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流汗像流血似的,這是什么馬啊?

熱心網友

是汗血馬,傳說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書記載汗血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馬”、“天馬”,即現在的阿哈馬。1951年,我國曾從前蘇聯引進種馬,其中包括52匹阿哈馬。這群阿哈馬飼養在內蒙古錫林格勒盟的種馬場。公母自然繁殖并做了部分雜交改良。1958年,王鐵權前去考察,見到的阿哈馬體形輕細優美,全身密生長毛,彎曲的頸部,特有的伸長高舉步法,顯得高貴出眾。傳說中汗血馬頸部上方流的汗像鮮血一樣。記者向新疆農業大學努爾江教授問及此事時,他很吃驚:“阿哈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騎兵馬,解放后新疆曾引進過許多匹,但我從沒聽說過它流的汗像鮮血一樣,更沒有親眼見過。”  馬在高速奔跑時體內血液溫度可以達到45℃到46℃,但它頭部溫度卻恒定在與平時一樣40℃左右。據此,有關動物專家猜測:汗血馬毛細而密,這表明它的毛細血管非常發達,在高速奔跑之后,隨著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紅色血漿從細小的毛孔中滲出也是極有可能的。  但王鐵權研究員說,阿哈馬“流汗如血”只是極個別的現象。據說外國專家都曾對汗血馬的“汗血”現象進行過考察,認為“汗血”現象是受到寄生蟲的影響。清朝人德效騫在《班固所修前漢書》一書中解釋:說穿了,這只不過是馬病所致,即一種鉆入馬皮內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尤其喜歡寄生于馬的臀部和背部,馬皮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會出現往外滲血的小包。傳說,土庫曼斯坦有一條神秘的河,凡是喝過這里河水的馬在疾速奔跑之后都會流汗如血,如今這條河卻無從尋找。這種“寄生蟲”到底是何方神圣現在也無人知曉。對此,有些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南京農業大學鄭亦輝教授認為,“寄生蟲說”很難成立。如果是寄生蟲引起了汗血寶馬流汗如血,那它為什么不隨時流汗如血,而偏在疾速奔跑之后流?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劉少伯在50年代、60年代、90年代曾多次到新疆專門對中亞馬種進行飼養、馴化等方面的考察,他說:“馬汗一般是白色的,呈泡沫狀,不可能像血一樣。”   鄭亦輝教授提出了一種猜測:流汗如血僅僅是一種文學上的形容。馬出汗時往往先潮后濕,對于棗紅色或栗色毛的馬,出汗后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艷,給人感覺是在流血,而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發達的地方,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汗血寶馬在疾速奔跑后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樣鮮紅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