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第十九條、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當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1年以內(含1年)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預付保險費、一次性購買印花稅票和一次性購買印花稅稅額較大需分攤的數額等。 待攤費用應按其受益期限在1年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成本、費用。如果某項待攤費用已經不能使企業受益,應當將其攤余價值一次全部轉入當期成本、費用,不得再留待以后期間攤銷。。。。。。。。。。。。。。。第九十九條、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 企業應當合理劃分期間費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成本應當計入所生產的產品、提供勞務的成本。 企業應將當期已銷產品或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當期的費用;商品流通企業應將當期已銷商品的進價轉入當期的費用。 第一百條、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用的各項材料,應按實際耗用數量和賬面單價計算,計入成本、費用。 第一百零一條、企業應支付職工的工資,應當根據規定的工資標準、工時、產量記錄等資料,計算職工工資,計入成本、費用。企業按規定給予職工的各種工資性質的補貼,也應計入各工資項目。 企業應當根據國家規定,計算提取應付福利費,計入成本、費用。 第一百零二條、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其他各項費用,應當以實際發生數計入成本、費用。凡應當由本期負擔而尚未支出的費用,作為預提費用計入本期成本、費用;凡已支出,應當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負擔的費用,應當作為待攤費用,分期攤入成本、費用。。
熱心網友
你學過會計嗎?
熱心網友
建議你多看看財會書,再來問這樣簡單的問題,浪費別人時間也不好啊!!
熱心網友
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負擔的攤銷期在一年以內(包括一年)的各項費用。特點:支付在前,攤配在后。支付期在前,受益期在后。⒈支付時: ⒉分期攤銷:借:待攤費用 借:制造費用貸:銀行存款 輔助生產成本 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貸:待攤費用注意:超過一年以上攤銷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支出和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費用,應在“長期待攤費用”賬戶核算。 這樣區分開待攤費用與其他費用的區別就好做了。但是其他費用也有非常詳細的分類。如長期待攤費用、預提費用、制造費用和期間費用。制造費用又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生產成本。期間費用又包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