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想補鈣,應該怎么做呢?還有我想買些鈣片給他吃,但不知道什么牌子好呀?請幫忙
熱心網友
孩子缺鈣正當時,像佝僂病、雞胸、駝背等典型的缺鈣現象已經很少見了。但是,輕度的缺鈣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問題依然突出。如果您的孩子不進食牛奶及奶制品,那么,他十之八九存在缺鈣問題。 輕微缺鈣或者缺鈣的早期,主要表現為精神神經方面的癥狀,如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脾氣怪;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出汗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其實,很多的缺鈣癥狀很不典型,它們只是發生某一癥狀的危險因素而已,如齲齒、近視、蕁麻疹,甚至是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發燒、拉肚子等,這可能都與缺鈣有關。 六種因素影響鈣吸收 1.年齡: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鈣的吸收能力強,年齡增長,鈣的吸收率就下降。嬰幼兒可高達50%~60%,兒童青少年30%~40%,成年人20%~30%,中年人10%~20%,60歲以上低于10%。所以從幼年開始攝入足夠的鈣,對老年時的骨骼質量,有著深遠的重大意義。 2.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保持血液中鈣和磷的比例,使鈣和磷能夠鈣化,沉積在骨骼中,所以在補鈣的同時,必須要有維生素D參與,鈣才能被吸收利用。 3.愈是缺鈣吸收率越好,機體不缺鈣時,吸收率低,攝入的多余的鈣就從汗、尿中排出體外。 4.高脂肪膳食或對脂肪吸收不良時,會使鈣與脂肪酸結合,形成不溶性鈣皂而影響吸收。 5.腹瀉等消化道疾病導致的吸收不良以及緊張、抑郁、憤懣等情緒狀態也會影響鈣的吸收。 6.食用含草酸高的蔬菜,如茭白、竹筍、菠菜、莧菜,可使鈣成為難溶解的草酸鈣而不易吸收。如果在下鍋前,先在熱水鍋中炒一分鐘,可除去蔬菜中的大部分草酸。 鈣含量 一般來說,鈣制劑或鈣保健品都標有含鈣量。標明含鈣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含鈣化合物的量;另一種是含鈣元素的量。營養學上習慣用鈣元素的毫克量來表示。常用鈣化合物的含鈣量為:乳酸鈣13。0%,碳酸鈣40。0%,磷酸氫鈣23。0%,葡萄糖酸鈣9。0%,氯化鈣27。2%,醋酸鈣23。0%。而保健品市場上習慣以化合物含量來表示。因此,當您的孩子缺鈣時,千萬要看清劑量,比如您要給孩子每天補500毫克鈣,選擇的是葡萄糖酸鈣,那么您如果補500毫克化合物,只相當于45毫克的元素鈣,與標準補給量差90%還多。 吸收率 曾幾何時,商家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使出了這個“吸收率”法寶,一時之間讓人眼睛一亮。實驗和現實是有差距的,給缺鈣的小白鼠補鈣,可能會達到90%,但是許多鈣保健品卻竟敢喊出吸收率100%,這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其實,對鈣而言,人體的吸收率只能達到30%左右,而且還受多種因素影響。中國預防科學院營養及食品研究所的實驗觀察證實,很多鈣保健品的鈣吸收率都差不多。 維生素D 影響鈣吸收最主要的因素是維生素D,確切地說是體內的1,25-二羥維生素D。這種活性的維生素D是食物中的維生素D與人體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陽光照射后,再合成維生素D3,然后在肝臟,尤其是腎臟中經羥化反應而生成的。它能促進鈣在小腸甚至在結腸中的吸收。如果人體缺乏1,25-二羥維生素D,鈣的吸收只有10%。如果補充了維生素D,并在肝臟與腎臟合成了1,25-二羥維生素D,在重度缺鈣的情況下鈣的吸收率會增加到60%左右。 價格 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價格和成本是相關的,但在鈣保健品中,價格卻是和廣告費相關的,說得明白一點,如果您不認真推敲,很可能花了很多錢買來的卻只是亮麗的外殼。一磅奶(454克)含鈣約在500毫克左右,它的價格僅3元左右,卻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一天的補鈣量。選擇鈣劑,價格越低越好,含鈣量越高越好。 補鈣法則 補鈣量因人而異,一般補充到每日供給需要量(RDA)的1/3~1/2。粗略計算,保健補鈣為:嬰幼兒每天可補200~300毫克,學齡兒童為300~400毫克,青少年為500~600毫克,成人為300~400毫克,孕婦和乳母為400~600毫克。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市場上補鈣產品有近200種,但鈣源只有十余種,常見的如碳酸鈣、氧化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枸櫞酸鈣)、乳酸鈣、羥基磷酸鈣以及各種氨基酸鈣等。在選擇鈣保健品時,首先要考慮鈣含量,其次是鈣溶解度和吸收量,再次是價格和口味。理想的鈣劑除了應具備鈣含量高、溶解度好及在胃液中釋放率高、吸收率好、無副作用、服用方便、口感好等特點外,還應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物質,使其達到既補鈣質又促進鈣的吸收。目前,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是碳酸鈣,因其價格和含鈣量適合我國普遍鈣缺乏的國情。但是,在歐美發達國家最流行的是檸檬酸鈣,它是目前公認的吸收率較高,對人體刺激較小的鈣劑。 專家意見:補鈣,過猶不及 國內外專家的研究表明,兒童長期吃鈣過多會使血壓偏低,增加日后患心臟病的危險。美國波士頓大學的一個專家組對3~5歲的79名兒童對照觀察發現,攝取熱量為1000卡的食物中,每毫克鈣,就可使收縮壓下降2毫米汞柱。 鈣雖為人體必需的元素,卻不是十全大補丸,補鈣也并非多多益善。科學實驗證明,用鈣過多,易致便秘。一些僅含鈣的制劑,若用量過多,可導致人體磷的缺乏。磷與神經組織密切相關,同時又反致骨軟化。體內鈣濃度升高,就能成為多種疾病的禍根,如眼內房水中鈣濃度過高,可沉淀為晶體蛋白聚合,引起白內障而失明;尿液中鈣度過高,在膀胱中容易形成結石,給尿路留下隱患,尤其是在同時攝取較多維生素D時,可能會將肝、腎等重要生命器官像骨骼一樣“鈣化”,喪失功能,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在給孩子補鈣時切不可盲目過量。
熱心網友
如果孩子缺鈣,聽醫囑,不要亂吃藥。象保健藥類雖是好東西,但吃過了會中毒的!多喝牛奶,最好喝牛奶時吃一個面包,空腹喝不利于吸收!祝寶寶健康成長~!
熱心網友
已多種植物性蛋白為補品。如豆腐。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