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治療肩周炎發作的好辦法,最好是可以根治的方法,痛苦~~!!謝謝
熱心網友
一種叫“布洛芬”的藥水效果很好的,擦幾次就不疼了,但要去根就需要配合一些簡單的體操了,體操雖然簡單卻需要堅持,堅持每天做也許幾個月,也許一年半年,肩周炎就會痊愈了,我母親的肩周炎就是這樣根治的。 體操具體不好描訴,最簡單的一節就是爬墻,面向墻壁站立,雙手沿墻盡力向上伸舉,直到最大限度。
熱心網友
刮痧、功能鍛煉、中醫療法都能起到治病的作用也都能有較好的根治效果。我也曾得肩周炎,我還有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采用最新辦法即先在最痛的部位打封閉針七天后看最痛的還有哪個部位,如有繼續打第二針或第三針。然后,可到醫院的微波治,它能深層次的消炎這樣最快。
熱心網友
我也有過.現在好了.不知你有沒有興趣學氣功.我是練氣功練好的.你可以試一下.不騙你的.學打太極也是一樣的.
熱心網友
游泳
熱心網友
治療肩周炎的中醫名家方藥極多,各有所長,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減輕或消除肩周炎的疼痛癥狀,增強或恢復肩關節的運動功能。在此我們僅介紹其中幾種治療肩周炎頗為有效的中醫經驗方藥。 (1)伸筋丹有專家研制的伸筋丹,對治療肩周炎的疼痛癥狀有較好的作用。伸筋丹的組成有:地龍(炒)500克,馬錢子(制),紅花各350克,漢防已,乳香(醋炒),沒藥(醋炒),骨碎補(制),五加皮各150克。具體制法為;馬錢子...
熱心網友
治療肩周炎的中醫名家方藥極多,各有所長,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減輕或消除肩周炎的疼痛癥狀,增強或恢復肩關節的運動功能。在此我們僅介紹其中幾種治療肩周炎頗為有效的中醫經驗方藥。 (1)伸筋丹有專家研制的伸筋丹,對治療肩周炎的疼痛癥狀有較好的作用。伸筋丹的組成有:地龍(炒)500克,馬錢子(制),紅花各350克,漢防已,乳香(醋炒),沒藥(醋炒),骨碎補(制),五加皮各150克。具體制法為;馬錢子用砂燙至外表呈棕黃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補用砂燙祛毛。將上述藥物粉碎成末混勻,裝入膠囊,每丸含0.15克,用時,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為1個療程,停藥5日,再服15日。該藥有較好的解痙鎮痛作用。藥理分析結果表明其鎮痛作用不屬于中樞性鎮痛,而是通過局部的消炎,消腫以達到消除疼痛癥狀的目的。此外,該方對其它骨傷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較好療效。 (2)黃芪桂枝五物湯有專家研制的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肩周炎。藥方組成為: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棗4枚,細辛3克,制川烏,制草烏各5克,止痙散粉1.5克。用時,除止痙散粉隨飲片煎湯送服外,其余諸藥加水煎,分2次服。由于中老年人肝腎漸衰,筋骨,筋膜等組織逐漸退行性改變,在風、寒、濕、邪浸襲的誘因下,造成肩關節局部的肌肉,筋膜,軟骨等組織發生緊張,僵硬,變性,增生或萎縮等病理改變,因此,采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通過方中的桂枝,可辛溫助心陽,通經絡,改善肩關節周圍筋骨,經絡等的血運,驅除肌表之邪,以緩解疼痛,芍藥苦平,生姜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藥以苦化陽,調和陰陽,溫養血脈,合大棗養胃氣而發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黃芪調治營衛氣血不足,細辛祛除里寒之邪,制川烏,制草烏溫經止痛,治風痹等肢體麻木,止痙散粉解痙攣而且通絡,上述諸藥加減應用,對治療肩周炎的較好效果。此外,該方對頸椎病,腰腿痛也有較好療效。
熱心網友
鍛煉!!!拉力器,每天拉上二,三十個,我做過,有效。
熱心網友
采用特制的外用藥貼一個多月即可治俞.并且不會復發.詳細內容請與tqxffy@ .聯系.
熱心網友
堅持游泳,我問過醫生,這可是醫生說的,水中有浮力,感覺比較省力,游泳過程中肩部會感覺比較輕松,在劃水的過程中,肩膀隨胳膊運動,會得到最好的鍛煉。當然,如果您的肩周炎很嚴重,必要的治療當然是不能少的,但想根治就一定要堅持鍛煉。
熱心網友
想根治很難一般對證治療有醫學知識有毅力科學防治也有根治的
熱心網友
我同事有肩周炎.她用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治療.是:把大鹽(粗鹽)在鍋里炒熱,裝入紗布袋中,放在疼痛處(注意不要燙傷,熱時多墊塊布).連續幾日,疼痛明顯好轉.不妨你也試試?
熱心網友
我曾經有過肩周炎,現在已經好了。要點:1.注意保暖。再熱也不穿背心,衣服一定要有袖子。晚上睡覺頸部被子蓋好。夏天不能被空調和電扇吹。2.睡覺時盡量不要壓著痛的肩膀側睡。如要側睡,把肩關節收一收。3.不能做大幅度的痛的動作。4.吃一些熱性的食物,以喉嚨不痛為限,如紅棗。春夏是恢復的黃金時間。祝你健康!
熱心網友
貼麝香壯骨膏很管用.
熱心網友
樓上說的太復雜了。實際肩周炎這個病,不治療有幾年它自己也會好轉。 如果現在要治療,偶推薦一個方子,買幾片消炎痛,一日三次,一次兩片,飯后服用,有3、4天可以了,也就是花兩三毛錢就能治愈。 偶可以負責任的。
熱心網友
狹義的肩周炎也就是所謂的凍結肩。凍結肩因具有肩肱關節各方向上的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明顯受限,并伴有肩部疼痛的特點而被形象命名。凍結肩是最常見的肩周疾患,多發生于中年以后,50-60歲為發病高峰,40歲以下者很少患此病。它的發病率較高,據國外的統計資料表明,大約每年每50人之中就有1人患肩周炎,肩周炎的發病率占總人口的2%-5%。女性的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左側的發病率似乎較右側的高一些,發生于雙側的肩...
熱心網友
狹義的肩周炎也就是所謂的凍結肩。凍結肩因具有肩肱關節各方向上的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明顯受限,并伴有肩部疼痛的特點而被形象命名。凍結肩是最常見的肩周疾患,多發生于中年以后,50-60歲為發病高峰,40歲以下者很少患此病。它的發病率較高,據國外的統計資料表明,大約每年每50人之中就有1人患肩周炎,肩周炎的發病率占總人口的2%-5%。女性的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左側的發病率似乎較右側的高一些,發生于雙側的肩周炎約占總發病率的12%。約40%的一側肩周炎患者還會在5-7年內發生對側的肩周炎。因此,肩周炎也是一種嚴重影響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治法]:通經活絡,補衛氣,散寒濕 [藥方]:威靈仙15 桂枝12 川斷12 白芍12 黃芪30 當歸15 蒼術15 木瓜15 麻黃4 川芎12 廣地龍10 葛根18 伸筋草18 沒藥10 草烏8 丹參18 這是我在網上查的哈
熱心網友
肩周炎的臨床表現是肩部疼痛伴活動受限,而且逐漸加重,以致于最終抬手不能摸頭,后伸不能摸背,夜間更痛。X線檢查除骨質不同程度疏松外,無其他任何陽性發現。為此,患者常滿足于門診口服消炎止痛藥,或外敷中藥,抑或針灸緩解癥狀,而遠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病理變化-關節粘連。治療方法:(帶**為重點,呵呵,很有效,因為本人也有肩周炎,有體會)2.1 第一療程 7天為1療程,手法推拿每天1次,具體操作如下...
熱心網友
肩周炎的臨床表現是肩部疼痛伴活動受限,而且逐漸加重,以致于最終抬手不能摸頭,后伸不能摸背,夜間更痛。X線檢查除骨質不同程度疏松外,無其他任何陽性發現。為此,患者常滿足于門診口服消炎止痛藥,或外敷中藥,抑或針灸緩解癥狀,而遠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病理變化-關節粘連。治療方法:(帶**為重點,呵呵,很有效,因為本人也有肩周炎,有體會)2.1 第一療程 7天為1療程,手法推拿每天1次,具體操作如下。2.1.1 病人仰臥位 醫生站于患側,用法或一指禪推法施于肩前部及上臂內側至肘部橈骨粗隆,配合患肢的外展、內收和旋轉被動活動,重點在肩前部的肩內俞處。2.1.2 健側臥位 醫者一手托住患肢肘部作患者前屈上舉活動,另一手在肩外側和腋壓部用法治療,配合按拿肩、肩貞、天宗、秉風等穴。2.1.3 坐位 醫者站于患者后,在頸部及肩胛部用法或一指禪推法,配合拿按肩井、秉風、天宗等穴和患肢后彎上抬的被動活動,并用捶、搓、抖肩部結束治療。**2.1.4 功能鍛煉 囑患者自行功能鍛煉:(1)患者面對墻壁,用雙手或單手沿墻壁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然后再緩緩向下回到原處,反復進行。(2)患者自行雙手向后反背,由健手拉住患肢腕部,漸漸向上抬拉,反復進行。2.2 第二療程 解除粘連法,此手法一般在鎖骨臂叢麻醉下施行,具體操作如下。2.2.1 上舉解除粘連 患者仰臥,術者立患側,一手握腕,一手握肘,上舉達120°以上。要領:在重復一次鎮定手法基礎上,助手爬位臥壓骨盆上雙手拉穩對側床緣,術者在固定同時扶腕壓肘向下,持續壓到頭(超伸展位)可清楚感撕拉響聲,然后放松,隨即將手放于枕后壓腕壓肘,亦可出現較小撕拉聲,雙手握腕上提松動約1min,痛感立即緩解。2.2.2 內收位解除粘連 患者坐位,術者胸部緊貼健側肩,握肘之手在前,扶壓蹶起肩胛骨之手在后。解粘時,兩手相對向胸用力加壓,隨即聞聲響,示解粘成功。力不足者,可由助手在雙手上增加壓力。2.2.3 分解粘連 指內收位與上舉位都存在粘連,內收位解除后,再做上舉位解除,2次相隔7天。藥酒:1)白花蛇酒 藥物組成:白花蛇1條,白酒500ml。將白花蛇浸入白酒內浸泡7天即成。 功效:祛風勝濕,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寒痹阻型肩周炎。 用法:每次服1小杯,每日2次。(2)丹參酒 藥物組成:丹參30g,白酒500ml。將丹參入白酒內浸泡7天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血瘀阻絡型肩周炎。 用法:每次服20ml,每日2次。 (3)狗脊酒 藥物組成:狗脊20g,馬鞭草12g,杜仲15g,威靈仙10g,牛膝6g,通草12g,川斷15g,白酒 1000ml。諸藥入白酒中浸泡7天即可服用。 功效:強筋壯骨,祛風通絡。 主治:肩周炎寒濕凝滯型。 (4)秦艽木瓜酒 藥物組成:秦艽、川烏、草烏、郁金、羌活、川芎各10g,木瓜20g,全蝎2g,透骨草、雞血藤各30g。苔黃脈數者郁金加至20g,選加徐長卿30g,六月雪15g,忍冬藤20g。將上藥浸入60度白酒1000g中,15日后服用。 功效:祛風通絡,化瘀止痛。 主治:肩周炎各型。平時可以多加運動,比如羽毛球、跳舞呀之類的,坐久了要知道活動下,呵呵,生命在于運動。以上供您參考。祝健康。
熱心網友
建議你練習瑜珈,很簡單的幾個動作,只要每天抽半個小時時間練習,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要堅持哦,須知道,不付出是沒有收獲的,健康也是同樣的。
熱心網友
肩周炎又稱漏肩風、五十肩、凍結肩。其主要表現為: 疼痛——早期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后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晝輕夜重,不能向患側側臥。 功能活動受限——肩關節各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例如,梳頭、穿衣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屈肘時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發生肌肉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臂上舉不便、后伸不利等癥狀,本...
熱心網友
肩周炎又稱漏肩風、五十肩、凍結肩。其主要表現為: 疼痛——早期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后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晝輕夜重,不能向患側側臥。 功能活動受限——肩關節各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例如,梳頭、穿衣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屈肘時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發生肌肉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臂上舉不便、后伸不利等癥狀,本病好發于50歲左右年齡的人,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 刮痧部位: 頸部——啞門、風池、大椎。 肩背部——肩井、天宗。 胸部——中府、云門、缺盆。 上肢部——肩貞、外關、曲池、合谷。 下肢部——足三里、條口。中藥治療:肩周炎初期,中成藥可選用木瓜丸、小活絡丹、國公酒治療。湯藥可選用經驗方:柴胡10g,當歸10g,白芍10g,陳皮10g,清半夏10g,羌活10g,桔梗10g,白芥子10g,黑附片10g,秦艽10g,茯苓10g。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飯后服。 肩周炎后期,中成藥可選用大活絡丹、舒經活絡丸、五加皮酒治療。湯藥可選用經驗方:當歸30g,丹參30g,桂枝15g,透骨草30g,羌活18g,生地黃30g,香附10g,草烏9g,忍冬藤40g,桑枝20g。水煎服,每日2次。 肩周炎的八種自我防治動作:(1)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墻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手指爬墻 患者面對墻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3)體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并向上牽拉。 (4)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鐘,然后回原處,反復進行。 (5)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動,2分鐘后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6)梳頭 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盡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 (7)頭枕雙手 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后再盡量外展。 (8)旋肩 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遍。 以上八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煉,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一、伸筋丹有專家研制的伸筋丹,對治療肩周炎的疼痛癥狀有較好的作用。 伸筋丹的組成有:地龍(炒)500克,馬錢子(制),紅花各350克,漢防已,乳香(醋炒),沒藥(醋炒),骨碎補(制),五加皮各150克。 具體制法為:馬錢子用砂燙至外表呈棕黃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補用砂燙祛毛。將上述藥物粉碎成末混勻,裝入膠囊,每丸含0.15克,用時,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為1個療程,停藥5日,再服15日。 藥效:該藥有較好的解痙鎮痛作用。藥理分析結果表明其鎮痛作用不屬于中樞性鎮痛,而是通過局部的消炎,消腫以達到消除疼痛癥狀的目的。此外,該方對其它骨傷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較好療效。 二、黃芪桂枝五物湯有專家研制的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肩周炎。 藥方組成為: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棗4枚,細辛3克,制川烏,制草烏各5克,止痙散粉1.5克。用時,除止痙散粉隨飲片煎湯送服外,其余諸藥加水煎,分2次服。 藥效:由于中老年人肝腎漸衰,筋骨,筋膜等組織逐漸退行性改變,在風、寒、濕、邪浸襲的誘因下,造成肩關節局部的肌肉,筋膜,軟骨等組織發生緊張,僵硬,變性,增生或萎縮等病理改變,因此,采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通過方中的桂枝,可辛溫助心陽,通經絡,改善肩關節周圍筋骨,經絡等的血運,驅除肌表之邪,以緩解疼痛,芍藥苦平,生姜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藥以苦化陽,調和陰陽,溫養血脈,合大棗養胃氣而發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黃芪調治營衛氣血不足,細辛祛除里寒之邪,制川烏,制草烏溫經止痛,治風痹等肢體麻木,止痙散粉解痙攣而且通絡,上述諸藥加減應用,對治療肩周炎的較好效果。此外,該方對頸椎病,腰腿痛也有較好療效。
熱心網友
可以刮痧 刮痧部位: 頸部——啞門、風池、大椎。 肩背部——肩井、天宗。 胸部——中府、云門、缺盆。 上肢部——肩貞、外關、曲池、合谷。 下肢部——足三里、條口。1. 穴位按摩 一是按摩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上下左右揉動1分鐘,然后在用右手同樣按摩左手三里。每日按摩3次。二是按摩印堂。用食指或拇指按住穴位,上下左右揉動,每日1分鐘,每日按摩3次。...
熱心網友
可以刮痧 刮痧部位: 頸部——啞門、風池、大椎。 肩背部——肩井、天宗。 胸部——中府、云門、缺盆。 上肢部——肩貞、外關、曲池、合谷。 下肢部——足三里、條口。1. 穴位按摩 一是按摩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上下左右揉動1分鐘,然后在用右手同樣按摩左手三里。每日按摩3次。二是按摩印堂。用食指或拇指按住穴位,上下左右揉動,每日1分鐘,每日按摩3次。 2. 捏壓患處 用右手拇指食指等捏住左肩壓痛點,用力深壓,并向前后左右揉動1分鐘,然后用左手同樣捏壓右肩。每日捏2次。 3. 功能鍛煉 (1)掄拳做肩關節的劃圈掄動,先由前向后掄15圈,然后由后向前掄15圈,而后以同樣的方法作另一側肩關節的劃圈掄動。每日掄2次。(2)聳肩。坐勢或立勢雙手叉腰,而后用力上下前后縮頭聳肩,每次聳15下,每日聳2次。(3)揪耳朵廓,先用右手從腦后揪住左右耳廓,連揪15下,而后用左手同樣揪右耳廓。每日揪2次。(4)舉手。兩手十指相挾,手心向上、舉過頭頂,上下前后搖動30下,每日舉2次。(5)展翅。左右手各向左右伸直平抬、手心向下成飛翔勢,上下扇動30下,每日展3次。(6)托頭。躺在床上,兩手插入腦后,手心向上十指相挾,向上托頭20下,每日托2次。(7)晃肘。兩臂同時抱肘,然后,上下左右晃動30下,每日晃2次。操作時,各種做法都要先慢后快、先輕后重,以酸脹稍痛為度。各種做法,都有舒筋活血、消炎止痛、強化肩周功能等作用。致于做法的前后順序、姿勢、每次做幾下,每日做幾次,可根據個人當時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但要天天堅持,不宜間斷。 為鞏固療效,我在痊愈后的一段時間里,每隔一兩個月就重復做幾次,確保永不再犯。 健腰九法: 一、 倒行百步 每天倒行百步。倒行時雙手掌緊貼于臀部,腿略抬高,上身左右搖擺。二、交替運動、日常生活中不宜久坐、久站或久走;只有走走站站,才能減輕腰椎壓力和勞累。三、注意坐的姿勢 坐下時腰部墊高,這樣就不致使人腰酸背痛。四、蹲下撿物 撿地上的東西或較重物品時,要蹲著撿,盡量不彎腰,否則容易將腰扭傷。五、勤曬被褥 可使被褥除潮祛濕,以保腰椎的溫暖。六、注意睡眠姿勢 睡眠時以側臥屈腿的姿勢為佳,并以右側臥位最好,便于胃內食物進小腸消化,同時減輕對心臟的壓力。不要俯臥位睡眠,否則會使腰椎的彎曲度增大,造成凹腰或凸背。七、衣著要寬松 穿著緊身的內衣或腰帶扎得過緊,會使血流受阻,腹部肌肉消弱,腰部受損的機會增大。八、穿平底鞋。九、負重均衡 老年人不宜背負重物或單肩負重。長期單肩負重,會造成腰椎彎曲,致腰椎間盤突出,壓迫下肢神經。 也可以吃點藥膳如川烏粥:生川烏頭約5g,粳米50g,姜汁約10滴,蜂蜜適量。把川烏頭搗碎,研為極細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時加入川烏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攪勻,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濕、通利關節、溫經止痛之效。適用于肩周炎風濕寒侵襲所致者。或白芍桃仁粥:白芍20g,桃仁15g,粳米60g。先將白芍水煎取液,約500ml;再把桃仁去皮尖,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為稀粥,即可食用。具有養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適用于肩周炎晚期瘀血阻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