軍力都不如外國列強,人民起義有那么多。她在那時候只能那樣,如果她生活在武則天時代說不定會成為武則天二代呢。其實她也有一些比較好的舉動,但是我們總是(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把自認好的,缺點刪去,自認壞的,優(yōu)點又不寫入史籍。
熱心網(wǎng)友
賣國賊這個稱號是逃不過去了,不過誰在那個位置都不好過呀,一面是列強,一面是腐敗的大清朝,打也打不過,不議和又能怎么樣。該著她慈禧倒霉,要是生在清朝的強盛時期,她也是一代母儀天下的太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