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制定財務監控的措施

熱心網友

一。財務管理的十大原則:原則一:風險收益的權衡——對額外的風險需要有額外的收益進行補償,冒高風險,就要求獲得更高的收益。原則二:貨幣的時間價值——今天的一元錢比未來的一元錢更值錢。原則三:價值的衡量要考慮的是現金而不是利潤,現代管理“現金至尊”。原則四:增量現金流——只有增量是相關的。原則五:在競爭市場上沒有利潤特別高的項目。原則六:有效的資本市場——市場是靈敏的,價格是合理的。即在市場上處于“零和搏弈”,一方得到的與另一方失去的之和為0。原則七:代理問題——管理人員與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原則八:納稅影響業務決策。合理避稅與稅收籌劃可以使得稅負最低、納稅最晚、涉稅風險最小。原則九:風險分為不同的類別——有些可以通過分散化消除,有些則否。原則十:道德行為就是要做正確的事情。“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和“把正確的事作好”。按照財務管理原則制定財務監控的措施如下:一:制定合理的財務機構。二:財務監控的模式的類型和選擇。三:結合我國企業集團的組織現狀。四:運用財務監控的實現手段。 1:資金監控 2:人員監控 3:預算監控 4:制度監控 5:審計監控 6:激烈監控 7:預警監控 8:評價監控五:建立財務監控的運作環境和保障機制 1:優化法律環境,合理配置財務監控權。 2:完善證券市場的評價功能,加強對公司的財務管理的監督,減少財務人員的 “偷懶”行為和機會傾向主義! 3:建立相應的聲譽機制,保證財政契約誠實實行。 4:技術基礎——集團財務網絡化 5:素質基礎——財務人員的素質加強提高。 。