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國股市沒有做空機制,只有做多,才能賺錢。目前,從2001年最高的2240多點,跌到1100點左右,大盤已經跌了50%多了,國家該培育該準入的機構基本也都進股市了,所謂的股權分置問題,從國家制定的方案來說,有誰能夠拿出比它更好的方案?在目前的市道,大機構能夠賺錢的應該很少很少,大家基本都被套,那么做空的動能到底來自何方?是不是境外機構或者境外非法入市資金?我國有兩次牛市反轉,啟動時的資金據分析和透露,都是境外資金所為,老百姓的血汗錢,都被外人給賺走了?這次難道還是要這樣嗎???
熱心網友
1,宏觀調控導致周期性股票賣出 2,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倉位調整 3,減持方案與市場預期有較大差距 市場無聲的抗議 4,空頭資金(我估計主力可能是境外熱錢)打壓以便獲取更低廉的籌碼
熱心網友
上市公司質量不高有的多年不給股民報酬。2。投機成分太大——所謂的游資無人官到股市撈一把就走。有關部門還把他捧上天。。。股市怎能不跌!?謝謝!!!
熱心網友
做空的動能主要來自政府,由于政府的股市知識和股市能力不足,它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時機出臺錯誤的政策,導致股市急速而長期地下跌,股民和機構全線虧損面高達90%之多。老百姓不慎誤入股市,誤入歧途,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熱心網友
造市,造空市;你拋、我拋、大家拋——做空動能。
熱心網友
既然中國股市沒有做空機制,那么底點就不由政府說了算,當然散戶說了更不算了做空動能的成因是參與市場的有影響的主力利益觀點一至,且此時步調也一至.所謂做空動能是誰也不大舉進入而已!
熱心網友
股權分置破題 掠奪國民財富正式開始! 2005年5月14日 盡管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就股權分置破題發出反潮流的言論:“試點之日即崩盤之時”,但是,少數利益集團的代表仍然一意孤行地提出四家試點,異想天開的以為,借此可帶動中國股市走出長期低迷,甚至能夠引發大牛市。但是,從4月14日,尤其是五一長假以來的市場走勢,已經對破解股權分置究竟是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還是瘋狂掠奪國民財富,是改革還是背棄中國國情,是利好還是葬送中國股市,作出了有力的回答。 股權分置破題的七個不對,注定了它必然走向死路。第一,時機不對。股諺云:“牛市擴容是春風楊柳、火上澆油,而熊市擴容則是風聲鶴唳、雪上加霜。”例如,在1997年牛市中,管理層推出的包括擴容在內的20多道黃牌警告,都撲不滅牛市的烈火;2001年6月以前的牛市中,市場從未奢望非流通股對流通股送股補償,只是希望非流通股以凈資產價格向流通股配售,就視為重大利好,但當時的財政部長貪心地堅持國有股以市價減持,終于導致四年熊市,迫使國務院于2001年10月和2002年6月兩次緊急叫停。而今,熊市越陷越深,管理層即使作了讓步,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10送3,10送10,市場照樣視為利空,跌勢不止。第二,保障措施不對。當長江黃河上游洪水泛濫必須決堤泄洪時,首要的任務是以最快的速度疏散下游群眾,保護生命財產。但管理層在作出股權分置破題,變一個股市為三個股市的決策,即“決堤泄洪”時,非但不疏散下游群眾,反而要群眾原地待命,并稱這是利好,以至于把大批群眾“淹死”。第三,分散決策不對。試想,若把長江黃河上游決堤泄洪的權力下放給沿江各省、各市、各縣、各鄉、各村,那么后果將是,決堤處的群眾可以提前逃到山上、爬到樹上,就像四個試點個股首日漲停板一樣;而洪水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他地方的群眾快速淹死,就如近期絕大多數個股的股價天天重挫一樣。而逃到山上、爬到樹上僥幸活命的人,面對一片汪洋,最終不是餓死,就是腳一滑、手一松摔死,無一能幸免。本次以自下而上、分散決策的方式解決股權分置,完全是不懂市場經濟規律、違背民主化決策、草菅人命的昏招。第四,提出補償方案的主體不對。從股市誕生之日起,在每一份上市報告書中都講明,2/3非流通股不能流通,所以其以1元資產折價,而流通股東卻以十幾元,幾十元的高溢價認股,享有流通權,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持股成本更高,這就是市場經濟中雙方的契約。而今,非流通股東想改變契約,獲得流通權,照理,提出補償方案的主體應是付出高成本的流通股東。然而,現今提出方案的竟是非流通股股東,讓流通股東來表決,并威脅:這個方案已是極限,若通不過就不搞了。流通股東表決的方式也是要么贊成,要么反對,連協商、討價還價的權力都沒有,這就像“黃鼠狼找雞開會,讓雞來表決黃鼠狼吃雞的方案”一樣荒唐,簡直是強盜邏輯,哪有半點“特別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味道。第五,保護的對象不對。有人以4只試點股票首日漲停為由,振振有詞地稱這是非流通股東保護了流通股東利益,其實,此大謬也。一是試點個股的流通股東,自2001年以來,股價損失已達70%以上,清華同方從60多元的高價和46元的增發價跌到9元,慘不忍睹,現在一個漲停板,又能“保護”他們什么?最多保護了低價入市基金的利益。二是絕大多數非試點個股的流通股股價連續慘烈地下跌,不僅提前跌破1100點,比2002年1月和2003年1月跌到政府救市的1300點還低,而且,今日4。60元的平均股價,比1996年1月512點時的5。01元的平均股價還低8%,1100點指數只相當于460點的含金量。4只試點個股的暫時上漲,是以1400只個股的下跌作為代價,試點對7000萬投資者的利益究竟是保護,還是掠奪,一目了然。第六,“對價”標準不對。既然非流通股東同意給流通股東補償以換取流通權,那就應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計算出非流通股東和流通股東持股的實際成本,計算上市以來流通股加權平均股價,然后合情合理地確立“對價”標準,讓廣大股東平等協商,最后確定補償比例。而今,10送3的方案也罷,用公積金10送10也罷,都是由非流通股東信口開河,明顯違背“三公”。廣大投資者擔心的是,在4只試點個股表決時,基金被非流通股東收買,其他流通股東只關注眼前蠅頭小利式的送股而投贊成票,讓管理層找到大面積推廣的借口;更擔心第二批試點個股名單提前向基金泄密,讓他們重倉后對方案投贊成票,強奸民意。因此,今后若再增試點名單公布后,必須公布大流通股東買入時間,以防止內幕交易。第七,全流通時間表不對。首先,試點是一批,還是幾批?總共試點多少個?用多少時間,試點就全面鋪開?這個時間表證監會沒有公布,以致造成近期市場“一紅九黑現象”。其次,試點個股滿一年后,非流通股第一年可流通5%。第二年可流通10%,第三年可流通多少?在證監會的“通知”中也不表。至少應宣布第三年也是10%。人們預期,到第三年時,80%的股票都已跌破凈資產,甚至只有幾角幾分,屆時,流通股東即使獲10送20的補償,也無法拋售,唯有成本只有幾角的非流通股東可以盡情拋售,獲利兌現。這等于說,三年后的中國股市即可自然完成全流通,這便是近期市場恐慌性拋售不止的重要原因。 總之,解決股權分置是陷入死路,是不可能從中找到活路的,盡早糾錯叫停吧!為了促使管理層糾錯,四家試點的流通股東用好神圣的一票,也至關重要。 。
熱心網友
爸爸 求求您不要再炒股了…… 一天,正走在路上,手機響了,話筒里是個稚嫩的小女孩的聲音:“爸爸,你快回來吧,我好想你啊!”憑直覺,我知道又是個打錯的電話,因為我沒有女兒,只有個6歲的獨生子。這年頭發生此類事情也實在是不足為奇。我沒好氣的說了聲:“打錯了!”便掛斷了電話。 接下來幾天里,這個電話竟時不時地打過來,攪得我心煩,有時態度粗暴的回絕,有時干脆不接。 那天,這個電話又一次次打來,與往常不同的是,在我始終未接的情況下,那邊一直在堅持不懈的撥打著。我終于耐住性子開始接聽,還是那個女孩有氣無力的聲音:“爸爸,你快回來吧,我好想你啊!媽媽說這個電話沒打錯,是你的手機號碼,爸爸我好疼啊!媽媽說你工作忙,天天都是她一個人在照顧我,都累壞了,爸爸我知道你很辛苦,如果來不了,你就在電話里再親妞妞一次好嗎?”孩子天真的要求不容我拒絕,我對著話筒響響地吻了幾下,就聽到孩子那邊斷斷續續的聲音:“謝謝……爸爸,我好……高興,好……幸福……” 就在我逐漸對這個打錯的電話發生興趣時,接電話的不是女孩而是一個低沉的女聲:“對不起,先生,這段日子一定給您添了不少麻煩,實在對不起!我本想處理完事情就給您打電話道歉的。這孩子的命很苦,生下來就得了骨癌,她爸爸3年前因炒股陪了很多錢.....最后實在受不了,不久前尋了短,我實在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她,每天的化療,時時的疼痛,已經把孩子折磨得夠可憐的了。當疼痛最讓她難以忍受的時候,她嘴里總是呼喊著以前經常鼓勵她要堅強的爸爸,我實在不忍心看孩子這樣,那天就隨便編了個手機號碼……” “那孩子現在怎么樣了?”我迫不及待地追問。 “妞妞已經走了,您當時一定是在電話里吻了她,因為她是微笑著走的,臨走時小手里還緊緊攥著那個能聽到‘爸爸’聲音的手機,并讓我一定轉告爸爸,妞妞求求他不要再炒股了……” 不知什么時候,我的眼前已模糊一片…… 希望有各大BBS登陸ID的網友,各位有良知的網友,把這個故事轉發到各論壇 拜托大家了!!! 。
熱心網友
中國股市做空的動能來自政府的政策,它一味的保護圈錢者的利益,例如寶鋼:它自己都說不缺錢,但為什么還讓它增發呢?因為目前是它圈錢的最好時機,錯過了這一時機,礦石漲價因素必然影響其業績,再圈錢的難度就增加了。它在圈錢時考慮投資回報了嗎?這樣的公司能拿什么匯報投資者呢?二、來自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與股民沒有利益的共同點,圈錢會使他們的利益最大化,沒有一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靠投資取得回報,政策的缺陷使他們不需要這樣做。連年虧損公司的老總可以拿400多萬工資,還有什么留給股民呢。以一汽四環為例,達到了圈錢的目的后,就開始利用關聯交易轉移資產了,它還能給股民留下什么呢?在政策的保護下,圈錢才是硬道理。國家如此,企業如此!錯誤的理念,錯誤的做法必然產生錯誤的結果!
熱心網友
做空動能來自大家對政府股市的錯誤政策的恐懼,如擴容:在股市如此低迷的情況下還要“擴大直接融資”。股權分置對流通股東的補償達不到予期,反而非流通股東變現有利。
熱心網友
做空的動能來自價值的回歸。目的為了更好的圈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是股市最佳反映。為了圈錢所以不必擔心股市的崩盤,價值的回歸帶來了圈錢的動能。
熱心網友
我們不能讓外國人來抄中國股市的底!各位機構.基金的頭頭們要警惕啊!
熱心網友
全流通試點效應就是最大的做空動能!!! 1 四家試點公司無一例外的推出送股方案,這就意味著首先要有一部分非流通股通過流通股股東實現全流通,而這一龐大的增量最終要由市場來買單.這對本已脆弱的市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2 全流通方案的不合理性讓人感覺有一種畫餅充饑的意味.對市場吸引力不夠. 3 加劇了人們的恐懼感.全是全流通惹的
熱心網友
主要是信心的喪失.對后市看空,悲觀的情緒.
熱心網友
股市的圈錢本是國家的本意,因為缺乏原始積累嗎!農民都壓榨了50多年了,小股民又有幾年呢!?政府很清楚,股市中有幾個是貧民!?原始積累就靠的這些股民,是個套就往里鉆嗎,怨狠誰呢,不想在這里發財就走人。唉!可憐的中國人.........
熱心網友
一,長江電力、中集集團、寶鋼股份等的調整,而且還有繼續下探可能,這是最大的做空力量;二,政策調控威力顯現,地產板塊出現大跌,而且還有進一步下跌可能,最重要的是隨著調控措施的不斷出臺,可能影響相關板塊出現大跌,比如鋼鐵、有色金屬等,這也是一個較大的做空的動力。
熱心網友
我是散戶,我忍不住繼續虧損了就把手中的股票砸出去了,想不到威力這么大,機構都快扛不住了,可見,股市是多么的脆弱。
熱心網友
做空動能來自于最大的空頭----證奸會,它的所做所為分明就是要把股市推倒重來,推倒第一步驟就是打壓股指,打壓股指股指必然下跌呦!
熱心網友
最佳的全流通方案——制定統一補償規則 補償全體流通股民。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都能接受、吸引大量資金入市的唯一方案。一、現有全流通方案的弊端:1、讓大股東決定全流通方案不合理。上市公司圈錢的規則是國家定的,現在叫他讓利,你國家為什么不制定強制性規則?2、補償對象不合理。舉個例子:我每股40元買了清華同方持有了3年,剛每股6元賣了,換成別的股票,沒有得到補償,因為我不知道內幕信息; 他知道內幕信息,每股6元買過去,第2天得到補償,合理嗎?你保護了誰的利益?股市是全體股民創造的,股市是一個整體,股票隨時在流通,你不可能自發行一直持到現在。應該給所有股民(不管他是否持有該股)進行補償,否則中小股民得不到信息,不但得不到補償,讓內幕人士獨吞了補償成果,反而因為市場容量加大,對市場預期失去信心,股價下降而損失慘重。3、富了少部分人,害了廣大股民,鼓勵了腐敗。知道內幕信息的人每次補償都得到好處,廣大股民不但沒有得到補償,反而因為市場容量加大,對市場預期失去信心,股價下降而損失慘重。證監會的人員靠賣全流通信息,一定會出現一大批大大小小的王小石。4、方案投票可能會通過,因為內幕人士現在買入成本很低,還能得到補償,不持該股的股民全部反對但沒有機會投票。二、全流通最佳方案:由證監會根據上市公司發行價、配股、送股、分紅等因素制訂統一的補償規則或統一計算公式,讓非流通股縮股,向股民廣泛征求意見后,上市公式只要全流通就必須執行這個規則,否則你不能全流通。不能因為給證監會送了禮就改變規則。規則規定非流通股縮股的比例,然后把縮下來的股按持股(全部A股)總市值補償給全體流通股民,而不是現在持有該股的人。(如果小股民總市值少,可以幾次放到一起補償)三、該方案的優點:1、規則統一,操作性強,簡單易行,不用每次制訂規則每次投票。2、杜絕腐敗。統一了規則,一切公開,沒有內幕消息。3、吸引進場資金。因為只要你進場就可以得到補償上市公司縮股,總股數減少,每股分紅增加。相信大批資金會蜂擁進場,分享全流通帶來的實惠。上證指數會連續漲停!四、該方案通過的最大障礙是證監會和機構投資者,因為該方案一旦通過他們將沒有機會獨吞全流通帶來的成果。。
熱心網友
機構在減倉是獲利了結,畢竟這些股票有些神話的色彩。現在有些低于凈資產有前景的股票,大盤跌,它們卻橫著走,仔細觀察就知道有人在吸納股票。我們不要總是盯著大盤,多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和股票走勢,不能總是后覺后知。現在,有些股票能進了,有好多股票還難說。這里要把股價、基本面、凈資產、行業中的地位全面考慮。同時,看股票的價位、成交量的變化、走勢。這樣,你會有收獲,記住:看不明白就別進去,進去就得有理由!!
熱心網友
如果股民在入市當初用買股票的錢買成門市或住房結果是大不相同,不動產10萬己增值至20多萬了,而股票10萬現在只剩2至3萬吧,大家說股民是不是無知,和可悲.所以社會上普通認為股民精神上有病.所以股市就無當官的真心為股民,怎么能漲?
熱心網友
做空的動能來自基金對證監會的施壓
熱心網友
解決股權分置的方案只能有二:1.按張衛星的以發行價的倍數給流通股東送股. 2.以公積金的倍數給流通股東送股,公積金本來就 是流通股東溢價認購所得
熱心網友
如果我的十萬的消失能引起股市的崩盤,我愿意
熱心網友
股權沒有實際性利好!園了錢送股(錢)不應除權!
熱心網友
信心崩潰。
熱心網友
老鼠--大米--大便--大老鼠
熱心網友
作空的動能來自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廣大投資者對股市不看好。你想想股權分置給股民的補償就如一次稍好一點的分紅派現,國家一毛不拔,上市公司拿著賺得你的錢返還點給你,也就是打發打發,然后獲得整體上市流通權,市場無形中擴大了2—3倍,本來是想解決問題,實際上成了史無前例的擴容和圈錢。而且它打發的那一點,很可能象寶鋼增發一樣,不但沒有得到什么,還會再一次陷入和付出。二是機構投資者、基金、券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四年熊市,他們也難逃惡運。何況他們的資金大部分不是自有資金,資金鏈受到破壞。最令人惱火的是過去一呼百應,現在中小股民不太聽打招呼,跟風的少了,增大了他們的操作成本和運作風險。現在他們的價值投資、藍籌概念正受到沖擊,他們也傷痕累累,自顧不暇。他們每一次改變持倉結構,就是一次做空動能的施放,同樣也是一次虧損的加劇。由于他們的臭名昭著和誠信問題,國內的資金誰都不放心交給他們,過去和現在雖有所不同,但沒有資金或資金不敢入市是一致的。臺灣陳水扁上臺敢動用財政資金保底,泱泱之中國又是何等的小家子氣。錢不讓外國人去賺又讓誰去賺,你還得感謝他們拯救了你的股市呢。三是股市環境不支持作多。如宏觀調控、加息、新股上市、股市丑聞等等,過去以為不可能的觀點,如千點論、推倒重來論,現在都變成了現實。你還敢把血汗錢投入到一個只有風險而沒有回報的市場上嗎?。
熱心網友
眾所周知,中國的股市是一個不健全的體系,繁雜而無頭緒,圈錢又不想買單。做空的動力主要來自股市的不健全。第一,中國的股市是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做空則會更空,現在就是如此。第二,中國的政府法規不健全,這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年能解決一點,明年再解決一點,這是個時間的問題,所以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大家的信心是要慢慢恢復的,信心不振,只能做空。第三,不管是外國游資還是房市的資金沒有抽出,或者正在觀望,再殺入股市首先要要打壓做空也是必然的。第四,政府的急功近利導致的游戲規則不完善,監管不嚴導致的違規現象不斷發生,等于自殘,所以除非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氣概肅清股市,否則做空的力量會源源不絕,有錢也不會投進來。
熱心網友
擴容和股權分置,說到底都是在圈錢,圈誰的錢?廣大股民。
熱心網友
你我他
熱心網友
股權分置試點方按都可以補償流動股東,看起來投資者可得利,但中小投資者得不到,因信息滯后比新股中千還難,應采取深滬股市在某一天所有上市公司同時除權,這樣中小投資者才有得到同等的補償機會。現在這樣補償,信息快的可不斷得利,而信息慢的永遠不能得到補償。信息的快慢永遠存在,一百年后也一樣。有股在手就有同等補償權,尤其對深套的股民來說更合理,為了得補償權大家都會做多,如同意此觀點希望網站組織大家簽名并轉報中國證監會。 ksq_88123@
熱心網友
下跌的根源是一大批基金機構打壓股市。試想,當大家依據自已的底線不愿拋時,盤面上的表現是成交量極度萎縮,此時是見底的信號,買入者就會蜂涌而進,股價就會上升。但為什么在成交量低迷時股價還在節節下跌呢?原因就是機構故意打壓,反正虧的是國家和別人錢,與已無關。
熱心網友
問蒸浮頭頭去?
熱心網友
你看是個笨蛋做空的動力就是因為大家都虧本了.沒人買只有人賣大家對股市都失去了信心哪來什么外資??做空是不買股票按你說的外資做空,不是等于全世界的資金都在做空中國股市?
熱心網友
做空動力就來自于那些不靠錢生活的人和那些錢多到已經幾輩子花不完的人.
熱心網友
擴容壓力,股權分置!
熱心網友
中國上市公司的總體質量太差,而東方人的賭博性太強。只有把那些垃圾公司全部趕出去,中國的股市才會有希望。大家要遠離那些根本不考慮股東利益的公司,特別從來不分紅的公司考都不要考慮,像寶鋼這種毫無道理的擴股的公司也不要理。
熱心網友
從深層次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現行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從目前股市政策面分析,是當局違反當年契約,貿然實行全流通所致!非流通股開閘之后,由于非流通股均是獲利豐厚的,對市場現有股價的沖擊非常厲害。就拿長江電力來說,其本身是有投資價值的,大盤暴跌幾百點,股價走勢巍然不動,已經充分可以反映,但當面臨5月18日鎖定18個月的4億戰略投資者配售增量要上市時,就輕松跌破8元,目前仍將考驗7元,沒有一絲止跌的跡象。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部分配售增量的股票持有價格是4。30元,投資價值在暴利面前顯然是蒼白的,而再深一層去想的話,如果長江電力更多的非流通股均可以上市流通的話,或者說就是全流通的話,極其龐大的擴容數量加上極其低廉的非流通股持有成本,再好的投資價值也將顯得空洞無力。在這樣的背景下,瘋狂出貨也就成了必然。中集集團瘋狂下跌的原因其實何嘗不是“一樣”。要知道,畢竟建筑在現有流通股基礎上的價值投資,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估值系統,當新的增量來臨時,其價格必然要重估。
熱心網友
假----大----空=====中國特色!假----大已過,現在該空啦!三歲小孩都知啦。
熱心網友
破費10萬元。看怎么樣蹦盤!
熱心網友
現在中共緊急召見國民黨和親民黨,也是病急亂投醫啊! 寄希望中國國民黨能救股市了
熱心網友
有三種情況:一、現在股市有投資價值,政府就該投入救市資金----利國利民啊 二、現在股市沒有投資價值,就讓它該跌到哪里算哪里, 三、現在股市有投資價值,但政府沒有信心或是短視、無能。
熱心網友
其實四年下跌的根源主要是股市有它本身的運行規律,還有就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問題太多,跌到現在就是對這些公司從新定位,這些問題解決了才會讓以后的市場健康的發展!我是昆明的,歡迎昆明的朋友交流,大資金可以指導和操盤,電話13888581375王先生!
熱心網友
它是洗錢啊!
熱心網友
現在指數已經沒什么意義了,國家的政策能夠讓機構認可,場外的資金有意愿進場才行建議一般的股民可以等機構進場時進,等成交量放的大時進就可以了
熱心網友
來自各方的壓力
熱心網友
勝而進兵者,人所共知也。勝而退兵者,人所不知也。股市漲跌其實是利益得失的外在表征。正如網友所說下跌是不會賺錢的。越是廉價的籌碼,等到其翻番,絕大股民距解套還遠。這是正在做空的人的想法。
熱心網友
中國股市誕生14年來,7000萬開戶股民在中國股市總共投資了24500億元,但經過中國股市特有的壟斷管制產生的"二次溢價"截流,世界最高水平的印花稅交易費的截留,以及承擔了其他諸多內部職工股、轉配股、國減股、遺留問題股、債轉股等負擔,到達上市公司內部實際只有8500多億,但投資者總體付出卻是24500億資金。也就是說投資者只有三分之一的錢被"融資"到了上市公司,大量金錢都消失在繁雜的中間環節了。 "發行股票融資"對企業來講是相比銀行貸款、借債等成本最高昂的融資手段,但為什么在中國股市企業打破頭拼命也要上市融資呢?為什么在中國股市發行價格遠高于國際市場?為什么我們似乎看不到中國股市這種高昂成本呢? 從政府角度來看問題,政府為國企融資通過各種"掮客"向千萬股民借款8500億,但"掮客們"卻給股民打的是24500億的借條!中間一筆巨大的利益差價被各種"掮客"吞吃了,因為是他們幫助政府通過股市從千萬股民手中借的錢,自然要收取勞務費好處的。 實質是"借錢要不要還"的基本經濟信譽問題 西方經典教科書沒有錯,用股市融資對融資方來講是成本最高昂的。在今天的中國股市有了一個更特例的案例:發行股票融資8500億,卻制造了將近20000億的虧空!要么是政府管理層不認賬,用股民的血汗錢來填補,要么是政府管理層認賬,想辦法來填補這個股市大窟窿。 。
熱心網友
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國有資產不能流失。
熱心網友
你怎么知道的,含H股的不會出貨,含H股的公司治理比較好,決對有投資價值!
熱心網友
空方的能量主要來自90/01年這十年的牛市行情,在一個沒有做空機制的市場里,多方要想了結就只有做空這一條道,游戲規則的不完善造成這個樣,
熱心網友
我國的所謂投資者(投機者)該受點血的教訓練班!!!!!!!!!!!
熱心網友
含H股B股的基金都在出貨,
熱心網友
1.受“七部門聯合出臺新政穩定房價“影響,滬深本地房地產股下跌2.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基金重倉股以中集集團、振華港機、中遠航運等為首出現暴跌(分析認為升值對這些公司的出口有很強的負面影響,會影響到未來盈利能力)(不過我認為這是個陰謀,實際上主力已經獲利豐厚,不斷打壓股指一是套現二是給政府施壓,來爭取和管理層討價還價從而能在試點方案獲得更大收益.要不怎么今天證監會緊急開會了呢)
熱心網友
最好的方法是讓股市蹦盤,讓國家感受一下這樣帶來的沖擊...不買股票,讓它自己走吧/
熱心網友
無可奈何!
熱心網友
一波又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