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把綏靖政策叫做“綏靖”呢?這個名次是不是有什么典故?
熱心網友
“綏靖”一詞,來源于《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績,敬服王命,綏靖四方。”其意思是“安撫平定”,可到了現代,“綏靖”作為一種政策,其含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成為一種姑息養奸的做法。
熱心網友
湊個熱鬧,補充一點綏靖保持地方平靜;安撫平定;過去反動政府不顧事理道義,使人民屈從于暴力和強權之下以求安定吾在卅八年,不能綏靖區域,又值中州兵亂,秦隴倒懸,加以寢患彌篤,實思斂跡避賢。――《晉書·張軌傳》綏靖主義[appeasement] 用犧牲別國的利益安撫侵略者,以換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
熱心網友
綏是平安、安撫,靖也是平安、安靜、安定?!敖椌浮笔潜3忠环狡桨舶捕ǎ嗉淳S持社會秩序良好?!敖椌刚摺笔菍η致哉呋虬詸嘀髁x者,采取妥協、安撫、姑息、縱容的態度,犧牲弱小國家的領土權益,甚至本國人民的長遠利益,以求茍安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莢法等國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縱容德、意法西斯進行侵略而簽訂的《莫尼黑協定》就是這種侵略的典型。由于“綏靖”表面上是為了維持良好社會秩序,更容易使人接受,同時也更欺騙人。
熱心網友
“綏靖”一詞是古代的書面語,意為安撫并使地方保持平靜。懂得這個詞的意思,那“綏靖政策”也就好懂了,即為使某一地方保持平靜而采取的一些安撫的政策。至于這個詞有什么典故,我倒沒見過(可能是我的孤陋寡聞?:)))
熱心網友
我上中學時也對這個問題一直心存疑慮,今天也借這里了解一下,請高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