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

熱心網友

  前些時候看了一集電視訪問。當主持人隨口問某學者喜歡林黛玉還是薛寶釵的時候,對方答曰:當然是黛玉。因為她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葬花辭》就是作者對他身處的社會聲嘶力竭的吶喊和宣講,就是因為作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所以他的理想夭折了。這是悲劇的源頭。讀這篇文章的每個朋友心中都有一個量身定做的理想世界。它被我們小心翼翼地封存在心靈深處。那里沒有任何虛偽和矯飾,沒有現實中不得不具備的風度和涵養,沒有忍耐妥協和屈從。  有的就是我們素凈的臉和真誠的心。黛玉就是作者真我的載體。它是完全沒有經過現實錘煉和教養的。所以黛玉與人群格格不入。寶釵則不同。她是作者想俯就現實而塑造的另一個理想。它具備適應生存的一切。所以寶釵是另一個意義上的完美。至于那些心計,手段,乃至無情,都是為了追求這種現實的完美而不得不為。我斗膽說一句:你我都熱衷于比較薛林。其實是拿我們心中的理想世界和絢麗的現實世界進行較量。不管你承認與否,“真我”有些時候是不討喜歡的。但是我們卻不能不愛它。現實的世界是高深莫測的。  所以黛玉和寶釵無法對調,獨特的環境造就獨特的人物!如果真的要對調,那么還是有黛玉和寶釵的存在,只是名字換了而已,仿佛代數學里的反函數,只是X和Y對換一下,其結果依然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黛玉對寶玉的愛也高于一切,任何東西也不可調換來的這種愛!  它時常另我們喪失信心,但我們從未停止去適應的腳步。這是不矛盾的。有些朋友還是不能欣賞黛玉。唉!難怪。你畢竟沒有作者所經歷和感悟的一切。我們都太幸福了。我們就想娶寶釵這樣的妻子,交湘云那樣的女朋友。理由之一是她們都健康,不用男人們伺候和花錢。理由之二:她們性格都好。不用男人們費心人際關系或反過來過分體貼她們。理由之三……我就象愛自己那樣的愛著林黛玉。“自己”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那時絕對的,那是不可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