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有關氣象與物候的成語,請知道的提供幾個吧.謝了.
熱心網友
日暈則風,礎潤則雨風云突變。。。。。想不出太多,請看下文趣談成語里的春夏秋冬 問天網(2005 05-12 08:29) 生活在天地之間的人類,自然早就認識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交替。這反映在成語世界里更是五光十色,情趣盎然。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季節,時在“陽春三月”。《詩經》曰:“春日載陽,有鳴倉庚”意思是春天暖和,黃鶯開始鳴叫。這陽光和煦的春天,萬物復蘇、草木競長,世間大地到處是一派“春暖花開”、“姹紫焉紅”、“欣欣向榮”的盎然春意。故“春”常喻美好,得意,有“妙手回春”、“枯木逢春”、“春風得意”、“春風滿面”、“春風化雨”之說,更有“一場春夢”、“春心蕩漾”,把一個“春”字點綴得令人神往,有點“樂不思夏”了。 “七月流火”,火星西偏則已到了夏季,按古人五行之說,夏天當屬火,又說夏官司馬,于時為陽,難怪夏天這么熱,“夏日炎炎”、“驕陽如火”、“酷暑難當”,熱得“吳牛喘月”。相傳這吳地的水牛最怕夏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害怕得直發抖。這么熱,人們自然要對“秋山寒林”“望穿秋水”了。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過了“春華秋實”的收獲時節,便是“一葉知秋”到“秋風掃落葉”了。魏,曹丕有詩云“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這秋涼陣陣自要“秋扇見捐”,即便是動物也要換毛待涼,故有了“秋毫之末”、“秋毫無犯”之中的“秋毫”。那秋風習習吹皺澄清的水面,泛起陣陣漣漪,也足以令人回味那“暗送秋波”的“秋水伊人”。過了秋天,一年也算過得差不了,所以只說“千秋萬代”、“一日三秋”,卻不說“千冬萬代”或者“一日三春”,這是后話。值得一提的是“常以肅殺而為心”(歐陽修語),“萬物始傷被刑法”的悲秋成了千古文人騷客感慨身世,客居懷鄉的永恒主題,這當然是秋季的氣候在作崇。宋李清照有“卷簾西風,人比黃花瘦”,更有元代馬致遠一曲“古道西風瘦馬”成為千古絕唱。 待到“北風怒吼”,已是“雪窖冰天”、“銀裝素裹”的隆冬季節了。此時不再吹“西風”,而是吹北風了。《禮記•月令》說:“羽音北方屬冬“,古人的依據是否是因為冷空氣從北方而來,那就不得而知了。在這“數九天氣”筆者還是“禁若寒蟬”罷了,以免“雪上加霜”而又盼望“雪中送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