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魯迅的文章經常看到這種說法,但是不知是什么意思?
熱心網友
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指描繪人物和花卉時用墨線勾勒物象,不著顏色,稱為“單線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畫”。在文學創作上,“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我國優秀的古典小說《水滸》、《三國演義》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魯迅的作品,也有許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白描要求運用極簡省的語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如魯迅《故鄉》的開頭:“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寥寥數語,幾筆勾勒,不但將故鄉的深冬陰晦天色籠罩的原野,盡收筆底;而且字里行間,表露了蘊含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深沉的悲涼。白描手法用于敘事,使人感到線條明晰,言簡意真。如《儒林外史》寫范進看中舉的報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維妙維肖地描寫了事態的發展。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些描寫,猶如用幾條墨線,簡單幾筆,特征顯露,盡傳神態。與繪畫一樣,無論工筆還是彩墨,無論水彩還是油畫,都可自成一格,各有特色;文學創作上的白描手法與其它手法并不相斥。
熱心網友
關于白描 作者正處于一種相對靜默的狀態,看似流水帳的平鋪直敘,而此時作者的思維其實在別的地方 有點討巧的意思 有時有點裝“憨” 也有點欲揚先抑的味道 通常在讀者看來 隨意的筆觸間也流露出作者的自信 灑脫 總之 在大師筆下叫白描 或是留白 在諸如俺這樣的筆下 就是流水帳 說夢話 不知所云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