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4個半月就長牙了,沒補過蓋,11個月長了16顆牙,是不是長的太快了
熱心網友
出牙的順序: 乳牙萌出有一定順序,正常嬰兒首先萌出的是二顆下門牙,然后是二顆上門牙,以后再出兩旁上門牙,然后出兩旁下門牙,一般在12 ̄14個月,出齊以上八顆門牙。然后開始出上尖牙和下尖牙,一般2周歲出齊20顆乳牙,最遲可到2歲半出齊。6歲以后開始萌出第一對磨牙,這是恒牙,以后不再更換,也稱六齡牙這四顆磨牙容易得齲病,必須好好地保護。12歲萌出第二磨牙,17歲以后出第三磨牙,也稱智齒,此時人的...
熱心網友
出牙的順序: 乳牙萌出有一定順序,正常嬰兒首先萌出的是二顆下門牙,然后是二顆上門牙,以后再出兩旁上門牙,然后出兩旁下門牙,一般在12 ̄14個月,出齊以上八顆門牙。然后開始出上尖牙和下尖牙,一般2周歲出齊20顆乳牙,最遲可到2歲半出齊。6歲以后開始萌出第一對磨牙,這是恒牙,以后不再更換,也稱六齡牙這四顆磨牙容易得齲病,必須好好地保護。12歲萌出第二磨牙,17歲以后出第三磨牙,也稱智齒,此時人的牙齒32顆全部出齊。牙齒的發育過程 要了解孩子的長牙問題,先要從認識人類牙齒的生長發育過程談起,才能逐一解開疑點。其實每個人早在胎兒時期便開始形成牙齒的雛型,并一路發展成具體的乳牙,包埋在牙齦之中,等待適當的時機萌發出來。遠在懷孕六個星期時,媽媽肚子里的小小胎兒,其口腔及相關構造便快速發育成形,受到正確遺傳訊息的調控,在上、下顎的表面便出現了牙齒雛型——牙層(dental lamina),只有薄薄的一層細胞,到了胎兒八周大時便發育成齒芽(dental bud),三個月大時已初具牙型,而到了胎兒六個月大時,所有的乳牙幾乎都已經發育完成,靜靜地埋藏在牙床里,安逸地略做萌牙前的準備工作,只等另一個遺傳指令下達,便會一個個冒出頭來,服侍小主人。長牙快慢與營養無關 不過長牙速度的快慢,以及萌牙的早晚,還是有個別的差異性;健康正常的孩子可能在新生兒時期便長出俗稱“鬼牙”的初生牙(natal tooth),也有人晚到十五個月大時才長出第一顆牙齒。其實只要孩子的營養攝取正常,生長發育及智能發展都在正常范圍內,外觀也無異常,基本上便不須擔心他長牙快慢的問題。君不見,報紙上報導的非洲難民兒童,以及媒體上屢見不鮮的戰亂、饑荒當中的兒童可憐的身影,瘦小、羸弱的個子,仍舊長了一口大白牙,顯得相當突兀,也不禁讓人油然而生同情之心。不過這也相當明白地顯示,長牙與營養狀況之間不必然有相關性,也就是長不長牙、何時會長牙是“天注定”,是由個人的遺傳特質在操控,其他的因素縱有影響,也是微不足道的。當您了解了這樣的實情之后,相信您會大為放心。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