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要參加學校的辯論賽,主題是關于旅游景點門票漲價利弊的討論,希望各位能給點觀點

熱心網友

有利亦有弊,要具體的景點具體分析。我試舉兩例:一、杭州西湖,不僅沒有漲價,反而把西湖周邊的不少原來不開發(fā)的公園現在都免費開放了,目的就是希望留住外地人在杭州住上一晚上,加上新西湖的開發(fā)以及西溪濕地公園的建成,今年杭州市的旅游收入暴漲(當然這里面有多少是免費公園開放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但有作用應該是肯定的)。二、黃山,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景點都有其游客接待容量,黃山也不例外,如果超過接待容量,則會導致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接待質量大幅度下降;2、游客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證(主要是一些可能危及游客安全的景點,象黃山等自然景觀、一些游樂場所等);三、景點的自然景觀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那么如果限制游客的數量呢?大致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市場調節(jié)機制:漲價,一個就是配額制。到底哪個辦法更好?從追求景點經營部門的經濟效益來看,當然是漲價。但景點資源畢竟不同于一般企業(yè)的資產,經營景點也不等同于一般的經營企業(yè),還必須比一般地企業(yè)經營更多地考慮社會效益,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從這個角度來看。先來說說景點門票的定價,如果僅僅從企業(yè)經營的角度看,當然是包括兩部分:成本+利潤,考慮到景點運作的特殊性,我們在定價時還必須考慮普通老百姓承受水平、國家的經濟實力,前面兩個因素都是與景點門票的價格正相關,成本越高、利潤越高,則門票價格越貴;老百姓承受能力越差,則門票就應越低,國家經濟實力越強,則門票可以越低。那么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兩種限制游客數量的辦法所帶來的影響:漲價,不管對誰都有影響,但對高收入者影響甚微,對低收入者影響可能就是去或者不去的問題;對景點管理部門(也就是經營部門)大有好處;對國家財政有可能能減輕一部分負擔;配額制:也就是強行限制進入景區(qū)的游客數量。從表面上看,對大家都沒有什么影響,但實際上對部分低收入者還是有很大影響的,這要看如何實現配額。九寨溝的辦法是網上申請,試想那些低收入的人有很大的比例是不大上網的,如何申請?那就只有被拒之門外了。所以我贊成適當的漲價,不管應當加強對這些景點管理部門的監(jiān)管力度。而且如果漲價了就應當適當減少國家或地方財政投入。

熱心網友

我們是低消費者當然不想它漲咯!··

熱心網友

你認為是弊還是利? 唯一的利益就是在金錢上,而國家為什么要建立這么多的旅游景點了,違背了原有的目的。從這點去考慮我想應該勝算會大一些。不要告訴我你是支持漲價的!

熱心網友

這 是 短 視 行 為. 他 們 只 看 到 幾 張 門 票 收 入. 看 不 見 更 大 的 商 機. 可 悲 啊!

熱心網友

如果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弊端還是少。因為旅游漲價,人們就不會去了,游不所值,大家可以選擇其他的休閑方式,從而避免了一些因人多而發(fā)生的事故、堵車等不便,要是每個月除了雙休日還月月都有黃金周就好了,大家可以隨意選擇時間出行,不用看風景時卻看到的只是人頭,不用堵車。大家分散去旅游,景點就不會漲價,服務也許還會提高,那不是更好嗎?

熱心網友

我認為從長遠來說,弊大于利。 當前國家實行三個黃金周放假制度,人們旅游屬于被動行為,因為一般人平時沒有空。要么孩子上學,要么單位離不開。各旅游點借此漲價,一方面阻擋了一部分原本想旅游的人,另一方面,漲了價而相應的服務水平卻沒有提高,只能增加游客的失落感,認為游不所值。人們一傳十,十傳百,長遠利益受到影響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