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上看到用納豆做菜有營養,可預防骨質疏松,看起來很粘,有絲,不知是什么東西,哪里可買到?

熱心網友

我給你發一篇文章就清楚了。 我的納豆情節----田中直子 納豆就是把大豆發酵。有特殊的臭味,雖然有營養但味道不是誰都能接受的。小日本的產物,吃它干嗎呀?我給你發一篇文章看看就清楚了。納豆是日本人熟識的家常早餐中的基本食品。但從我出生到二十歲都沒吃過納豆。我老家在關西地方,家里沒有一個人喜歡吃納豆,母親也從不買納豆。在我小時候,出生在關西地方的人喜歡吃納豆的人好象不多。我還是在同過去住在崎玉縣(日本關東地方)的男朋友談戀愛的時候,才首次嘗過納豆。看起來,它像腐爛的甘薯那樣,有點粘,使人惡心。但是吃起來,我卻感到意外,納豆好象是醬油的原料,非常好吃。據說,把生雞蛋和納豆攪拌在一起吃的話,生雞蛋能減少納豆的臭味,使第一次品嘗納豆時比較適應,我就是這樣吃的。本 來我很喜歡往米飯上倒生雞蛋的吃法,也許是生雞蛋可以幫助我容易吃下納豆。生雞蛋和納豆的巧妙配合相得益彰,增長醇和,使嘴里充滿著濃濃的味道。如果再和五香紫菜一起吃,我想多少碗米飯也能吃下去。我首次吃納豆,就被吸引了,至今還懷念它的味道。   納豆的來源有諸多說法,迄今還沒有弄清,完全是個謎。主要的說法有兩個。一個是從中國傳來的說法。據說,中國云南省有和日本相同的作法制作的新鮮豆豉。還有一個是在日本誕生的說法。我個人支持后者的說法。我認為日本有制作納豆的條件。可以做下面的推測?納豆菌生存在稻草里,適合發酵的日本溫暖濕潤的氣候偶爾產生納豆。不久以前,我發現大部分在日本東部地區(關東地方)的人吃納豆。這現象和納豆的來源有關的話,為什么離中國很近的日本西部地區(關西地方)的人不太喜歡吃納豆呢?東部和西部的人的愛好不一樣,這一個原因也許可以說明這個現象?來源的謎越來越深。話說回來,乍一看像腐爛的納豆,誰第一次看見它就敢吃,我不禁要佩服他是個很勇敢的人。   納豆的種類主要有三種。一、拔絲納豆。二、干納豆(很適合茶點、下酒菜)。三、咸納豆(別稱“寺納豆”,除了京都的“大德寺納豆”以外、濱松的“濱納豆”、奈良的“凈福寺納豆”等很有名。納豆一般指的是拔絲納豆。在日本關西地方,說“納豆”,很多人以為“甘納豆(甜豆)”。“納豆 納豆 甘納豆,春日井的甘納豆”(春日井是食品廠家)曾有這樣的電視廣告,以前的我呢,一聽納豆,就不知不覺地想起來“甘納豆”。   納豆的一般吃法  首先把它放入碗里,用筷子均勻地攪和。然后把準備好的佐料——比如說蔥末、紫菜末、芝麻、生雞蛋、曬干的小沙丁魚等放在上面再均勻地攪和。最后把芥末和醬油也一起攪和,把它放在熱乎乎的米飯上面吃。用納豆作的菜也有各種各樣,要注意的是不要燒得過熱,以便防止納豆菌死滅。 。

熱心網友

(1)納豆源于中國。納豆類似中國的發酵豆、怪味豆。古書(和漢三才圖會)記載有:“納豆自中國秦漢以來開始制作。”納豆初始于中國的豆鼓。(2)納豆的營養價值。近年來,經日本的醫學家、生理學家研究得知,大豆的蛋白質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納豆后,變得可溶并產生氨基酸,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種酵素會由于納豆菌及關聯細菌產生,幫助腸胃消化吸收。納豆的成分是: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8.17%、炭水化合物6。09的%、粗纖維2.2%、灰分1.86%,作為植物性食品,粗蛋白、脂肪最豐富。納豆系高蛋白滋養食品,納豆中含有的醇素,食用后可排除體內部分膽固醇、分解體內酸化型脂質,使異常血壓恢復正常(《身體科學》雜志1994年1月號,日本評論社出版,第4頁)。 納豆適合日本的風土。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一般以粒狀食用。納豆也是粒狀,使日本人備感親切,而且食用納豆幫助消化米飯,并使愛食用精白米飯的日本人不易得腦血管病。 食用納豆前方法很多。在買回的納豆中,一般都附有芥末和調味料,攪拌一下,即可食用,多和大米飯一起吃。也可根據個人喜好加些蔥末、紫菜等食用。由于其營養價值被揭曉,食用者日益增多。 如今由于食品加工技術越來越發達,納豆也被制成許多不同的口味,個人可以根據口味和需要選擇購買。。

熱心網友

南方的一種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