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殲十飛機其電航設備如何,有F16好嗎,其火控系統如何,有F16好嗎,其飛行性能如何,有蘇27好嗎,其飛行參數是多少,我需要的是官方數據。

熱心網友

在未來戰爭中,空軍要“首當其沖,全程使用”,要準備當主角,進行“相對獨立的戰爭”。從“配角”到“主角”的轉換,這是中國空軍未來發展戰略的新取向,而兼備空中格斗、截擊和對地攻擊能力的10噸級新式殲-10戰斗機將是中國空軍在物質方面的第一準備。  8月31日,新華社發出的英文稿中指出,中國將在珠海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公開中國最先進的殲-10戰斗機,這是中國官方首度公布殲-10的消息。不過在9月3日,珠海航展主辦方在北京新聞發布會上卻刻意回避殲-10是否參展的問題,只是強調中國航空工業此次將展出超過半數的新品,“相信朋友們會大有收獲”!  新型設計突出制空任務  日本《航空愛好者》今年5月號上發表藤田勝啟的文章《殲-10逼近!》,稱殲-10受到20世紀80年代以色列發展失敗的獅式戰斗機(Lavi)的重大影響,其外形與許多以歐洲國家為代表研制的所謂“三代半”戰斗機類似,都采用了較大面積的前翼,并且前翼和主翼相距很近,形成雙三角中單翼加三角前翼的所謂鴨式布局。根據英國《飛行國際》雜志去年9月1日刊登的圖片,殲-10的前翼及主翼外部的后掠角大約在40-45度之間,而獅式是54度,這些都反映出殲-10更突出低中速機動性能,即強調近距格斗、突出爭奪制空權任務。在機體設計上,殲-10采用與美國F-16戰斗機近似的翼身融合設計,利于隱身和提高內部油箱的容量,進氣道位于機腹部,其中有一進氣錐,這種布局可以大大改善飛機的飛行性能。  據美國科學家聯盟(FAS)網站介紹,中國過去研制生產的殲-5、殲-6、殲-7系列戰斗機,分別是前蘇聯時代的米格17、米格19和米格21的本土化版本,氣動布局上均采用機頭進氣、小型化機身,為取得高速效果,機翼僅從老舊的后掠翼緩慢地變為大三角翼,作戰功能單一,而且空戰機動性也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機頭進氣設計使戰機無法安裝大尺寸雷達,對空搜索、主動攻擊能力薄弱,只好在地面雷達的幫助下尋找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使飛行員成為地面指揮管制員的附庸,喪失了“空中驕子”應有的主動性。  20世紀80年代,中國研制的殲-8戰斗機被認為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大主要成就,但它也是沒有最終擺脫米格-21的影子。早期殲-8是白天型戰機,裝備了功能有限的雷達和WP-7A發動機,這個型號雖然得到了一定改進,但只生產很小一部分,而且只用于測試,緊隨其后的是更為重要的殲-8II型,裝備提高推力的WP-13A發動機,機首裝備了大型雷達罩,并改為兩側進氣,類似蘇聯的米格-23,有傳聞說這是仿自米格-23的思路。不過也有人認為殲-8II型戰斗機是中國第一次真正獨立自主地發展的噴氣戰斗機。中國殲十想象圖(摘自TOM論壇)  鴨式布局與世界同步  自從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第一架飛機以來,飛機設計師們通常將飛機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機翼后面的飛機尾部。這種布局是現代飛機最經常采用的氣動布局,因此稱之為“常規布局”。但在二戰中,前蘇聯已經發現如果將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機頭兩側,就可以用較小的翼面來達到同樣的操縱效能,而且前翼和機翼可以同時產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樣,平衡俯仰力矩多數情況下會產生負升力。早期的鴨式布局飛起來像一只鴨子,“鴨式布局”由此得名,采用鴨式布局的飛機在正常飛行狀態下并沒有多少優越性,但是當飛機需做大強度的機動如上仰、小半徑盤旋等動作時,飛機的前翼和主翼上都會產生強大的渦流,兩股渦流之間的相互偶合和增強,產生比常規布局更強的升力。  瑞典在研制自己的國土防空戰斗機時,特別強調飛機的機動性和短距離起飛著陸性能,經過多種方案選擇,他們研制的飛機多數是鴨式布局。  以色列的幼獅戰斗機在經過仿制法國幻影V和改進之后,加裝可拆卸的前翼,使得飛機的機動格斗性能大為增強。目前,以主要出自歐洲國家之手的“三代半”戰斗機幾乎都是鴨式布局的“徒子徒孫”,像俄羅斯的S-37金雕、歐洲EF-2000臺風、法國陣風、瑞典JAS-39鷹獅等等無一例外。  外刊稱在成都制造  英國《空軍月刊》今年3月號報道認為,自從科索沃戰爭中認識到美軍如何以高科技現代化的戰術空軍來實施其在“中強烈度戰爭”的高強度、大力度的戰略打擊任務后,中國空軍決策者提出在未來戰爭中,空軍要“首當其沖,全程使用”,要準備當主角,進行“相對獨立的戰爭”。從“配角”到“主角”的轉換,這是中國空軍未來發展戰略的新取向,而兼備空中格斗、截擊和對地攻擊能力的10  噸級新式殲-10戰斗機將是中國空軍在物質方面的第一準備。該刊同時還認為,從俄羅斯進口的蘇霍伊戰斗機是中國人民空軍的“補充選擇”。  還有國外媒體的報道稱,殲-10由擅長輕型戰斗機設計的成都飛機制造公司負責。美國《防務周刊》2000年4月23日報道,俄羅斯在當年交付中國訂購的殲-10戰斗機用的AL-31FN渦扇發動機,它是在蘇-27戰斗機使用的AL-31F發動機的基礎上修改生產的。殲-10的正常起飛重量大致在10-11噸之間,推重比將超過1。1,也就是殲-10不僅可以毫不費力地垂直向上爬升,而且還可以在空中格斗狀態下,除維持正常平飛外,還有足夠的推力來滿足飛機執行各種機動動作的需要,使飛機的水平加速、爬升、盤旋等性能均有較大提升。也使飛機的起飛滑跑距離縮短。據聞中國還將從俄羅斯引進AL-37推力矢量發動機,這將進一步加強殲-10的實力。  早在1997年的北京航展,西方媒體就傳出消息,俄羅斯和以色列正在為殲-10提供雷達武器系統而展開競爭,雙方均提供先進的產品如R-77、怪蛇IV導彈等。但是以色列一直否認此事。對于殲-10戰斗機的武器系統一直眾說紛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殲-10會具備一定的多目標接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