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媒體報道:韓國民族問題研究所和親日派姓名詞典編輯委員會經過4年多的努力,終于在2005年8月29日發表了3095名“親日派(又稱韓奸)”名單。專家認為,這對韓國的親日勢力是進一步打擊,對韓日關系也會產生影響。

熱心網友

沒有多大必要吧?

熱心網友

這要從韓國為什么公布一批占領期的親日分子名單說起。大家知道,韓國很早就被日本侵占,成了殖民地。在長期的殖民地統治下,國民遭受了巨大的屈辱。自己的語言文字被禁止使用,自己的姓氏被取消,自己的國籍在形式上也被改變(實質上日本人并不把他們當成日本人來看待)。人們長期在日本總督的統治下生活,接受日本式教育,逐漸產生了一批跟臺灣李登輝一樣,從骨子里都被奴化,自己把自己當成日本人(雖然日本人不這么認為),名副其實的走狗。二戰結束,美國人解放了韓國。美國是不直接搞殖民統治的國家(一方面它自身曾經被殖民統治,另一方面他找到了比殖民統治更好的方法)。這樣它必須尋找一批當地人來治理這個國家。基于當時的現狀,它只能找到日本人培養出來的“韓奸”。這樣在戰后的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韓國的軍隊,政府,國會,都是由這些人把持著。你想一想,他們會有勇氣站出來算自己的不光彩的舊賬嗎?八十年代開始,韓國逐步走向民主化。這一過程極為漫長。可以說直到盧武鉉這一代才告成功。面對歷史,人們感到有必要補上這一課,把歷史的真相告知國民。再看中國,在二戰結束后就成立法庭,對抗戰時期的親日分子進行了審判。你想一想還有必要去費心費力地“東施效顰”嗎?近年來,由于韓國歌手,電視劇等的影響,中國似乎出現了一批“哈韓族”。這本無可厚非,個人喜好嘛。可惜有的人因此以為韓國的什么都是好的。看到韓國人只買自己的“國車”就贊揚,提倡。看到韓國作了什么事就想模仿。其實,韓國和朝鮮的歷史實在是一場悲劇。不幸地被夾在中國和日本之間,古代是中國的屬國,受中國保護。近代又被曾經被自己所蔑視的日本侵占。失去了國籍,語言文字,歷史文化,甚至姓名。而且至今“兄弟相爭,骨肉離散”,統一無期。這種狀態下的人,往往容易表現出強烈而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看問題應該放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去看,就不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中國人,尤其是日益強大起來的中國人應該具有的是與我們大國身份相應的博大,寬容,理解。而不是拙劣的模仿。。

熱心網友

無意義

熱心網友

我覺的抵制日貨要有個限度,不能逢日必反。就象當年德國,科學還分德國的和猶太的。結果,把原子彈都反的美國去了。所以要學日本有益的東西。承認日本先進的東西。以敵為師,這是日本進步的動力。中國也要學習以敵為師。想打敗誰,就學習誰先進的東西。

熱心網友

很有必要!

熱心網友

這至少反應出了韓國政府及民眾的民族精神,愛國精神!

熱心網友

9494!沒有必要嘛,大家都在抵制日貨,可大街上那個電器行,那條馬路上沒有日本貨,連合資的在我國生產的也要用日本的商標。買車的商人推銷時也要反復強調發動機地盤等等是日本的。唉!傾南山之竹啊!

熱心網友

有很多漢奸早就載入歷史了.在說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總宣傳它干嗎?中國人向來就是家丑不可外揚

熱心網友

可以看見受傷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