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健的產品好嗎?據說是純天然的,根據中國人體制設計的。不知道怎么樣里面的磷脂VE和鈣一起吃可以嗎?不是說磷會導致鈣流失嗎?
熱心網友
四個原則千萬不可忘記: 第一,健康勿補。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年輕人也開始重視補藥的作用。有些人本來身體健康,反而補了個肥胖病。目前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病日益增多,這不能說與“大吃大喝”、“大溫大補”無關。許多中青年人發胖是營養過剩帶來的必然結果。一個健康的中青年人,過分講究進補是無益而有害的。 第二,食補重于藥補。進補可分藥補與食補兩大類。因營養不足而體弱者,以食補加強營養為主,適當的體育鍛煉為輔;體弱多病者,則以藥物治療為主,飲食營養為輔。 第三,對癥進補,缺啥補啥。無論藥補還是食補,都應有的放矢。補之適當,養之得法,方能見成效。 第四,濫補有害。人參能大補元氣,但人參不是萬能的補藥,如陰虛火旺體質的人,服用后會加重頭暈、心悸、失眠等,甚至使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升高。補藥并非多多益善,而是濫補有害。 目前市場上保健食品、保健藥品琳瑯滿目,需注意選擇,切勿濫補。醫學專家告訴我們:口渴了還是喝白開水好,肚子餓了還是吃飯好,生病了還是請醫生檢查確診后對癥下藥好。 。
熱心網友
保護健康不能過分依賴保健品,要依靠平衡膳食、多多鍛煉、生活規律、情緒樂觀才行。而保健品是為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準備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吃、什么保健品都可以吃的。正常人沒有特殊需要最好不吃保健品。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過節都買保健品去看老人、探朋友,人們也覺得吃了保健品后就會有好處,其實這是很大的誤區。 首先,保健品中有很多是放了中、西藥的,而人是不該每天都吃藥,況且保健品的試驗要求,又不是長期觀察的結果,不知長期服用效果會怎么樣?人要是長期吃的話,等于拿自己當試驗品。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有些中、西藥長期吃會有副作用的,但短期試驗是看不出來的。 其次,保健品里面的成分、質量,每一批的產品是否與報批的一樣,很難說,電視臺、報紙就曾曝光過多個保健產品,報批時送檢的產品里沒有的成分,生產上市時卻加進去了,結果有人吃出了問題。消費者對保健品成分不了解,只看夸張的宣傳,又沒有醫生的指導,亂吃保健品是有風險的。衛生部批準的2000多種保健品,雖都經過試驗,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胡吃亂吃是不安全的。現在的人亂服保健品現象十分普遍,這是很嚴重的社會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各器官功能逐漸低下,因此合理的進食可收到祛病強身、滋補健身、延年益壽的功效。然而怎樣正確對待保健品,是許多家庭極為關切的問題 保健品并非多多益善,而是濫補有害。千萬不要輕易相信這類產品的蒙人式宣傳,這些年來,從鱉精,太陽神到三株,腦黃金,又是腦白金,法國合生元,HGH抗衰老藥,到現在的什么核酸,還不都是曇花一現,騙錢之后馬上落荒而逃。外電曾報導,國外衛生部官員去中國考察,一路從漳州買保健品、中、西類成藥到北京,總共有20多種,排成一列攤開在中國官員面前,問他們哪一種才是真的,沒有人答得出來。「 只要價錢好的,都會有仿冒品,」保健品、中、西藥偷工減料、魚目混珠充斥市面,真假難辨,有時連專家也認不出來。 目前市場上保健食品、保健藥品琳瑯滿目,需注意選擇,切勿濫補。 千萬不要隨便買保健品,千萬不要隨便吃保健品啊。
熱心網友
首先 不要吃 提取的 配比的 化合的 尤其是那個 什么美國的 我最鄙視了中國草藥五千年 用你用吃一種丟一種的東西來補? 那 國珍松花粉--------- 松花粉是我國特有的鄉土樹種馬尾松和油松的花粉。全世界幾百種松樹中只有馬尾松和油松的花粉能食用,而這兩種松樹98%以上生長在中國,是我國特有的珍貴資源。國珍系列保健品是中國新時代集團用軍工領域高新技術對松花粉進行低溫破壁粉碎(破壁率達99%以上)后,研制生產的一系列保健產品。 國珍松花粉的產品品質是中國幾千種保健品中最好的,也是世界第一的。為什么可以這樣說呢?這個產品自上市以來,曾獲得國際、國內30多項大獎,如:2002年10月,國珍松花粉、松花參寶被評為“亞太健康標志產品”;2003年12月,國珍牌松花粉榮獲“首屆中國國際健康節健康成果獎”金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國珍松花粉參加了國際新產品博覽會的評比, 榮獲了美國國際新產品博覽會金獎, 同時獲得了一項國際特別榮譽——對人類突出貢獻獎。這項獎對產品要求很高,如產品所含營養種類、與人體需要是否平衡、純自然、純天然、無污染、無毒副作用等等,這項獎在國際上懸掛了十八年,沒有任何一種保健品能達標拿到獎,被國珍牌松花粉拿到了,所以說國珍牌松花粉是世界上第一位的保健品。 2004年9月29日,經過中國消費者協會市場考察和行業專家論證,“國珍牌松花粉”和“國珍牌竹康寧”獲得中國消費者協會授權頒發的“3。15標志商品”,這是國珍系列產品長期堅持高質量,維護消費者權益所獲得的殊榮。 純天然。松花粉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2400年前的我國第一部醫藥典籍《神農本草經》就把松花粉列入一味上品中藥,記載:“松花粉氣味甘平無毒,主治心腹寒熱邪氣,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輕身益力氣,延年。”明朝的《本草綱目》、清朝的《本草叢新》、現代的《中華大藥典》等都記載著松花粉卓越的醫療功效。松花粉還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古書記載武則天、慈禧等許多皇帝、后妃們都曾食用松花粉做的宮廷糕點及用松花粉釀制的松花酒,皇宮的后妃們還用松花粉作美容護膚品。現代醫學、生物學、營養學發展的新觀念認為,含營養豐富、均衡的植物性食品可以較好地補充人體需要的各種微量營養素,提高人體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而提取的合成的維生素或其他營養素不僅吸收率低,而且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全營養。九十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微量元素研究室與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營養生理研究所合作,開展“中國松花粉營養生理功能實驗研究” ,測試研究證明:松花粉含有長壽生命所需的全部營養成份,總量達200余種。(1)20余種氨基酸(2)14種維生素(3)30多種礦物質(4)近百種酶和生命活性物質(5)核酸、卵磷脂、纖維素、不飽和脂肪酸和黃酮類物質松花粉的真正價值在于它含有世界上最多、最完全、最佳搭配的營養成份。 這個資料可以從新華書店發行的《松花粉與人類健康》這本書中找到。www, 也可以問我 0532-4705197。
熱心網友
騙錢騙健康 保健品市場觸目驚心 高素英 2004-03-12 11:05:47 近來有消費者反映,××保健品打著中國老年人保健協會旗號,為了牟取暴利把黑手伸向老年人,不僅讓一些老年人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最令人感到震驚的是,整個騙局由于從計劃到實施都設計得天衣無縫,甚至連從事××保健品銷售的人員也蒙在鼓里。近日記者通過線人,挖掘到××保健品欺騙消費者的內幕。 【選擇目標】 從有錢人下手 據線人透露,××保健品銷售的第一步是選擇目標客戶,他們把目光瞄向老年保健所、老干部退休局及老年人較為集中的場所,在加盟之前對老年人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為了消除老年人的疑慮通常打著老年人保健協會的旗號。 在掌握了老年人基本情況并且培養了一定感情的基礎上,業務員開始上門進行“探底”和親情服務。 一旦認為對方有“油水”可撈,業務員馬上跑前跑后,關懷備至。因為他們最了解越是有錢的老年人越孤獨,子女一般沒有時間陪在身邊,而大把的錢卻沒處花。如果說最初的接觸是增加老人的信任感,那么最后的登門拜訪則完全是一種“所謂親情”的迷惑。 【行騙場所】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目標客戶鎖定后,××保健品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將“魚”釣上鉤,他們開始組織老年人聯誼會,場所并不固定,一般選擇大酒店的會議室,給老年人一種開會的熱鬧感覺。 在真正開會時,非目標客戶不能進入會場,所有工作人員配帶專門的胸卡,他們對非老年人的警惕性非常高,一般都留3-5個看門人員。 據了解,××保健品在廣東省有18個銷售分公司,一個公司多的有20-30人,少的也有幾個人,每個分公司和分部召開聯誼會的場所都是臨時決定的,由總部管理人員統一掌握,開會時臨時通知,主要是為了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之所以如此,是他們害怕行騙后消費者會找上門來。事實上,很多業務員的名字都是假的,一旦銷售成功便如空氣一樣蒸發掉;另一個關鍵的原因是防止有關部門突擊檢查。 【聯誼會】 “宰”你沒商量 事實上,前面的兩點都為聯誼會的成功召開作了鋪墊,真正的核心最后落實到如何讓老年人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上。 聯誼會開始時,所謂的專家教授開始在臺上演講,而演講的內容全部是××保健品公司事先安排好的,無非是保健的重要性等一系列推銷詞。據透露,臺上的專家都是××保健品公司花錢請來的,每個專家出場費為1000-2000元不等。××保健品正是打著專家的幌子來取得老年人的信任的。 講完課后,他們并不急于銷售,而是開始給每位老年人進行例常的身體檢查。他們本著“無病看成有病,小病看成大病,大病看成重病”的原則,結果大多數人都被檢驗出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然后業務員開始把保健品吹得天花亂墜,幾乎吃了該保健品就可包治百病,加上所謂專家的建議,一些老年人開始心動。 接下來的銷售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而時間點基本定在午餐時間段內,理由是防止工商局等相關執法部門突擊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在銷售時,一盒價值幾十元的保健品零售價高達400-500元,換過新包裝能賣到1000元;除了租場地和請專家的費用及保健品的成本,一個聯誼會下來賺幾萬元絕對沒問題。 【實質】 “合法”手續難掩欺騙本質 然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家公司的所有手續竟然全都是“合法”的,相關部門到企業檢查一般發現不了什么問題。 據了解,該保健品企業之所以到處招搖撞騙,是因為健字號藥品不允許進醫院,而在藥店里租一個柜臺擺幾盒產品只是為了打個招牌,并不能帶來多大的銷量,加上保健品市場競爭激烈,采取這種“直接銷售”的方法不僅可以賺很多錢,而且還可以偷稅。 線人透露,這種做法極不合法,而且還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但由于運作上的巧妙和暴利的誘惑,一直在保健品行業流行。 有專家呼吁,有關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將不法的企業徹底清除;另一方面希望消費者要有維權意識,警惕保健品市場陷阱。。
熱心網友
傳銷一類的東西。少吃。
熱心網友
我吃過很長時間,沒見什么效果。
熱心網友
該產品還可以,但是它的價格偏高,一般人消費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